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桥梁高立柱框架墩设计

2021-03-31邱建冬

山西交通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盖梁偏压设计规范

邱建冬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2)

1 工程概述

西凌井枢纽为北二环高速起点与太佳高速T型交叉枢纽,位于太原市阳曲县西凌井乡扫峪村南,距离西凌井乡约5 km。此枢纽主要服务于太佳高速公路与本项目的交通流转换。该枢纽主线桥跨越凌井河,与凌井河角度斜交,交角较小。按照防洪评价标准,桥梁在主河槽范围内进行布设,须满足桥梁桥墩在主河槽断面的投影面理论重合,以满足防洪评价关于阻水比(桥墩投影宽度/河道宽度)不超过20%的要求。

2 框架墩设计

西凌井枢纽主线桥9、10、11号桥墩跨越凌井河,河道宽约30 m,按照常规进行布设桥孔,左右幅分别考虑桥墩布设,其桥墩盖梁长度会减小,节约工程规模,但4个桥墩位于河道内,但其投影到主河道断面的宽度为12 m,阻水比计算结果为40%,不满足防洪评价要求,如图1所示。

图1 9、10、11号桥墩位置平面图

为了满足防洪要求,设计时以10号墩中墩为基准点,两个边墩布设在河道之外。将9号墩的左边墩和11号墩的右边墩,放置到10号墩中墩沿河流主断面的投影位置当中,使得3个桥墩的中墩的投影面重合,投影到主河道断面的宽度为4.2 m,阻水比计算结果为14%,满足防洪评价要求,如图2所示。图1、图2中从左至右依次为9号墩、10号墩、11号墩,阴影部分为凌井河区域。

图2 9、10、11号桥墩位置优化后平面图

9号墩~11号墩采用三柱式矩形墩,均为非对称式框架墩,跨度分别为 (25+13)m、(15+24.5)m、(21+18.9)m,盖梁宽3.4 m,高3 m,采用预应力钢束,钢束形状如图3所示。墩身尺寸为3×3 m,桥墩最大高度为39 m,具体尺寸如图4所示。9号墩左幅上部设置9片T梁,右幅6片T梁;10号、11号墩左幅上部设置8片T梁,右幅6片T梁,盖梁承受上部T梁的偏载作用。

图3 10号桥墩盖梁钢束图(单位:cm)

图4 10号桥墩立面图(单位:cm)

3 计算模型

根据桥墩所受上部荷载的偏载作用及三柱的跨度综合考虑,本文选取10号墩作为计算对象,计算内容包括盖梁、墩身的承载力、应力和裂缝等。桥墩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 2020进行计算分析,建立主桥成桥阶段和施工阶段有限元模型,构建总体静力分析计算模型,整体静力计算模型如图5所示。

图5 10号墩计算模型

3.1 设计参数取值

盖梁采用C50混凝土,墩身采用C40混凝土,承台桩基采用C30混凝土,预应力钢绞线采用Strand1860,弹性模量1.95×105MPa,容重78 kN/m3。

上部主梁恒载重按照14片T梁的支点反力施加,混凝土收缩徐变均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取值,考虑主梁C50混凝土10年的收缩徐变效应,基础沉降按-5 mm考虑。

汽车活载取公路-I级,车道纵、横向折减均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1]取值,其中冲击系数u=0.3;计算体系升温25℃,体系降温-25℃。

将风荷载分W1风和W2风,其中W1风可与活载进行组合。W1风荷载:参考《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3360-01—2018)[2]取值,桥面处风速为25 m/s;W2风荷载:按照《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3360-01—2018)[2]取值,基本风速为32.6 m/s;风荷载与其他荷载组合按照《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3360-01—2018)3.3.1条执行。

3.2 框架墩盖梁验算结果

盖梁的验算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3]执行,主梁为A类预应力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

运营状态下,盖梁在恒载状态下上缘的最大压应力为-9.8 MPa,位置位于中墩墩顶处,下缘的最大压应力为-9.0 MPa,位置位于第二跨跨中处。盖梁在车道活载状态下主梁上缘的最大压应力为-1.5 MPa,位置位于中墩墩顶处,主梁下缘的最大压应力为-1.8 MPa,位置位于第二跨跨中处,均小于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力-16.2 MPa,满足规范要求。

盖梁在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最大值为116400kN·m,小于其允许抗弯承载能力173151kN·m,位置位于第二跨跨中处;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最小值为-34 600 kN·m,小于其允许抗弯承载能力-86 576 kN·m,位置位于中墩墩顶处。

盖梁加密区箍筋为10Φ12@100 mm,非加密区箍筋为10Φ12@150 mm,受拉钢筋距截面边缘距离as为60 mm,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为18 532 kN,小于其允许抗剪承载能力27 797 kN,位置位于中墩处。

综上所述,10号墩盖梁的不同工况下上下缘应力、各截面抗弯承载力、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均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其余各项具体计算指标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盖梁计算结果表 MPa

4 框架墩墩身验算结果

荷载组合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1]以及《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3]执行,风荷载与其他荷载组合时按照《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3360-01—2018)[2]3.3.1条执行,对10号墩在运营新状态下,基本组合以及短期组合下该墩的受力情况及裂缝进行验算。

4.1 承载力计算结果

桥墩采用C40混凝土,主筋为HRB400钢筋直径28 mm双排布置。桥墩纵弯计算长度偏安全取实际长度的2倍,横弯计算长度取实际长度的2倍。承载力验算过程中未计入腹板侧钢筋的作用。本模型计算结果选取该桥墩的左墩、中墩、右墩的墩顶和墩底的6个截面位置,查看其基本组合下内力,结果表明10号墩横向、纵向的轴向压力均小于其偏向承载压力,偏压破坏形态均处于偏压形态,安全系数分别不小于1.55、1.45,主墩偏压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

4.2 裂缝验算结果

本模型计算结果选取该桥墩的左墩、中墩、右墩的墩顶和墩底的6个截面位置,在频遇值组合下纵、横向下的内力,结果表明在横向偏压作用下,均满足e0/h<0.55,无需验算裂缝宽度,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在纵向偏压作用下最大宽度值为0.11 mm,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

5 结论

本文以太原北二环高速西凌井枢纽主线桥为依托,针对其9号~11号桥墩跨越凌井河,考虑到防洪评价的要求,采用了三柱式矩形墩大跨度框架梁进行设计,选取其10号墩,通过Midas桥梁有限元计算软件对其盖梁、墩身的承载力及强度均进行了验算,确定该种桥墩的设计可行性,对类似高速的高墩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盖梁偏压设计规范
大悬臂双柱预应力盖梁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与印尼抗震设计规范对比分析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乌斯通沟水库导流洞偏压洞段埋藏式锚筋桩的应用
桥梁预制拼装盖梁结构设计与施工研究
桥梁多柱式盖梁设计与工程实例
偏压角度变化对小净距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研究
浅埋偏压公路隧道洞口施工技术
新旧规范墩台盖梁设计比较
结构力学大小偏压在结构计算中的理解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