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下的中职服装专业多维教学结构探究

2021-03-31于秀艳

西部皮革 2021年17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服装校企

于秀艳

(阜蒙县职业教育中心,辽宁 阜新 123100)

近年来,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门对中职专业教学工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值得注意的是,服装专业是中职学校非常重要的一项专业,通过服装专业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培养服装行业基础人才,满足社会企业对服装基础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服装专业的专业性及实践性较强,如果仍采取传统常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则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水平[1]。因此,近年来,中职学校方面提出了校企合作的方式,即通过与服装相关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为专业学生提供专业实践学习平台机会,满足服装专业学生的实践学习需求。但是,从目前来看,校企合作下的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仍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教学方法陈旧、创新型人才培养重视性不足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全面提高中职服装专业教学质量势在必行,鉴于此本文围绕“校企合作下的中职服装专业多维教学结构”进行分析探究的价值意义显著。

1 校企合作下的中职服装专业教学现状问题及要求分析

1.1 现状问题

从现状来看,虽然校企合作,为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提供了技术实践平台支持,但是二者之间的合作强度不足,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具体包括:

(1)典型案例陈旧。现状下,中职服装专业教学内容涉及的典型案例存在陈旧性的问题,使得专业学生进入企业基础岗位实践过程中,对许多服装款式的工艺流程不甚了解,在对制版要素原理掌握不足的情况下,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则难以提升。

(2)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服装质量及服装美观性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而为了确保服装设计的质量及美观性,则需重视创新型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但是,中职服装专业侧重基础服装人才的培养,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进而难以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3)教学方法陈旧。部分中职学校在服装专业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讲学、学生听学及观摩的教学方式,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2]。并且,由于信息技术、多媒体视频等媒介在服装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程度不高,使得服装专业教学的具象化、形象化目标难以实现,进而难以提高服装专业教学的整体效果。

1.2 教学要求

由于校企合作下的中职服装专业教学现状问题较多,为了解决相关问题,提高服装专业教学的质量,则需明确基于校企合作下服装专业教学的要求,具体包括:

(1)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如前所述,现状下中职服装专业教学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有必要以中职服装设计专业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的定位为依据,由中职服装专业教师做好理论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有必要与时俱进,加强自主学习,掌握服装领域的新技术,然后由教师对专业学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使专业学生能够了解新时代服装企业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通过学习提升实践能力水平,为将来步入企业岗位实训奠定扎实的基础[3]。

(2)更新教学典型案例。典型案例在服装专业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辅助性作用,针对现状典型案例陈旧的问题,则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明确要求更新教学典型案例,结合现状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的标准要求,专业教师需收集、评估新的典型案例与目前中职服装专业教学的适用性,同时评估与中职专业学生是否适宜,在确保教学典型案例适用性高的条件下,使服装专业教学工作得到顺利、高效开展。

(3)优化专业教学方法。对专业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是中职服装专业教学的一大核心要求。一方面,需改进传统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的不足,明确学生在服装专业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则做好引导者、辅助者的工作,合理应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技术等,比如合理科学应用信息化技术、多媒体技术,构建具象化、形象化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进而使服装专业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4]。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多维教学结构侧重从“基础认识”“技能训练”“项目模拟教学”“实体孵化”四个维度对服装专业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可促进服装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水平的协调提升。由此可见,多维教学结构值得合理科学地应用到中职服装专业教学过程当中。

2 校企合作下的中职服装专业多维教学结构模式方法分析

在上述分析中,对多维教学结构模式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的价值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从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服装专业教学质量提升角度考虑,有必要合理科学地应用多维教学结构模式方法。总结起来,多维教学结构模式方法的具体应用要点如下:

2.1 基础认识维度教学方法

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服装专业多维教学结构模式的构建,需将服装专业课程的艺术性、工程性、文化性以及技术性充分体现出来,然后将基础认识作为服装专业课程教学的第一个维度。此维度教学以基础授课为主,为提高基础认知教学的质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开展课堂教学,以多媒体文字+图像+视频的方式,展示服装设计专业基础理论、款式设计、色彩设计以及面料设计等相关基础知识,提高患者对服装设计专业知识的系统认识,进而为后续实践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5]。此外,为了使专业学生的服装专业创新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可利用学校创业中心与企业设计部平台开展基础认知实践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服装专业理实知识的整体认知水平。

2.2 技能训练维度教学方法

在使学生对服装专业知识的认知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便需针对服装专业学生开展第二维度的教学工作,即“技能训练维度教学”。此维度教学期间,需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由中职学校服装专业教师加强与相关合作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组织服装专业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使服装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有效锻炼及提升[6]。例如:组织服装专业学生进入合作企业之后,由企业岗位技术人员对学生展开基本的培训,使学生对在企业岗位的实习任务及目标有初步的了解;与此同时,结合企业的规模、生产作业需求,可采取“1 对1”“1 对2”“1 对3”带教模式,即由1 名企业岗位技术人员带领1 名负责专业学生,或2 名,或3 名的方式,使“师徒”关系有效形成,进一步结合企业在服装设计、生产、管理、销售岗位方面的要求,由带教教师指导专业学生掌握服装专业各环节的实践技能,从而使服装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此外,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在企业实训过程中,带教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款式图”技能训练,通过指导学生对成衣女装进行设计,对企业生产设计图纸要求加以明确,对龟背大小、里衬比例、主标花色与形状、辅料材质与细节配置、面料成衣洗水效果等充分考虑,以设计技能训练为依据,加强师生互动,使学生在服装设计专业实践训练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自身服装设计技能水平。

2.3 项目模拟维度教学方法

项目模拟教学,是中职服装专业多维教学中的第三个维度,需以企业实际需求为依据,并将具体生产的典型产品作为载体,对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项目进行设计,采取不同的项目使课程教学内容有效构成,将传统学科架构的知识系统打破,使以工程过程为基础的项目化教学体系得到有效构成[7]。例如: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模拟设置“创造服装产品”分类小项目教学,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基础技能充分掌握。在“童装设计”任务教学环节,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及项目教学的具体需求,设置符合学生实际的项目任务,其一,童装主体构思设计;其二,童装贴袋工艺设计与制作等。可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法,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演练→互动→协作”模拟教学,使学生的服装专业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2.4 实体孵化维度教学方法

第四个维度的教学工作指开展实体孵化教学模式。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由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构建创新与创业平台,使服装专业学生具备理论、技术、硬件设施设备方面的支持[8]。同时,在开展实体孵化教学活动的基础上,使服装专业学生创业实践经验更加丰富,并使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水平。以中职服装设计教学为例,在实体孵化维度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学生创业门店”活动的开展,对孵化多重教学功能进行深入挖掘,结合专业课程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掌握从门店实际走量款、形象款、滞销款的方法,并通过课堂进行服装设计款式模拟培训、色彩陈列实训、自主创业销售卖点培训等专项教学,实现专业孵化的目标,全面提升服装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水平。

3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对中职服装专业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现状教学潜在的问题,有必要明确中职服装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树立多维结构教学模式,即从“基础认识”“技能训练”“项目模拟教学”“实体孵化”四个维度对服装专业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提升中职服装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及实践操作能力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水平,进一步为企业乃至社会输送创新型服装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服装校企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让人心碎的服装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服装设计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