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痰通腑汤辅治缺血性脑卒中痰热腑实证疗效观察

2021-03-31王幸凯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通腑黏度缺血性

王幸凯

(河南省禹州市中医院脑病科,河南 禹州 461670)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脑部供血障碍并引起缺血、缺氧及脑组织坏死的疾病,属中医“中风”范畴。本研究用化痰通腑汤辅治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16例,均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男29例,女29例;年龄43~75岁,平均(60.10±6.72)岁;就诊时间1~35h,平均(22.15±8.62)h。研究组男31例,女27例;年龄44~77岁,平均(60.21±6.90)岁;就诊时间2~34h,平均(22.65±8.91)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1]评定标准,伴突发肢体麻木、感觉障碍、单眼黑矇、眩晕等症状,且经CT或MRI检查可见脑部缺血灶。②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评定标准,出现偏瘫、半身不遂及口舌歪斜,伴发头痛眩晕、咯痰或痰多、腹胀便干便秘及舌质暗红苔黄腻等症状,辨证分型为痰热腑实型。

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可确诊,符合西医诊断标准与中医辨证分型标准;②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经我院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合并存在严重急性感染及恶性肿瘤;②合并存在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③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④存在相关治疗药物过敏。⑤不属中医痰热腑实证。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阿司匹林(广东九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139)0.1g,口服;低分子肝素钙针(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0)皮下注射,日1500U;东菱精纯克栓酶静脉点滴,第1天10BU,第3天、第5天5BU。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胞二磷胆碱(吉林百年汉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6207)0.5g,加入生理盐水(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400)250mL中静滴,日1次,连用14天。如合并糖尿病与高血压等基础疾病,需先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

研究组加用化痰通腑汤。药用姜半夏10g,天麻10g,胆南星10g,炒白术10g,茯苓10g,石菖蒲10g,天竺黄10g,生大黄5g,川芎15g,红景天15g,麸炒枳壳10g。加水煎煮至400mL,日1剂,日2次,早晚温服。

7天为一疗程,治疗14天。

3 观察指标

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以89分为总分,主要包括感觉、意识、肢体运动,评分越低代表神经功能越好。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制定中医症状积分标准,症状包括面色晦暗、半身麻木、头晕等,各项内容分为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

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包括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和血液黏度,于早晨空腹时抽取静脉血3mL,用血液流变检测仪(中国赛科希德公司生产,型号SA-6000)进行检测。

4 疗效标准

参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4]制定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小于17%。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大于18%(包括死亡)。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分, ±s )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分, ±s )

组别 例 中医症状积分 NIHS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58 15.02±2.09 5.11±1.10 66.37±10.58 29.46±3.62对照组 58 15.10±2.01 10.19±2.03 66.16±10.41 40.15±4.93 t 0.210 16.756 0.107 13.310 P 0.834 0.001 0.914 0.00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mPa/s,±s )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mPa/s,±s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治疗时间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 全血黏度低切 血浆粘度研究组 治疗前4.92±1.03 5.89±1.32 11.57±2.08 1.82±0.59治疗后 4.03±0.69*△4.86±0.93*△ 8.84±1.43*△1.24±0.41*△对照组 治疗前4.86±1.16 5.94±1.27 11.59±2.12 1.85±0.62治疗后 4.16±0.95*5.36±1.21* 9.41±1.84*1.44±0.43*

6 讨 论

脑卒中临床上可分为出血性与缺血性两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更为常见,达到脑卒中总数的70%,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为0.2%左右,死亡率为0.1%左右,治疗后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并发症[5-6]。

脑卒中属中医“中风”范畴。以体虚邪中、痰瘀互结为基本病机[7]。本次研究所涉及经辨证分型均为痰热腑实证,因风痰阻滞脉络、蒙蔽清穷,故发中风,其病机为痰热阻滞,风痰上扰及腑气不通致经脉痹阻,临床治疗以祛邪化痰为原则。本次研究使用自拟化痰通腑汤,方中以姜半夏为君,其药性温和,有燥湿化痰、力专效宏之功。以天麻为臣,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之功;以胆南星为佐,有清热化痰、熄风定惊之功;以炒白术为使,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之功。辅以石菖蒲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天竺黄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生大黄清热下火、活血化瘀,川芎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红景天益气活血、通脉平喘,麸炒枳壳理气宽中、化痰消积。诸药合用,风痰合治,痰瘀同治,可化痰息风通络、行气活血祛瘀[8]。脑卒中因高血脂可活化血小板,引起血栓素PGI2和A2比例失衡,纤溶受到抑制,血液黏度增加,最终致使血栓形成,故多伴有血液流变学异常。现代药理研究表示,通腑祛痰汤具有抗脑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且带有较强的溶栓功能,可抑制脑部血栓生成,改善脑部血管平滑肌,方中所用诸如生大黄等具有活血效果[9]。

综上所述,化痰通腑汤辅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与神经功能,疗效较好。

猜你喜欢

通腑黏度缺血性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超高黏度改性沥青的研发与性能评价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水的黏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SAE J300新规格增加了SAE 8和SAE 12两种黏度级别
高黏度齿轮泵径向力的消除
通腑降气汤治疗腑气郁滞型便秘60例
通腑法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