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场所精神之美感探讨

2021-03-31祁丽丽金锦花戚余蓉

居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巴洛克街道中华

祁丽丽 金锦花 戚余蓉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中华巴洛克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融合了东西方建筑文化的精髓。在20世纪初期,中东铁路的修建为哈尔滨带来了极大的商业贸易发展契机。在民族资本的支持下,具有东方智慧的手工匠人,将巴洛克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巧妙结合,创造出了中华巴洛克建筑群。目前,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已经得到了妥善保护,在升平街、景阳街、南勋街、十道街围成的区域内建立了保护街区,总面积为50hm2多,包含中国传统合院250多个。

1 中华巴洛克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识别性美感

1.1 街道空间尺度之美

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内,主要采用了鱼骨型的街区布置,以靖宇街为干街道,作为鱼骨型中的主骨。两侧分别以鱼刺型辅街相配,在充分发挥主街交通分流功能的同时,也能够营造尺一个不同的空间,将人们从城市喧嚣引入世外桃源般的幽静,尽显街道空间尺度之美[1]。在关于街道美学的相关研究中明确指出,在商业街区内,道路宽度和两旁建筑的比值为1,将会具有很好的空间宽度高度均衡性,达到最理想的尺度。如果比值<1,会带给人们压迫感,使人们想要快速进入下一个空间。如果比值>1,随着数值的增大,空间封闭感也会逐渐降低。根据街道规划设计研究理论,认为当比值为1∶1.618的时候,是街道比例最理想的黄金分割比,人们的视觉要求也能得到最大的满足。而在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街区内,限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及经济状况,街道建设只需要考虑行人、轿子、车马的交通需求,所以在老道外街区宽度较小,仅为8~10m,而街巷两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多为2~4层,高度约在10~14m,经过计算可知比值在0.8~1.4。所以,在空间尺度方面,无论按照何种街道空间比例标准来看,都能够达到匀称的街道尺度分布,不会过于狭窄产生压迫,也不会过空间过大而失去了视觉美感及空间舒适感。

1.2 街道景观动态之美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群的排列方式为联排式,但是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人们置身其中,就能够感受到街巷建筑的空间动态变化之美。特别是对中国传统园林步移景异小空间处理手法的运用,体现出了合院内部空间曲折变化,以及纹饰现实主义手法的应用[2]。这种景象没有宏伟、严肃的感觉,也不会引起人们的视觉疲劳。在街面上行走,前方总有可以观察的景物,视线不会受到影响。而内院则无法一眼望穿,大大增加了游客的游览兴趣和好奇。人们在街道中不断行走游览,变换目光浏览不同的建筑,能够产生持久性的期待和兴趣。不同的街景在人们的眼中,又如美妙的画卷徐徐展开。这种步移景异的街道景观动态之美,使街巷空间趣味大大增加,街巷维度得到票扩展,因而随时人们的审美情感大大提升。

1.3 街道标志民俗之美

在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中,一般是以简单有形的物体来定义标志。比如一座牌坊、一件雕塑、一颗古树、一个空间环境都能够,都能够作为标志物,发挥标志性和引导性的作用[3]。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中,街道上随处可见的标志物,如纹饰、虬龙柱、牌坊等,都使得街区的民俗性美感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1.4 特殊商业元素之美

在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区中,主要是由中华巴洛克建筑串联而成,各种建筑之间连接紧密,仿佛多米诺骨牌紧密联系。街区内有古玩交易场所、小吃城、山东会馆、电影院、戏园子、客栈、洗浴等多种商业功能,同时也融合了所有老道外的有名民间小吃[4]。这种小商业使用性质,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也可满足人们在仿古仿旧环境中,品尝老道外的原汁原味风情。街边店铺大多使用了丰富的民间文化装饰纹样、雕花,如铜钱、如意、牡丹、蝙蝠等文化元素,体现出了吉祥、福禄的美好含义。街区内琳琅满目的灯笼、排便,营造出了特殊商业元素之美。

1.5 人际交流世俗之美

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中,也有很多人际交流的世俗之美,如合院中的文娱之声,夏天人们在街区边摇扇喝茶交流聊天的声音,有很多人围观的扑克、麻将、象棋对弈,手工艺人表演技艺展示绝活的叫好声,古董地毯和街边商贩的叫卖声等。这些世俗声音环境的存在,使人们在街区的生活行为得到了良好的互动,深刻的体现出了中华巴洛克建筑场所的世俗之美。

2 中华巴洛克建筑环境空间的情感审美体验

在场所精神当中,情感审美体验是至关重要的,指的是人们与所处对象在交流过程中体现出的升华、共鸣、理解、融合、感知,达到最好的状态,满足情感需求表现的体验形式[5]。对于情感审美体验,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分别是特指性和泛指性,其中特指情感审美体验主要是在特定建筑环境空间中,特定人包含的特定的情感意味;泛指情感审美体验主要是在一系列体验当中,对人情化情感满足心理状态进行的归纳总结。

2.1 特指情感审美体验

中华巴洛克建筑空间环境中,特指情感审美体验主要是其环境空间对特定人表现出的特定情感意味,例如土生土长的道外区居民,曾在中华巴洛克建筑空间环境居住过得居民,对于环境空间及生活房屋,都会存在十分深刻的印象。多年后重新旧地重游,也会产生特殊、独特的感觉的体验,在充满特殊意义的场所中,表现出个体化情感审美体验。

2.2 泛指情感审美体验

泛指情感审美体验不同于特指情感审美体验,其体验状态并不是取决于特定关系及内容,而是在一系列体验当中,对人情化情感满足心理状态的归纳和总结。例如来自外地的游客,在造访中华巴洛克街区之前,对于这一景点环境并无明确的印象,也没有特殊的回忆和体验。但是在实地游览参观之后,也会得到情感上的满足,这就是泛指情感审美体验的具体表现[6]。人们对于建筑空间环境所产生的情感审美体验,一般是以需求层次为为基础建立的。这里可以参考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而在中华巴洛克建筑空间环境中,情感审美体验的获取,也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层次,逐级实现各层次需求的满足。这样,游客逐渐产生至最高一级的自我实现需求心理状态从而而对于情感审美体验能够形成实践欲望。由此,逐渐从泛指情感审美体验,转向为特指情感审美体验,进而更加深刻的体现出中华巴洛克建筑场所的精神之美感。

3 结 语

哈尔滨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这座城市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情感积累总和,构成了其独有的价值和活力。中华巴洛克建筑群作为哈尔滨独具特色的景点,其场所精神之美感能够在多种不同的方面得到体现。在这座城市中生活的人们,会以中华巴洛克建筑场所精神之美感引以为豪,使人们作为城市一员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也能够让广大市民自我实现需求的愿望得到满足。

猜你喜欢

巴洛克街道中华
热闹的街道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的先驱
《暗调巴洛克之二》
热闹的街道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没规矩”的巴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