近视临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2021-03-31任章军钟红钰黄佳琪
任章军 钟红钰 黄佳琪
1 可以防治的近视类型
因近视的形式、程度和性质不同,其分类方法也有所差异,主要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两大类,且还可进行再次细分,其中可以防治的近视类型主要有遗传性近视、其他疾病伴随的近视(疾病的眼部表现)和环境因素导致的近视(后天获得性近视/行为性近视)。
2 可防治近视类型的研究进展
2.1 遗传性近视
高度近视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已被公认,其遗传的异质性很强、遗传方式复杂且涉及的基因位点数目多,试图通过靶向治疗的方法进行干预的效果不明显,因此对此类近视的防控工作的重点集中在健康教育和预防并发症方面,后天采用多种近视防控方法的联合应用(低浓度阿托品、口服叶黄素、双光镜调节力训练等)可以对遗传性近视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2.2 其他疾病伴随的近视
很多全身和局部疾病的研究中都发现了视力的改变,如糖尿病、白内障、青光眼、圆锥角膜等,其中高血糖导致了角膜中央厚度、晶状体厚度和眼轴长度的变化,但具体的发生机制仍需大量研究才能得到证明。面对这种类型的近视,首先要明确诊断,并积极进行原发疾病的治疗,同时预防视网膜并发症的发生。
2.3 后天获得性近视
此类近视是当前近视防控的重点,防控工作面临的对象主要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此类近视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与户外活动和近距离用眼时长以及学习生活中的用眼习惯密切相关。此类近视的防控重点在于减少发生率,控制近视的进展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 具体措施
3.1 光学手段
眼球生长受离焦信号的调控,远视性离焦可诱发眼轴增长,调节滞后可以导致视网膜远视性离焦,框架眼镜和角膜塑形镜联合使用比单独使用其中一项的效果更好。
3.1.1 框架眼镜
主要有双光镜及周边离焦控制镜片等,这类镜片不仅易于适应、配戴方便且能有效消除或缓解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调节滞后,进而达到防治近视的目的,其成本更低也更容易被接受。
3.1.2 角膜接触镜
角膜接触镜类型多样,其影响近视进展的程度不尽相同,近年来的研究也没有明确的定义,目前研究多集中于新型材料的开发和研究其使用会对眼睛产生的副作用。更优的材料对减少角膜周边部的损伤和减少炎症的发生意义重大,其方便携带不影响配戴者的外貌使其在年轻群体中备受青睐。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上世纪90年代便已经出现在美国市场,是国际上广泛认可的干预措施,其机制可能为特殊的镜片设计,使周边视网膜形成近视性离焦并改变人的高阶像差,我国目前要求8岁以上儿童才能配戴角膜塑形镜,但最新研究显示,6岁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效果优于年龄更大的儿童,其可以减缓近视发展速度近50%。角膜塑形镜更适合近视进展期且近视度数不太高(-6.00D以内)的儿童青少年,目前市面上的角膜塑形镜成本较高且需要随着近视度数的改变更换,因此角膜塑形镜要成为防控近视的主流进入普通家庭还需一段时间。
3.2 药物控制
3.2.1 低浓度阿托品
0.01%阿托品滴眼液用于控制近视增长的效果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证实,并且在很多国家都已经实现了商品化,但最近《Ophthalm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名为低浓度阿托品用于近视进展研究(LAMP),该研究项目运用随机单中心对照研究的方法,在两年时间内对387名4~12岁近视度数超过1.00D的孩子使用不同浓度的阿托品滴眼液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0.05%的阿托品滴眼液控制近视进展的效果较0.01%滴眼液好,而其副作用却不会更大,然而对最适合用于近视防控的阿托品浓度的探索仍然需要大量研究。
3.2.2 哌仑西平
研究显示20g/L的哌仑西平凝胶在延缓儿童近视进展方面效果良好。使用后瞳孔不会散大且不会影响眼睛调节,但近视防控效果没有阿托品好,无法作为临床可选的干预方式,其不良反应也较为明显。
3.2.3 7-甲基黄嘌呤
该方式目前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3.3 环境行为
外界环境可为儿童青少年提供足够的自然光,刺激视网膜多巴胺的生产和释放,并抑制眼轴增长。同时,户外环境中人眼调节需求少,瞳孔缩小,景深、焦深增加,因此保证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对抑制青少年儿童的近视进展有重要意义。此外,还需要减少孩子近距用眼时长和手机电脑等电子用品的使用,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也要求各级教育机构及家庭要对青少年儿童的学业进行适当减负以及监督管理电子产品的使用,并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
3.4 外科手术
从精确度稳定性较差且存在多种并发症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到现在快速安全的全飞秒激光手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视的屈光外科手术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主流的近视屈光手术类型有角膜屈光手术、晶状体眼的人工晶体植入术(PIOL)及后巩膜加固术(PSR),不同的手术类型对仪器以及操作者的经验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例如全飞秒SMILE手术只采用飞秒激光的特殊方式,其高昂的开发成本和难以突破的技术瓶颈目前仅有德国可以生产,这种手术所需切口小,对角膜的损伤小,副作用轻预后也更好,大幅降低了手术风险,矫正范围也更广。
4 小结
截至目前,近视虽不可治愈,但可以预防和控制,因此要选择正确且适合的防治方式。近视防控的主要措施主要有充足的室外活动(活动不一定要运动)、角膜接触镜以及低浓度阿托品。面对市场上层出不穷的防治手段,消费者要学会甄别,有关单位和组织也要积极制定预防青少年儿童近视进展的政策措施,科研院所等单位要加强对近视防控方面的人力资源等的投入,积极履行自身职责,联合家庭、社会、学校多方面进行防控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