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不同城市规模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差异及影响因素
2021-03-31马婉玉
马婉玉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农村剩余人口大规模向城镇流动,迅速推进了中国城市化进程[1,2]。但由于长期存在的城市“二元结构”,使得农民工市民化滞后于城市化[3]。国内外学者关于社会融入这一经典课题从社会融入的理论、内容以及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社会融入理论起源于国外社会弱势群体的研究[4],目前较为认同的理论学说为“同化论”、“多元文化论” 及“区隔融合论”[5-8]。从现有的研究而言,基本认同包含4 个维度:经济维度、社会维度、心理维度、文化维度[9-11],同时有学者增加空间融入和制度融入[12,13]。通过对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在国外移民的社会融入与社会网络、迁入地的相关政策、语言、种族、社会排斥等因素有关[14,15]。国内关于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除了与年龄、性别、学历等个体因素有关外,还与流入地因素有关[16,17]。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差异不仅表现在不同城市、不同聚居区之间,还表现在不同城市群之间[18,19],但针对农民工社会融入地区差异的研究还较为欠缺,目前研究多集中在一个城市内部或不同城市的对比研究,缺乏城市群内部不同城市规模农民工社会融入状况的研究。当前关于城市群流动人口的研究多集中在流动人口的居住意愿、回流意愿、人口流动特征、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等[20,21],针对城市群的农民工社会融入几近于无。本文将长三角作为研究地,着重从空间差异的视角分析不同城市规模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并从个体和城市规模2 个层面分析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全面了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状况,以期为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参考。
1 数据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研究区
本文采取的是2017 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抽样调查的对象是15~59周岁的流动人口。本研究选取长三角城市群作为研究区,包含了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和中等城市,暂时缺失城市规模为小城市的城市类型,本文经过条件筛选,最后的样本量为15816。
从长三角城市群农民工的年龄结构整体来看,青壮年是农民工的构成主体,20~30 岁年龄组所占比重最大。超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农民工年龄组比重最大的为30~39 岁,而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农民工年龄组比重最大的为20~30 岁。长三角城市群农民工性别差异明显,呈“女性化” 的特征,从总体来看,农民工中男性占42.8%,女性占57.2%,性别比为133.64,而中等城市的性别比最大,为162.47。就婚姻状况来说,长三角城市群80%以上的农民工均已婚。长三角城市群农民工多来自于东部地区,72.3%的农民工流动范围为跨省,其中,超大城市农民工的流动范围为100%跨省,而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有超过60%的农民工选择跨省流动,中等城市农民工的流动范围主要为省内跨市。
1.2 社会融入体系构建
在社会融入的指标体系构建方面,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同时考虑所使用数据及测量指标的易得性,本文社会融入的测度指标涉及经济融入、社会适应融入、心理融入、文化融入以及基础公共服务融入5 个维度。
表1 社会融入维度指标及赋值
1.3 社会融入影响因素构建
有研究表明,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程度有明显的代际差异,即第2 代农民工相比第1 代社会融合程度更高[12,17]。劳动时间会对农民工社会交往与社会融入有显著负影响[16]。已婚状态会正向促进流动人口的总体社会融合[11],教育水平、劳动技能和工作经验等对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可提高其在流入地长期居住的意愿[15]。流动距离也会对农民工的居留意愿产生一定影响,农民工多会选择从欠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10]。健康状况良好对农民工社会融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7]。
因此,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长三角不同城市规模的农民工社会融入主要因素,因变量为整体社会融入程度,自变量共13 个,见表2。
表2 社会融入影响因素变量
2 社会融入分析结果
对前文所述的13 项社会融入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到KMO 检验值为0.66,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值为17683.07 (P<0.001),说明12 项指标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维度有5 个,为便于因子命名具有较好的解释性,本文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后的载荷值。本文计算了包含经济立足、社会接纳、心理融入、文化融入和基础公共服务不同维度的社会融入综合得分,并利用SPSS 20.0 对26 个城市社会融入综合得分进行K-means 聚类,在此基础上划分出高、中、低3 个层次,并将高融入和中融入的城市又进一步细分为2 个亚类。结果如图2、表3 所示。
表3 27 个城市农民工社会融入状况的聚类
2.1 长三角城市群农民工社会融入总体水平不高
从长三角城市群农民工社会融入的5 个维度的比较来看,长三角城市群农民工社会融入水平呈现出心理融入>社会接纳>基础公共服务>文化融入>经济融入的特点,长三角城市群26 个评估城市心理融入维度的平均得分是0.083,社会接纳融入维度的平均得分是0.005,基础公共服务维度的平均得分是-0.045,文化融入和经济融入的平均得分是-0.02 和-0.03。国内学者多认为经济融入是社会、文化和心理融入的基础,经济融入核心是流动人口具有稳定的就业和住房、适当的收入水平。心理文化融入是社会融入的高级环节,建立在政治、经济等维度之上,是流动人口个体主观认知改变的过程。但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在未实现经济融入的前提下,依然可以获得其它维度的突破,此结果和杨高、周春山[5]在深圳不同类型农民工聚居区研究结果有所相似。
2.2 城市规模越大,其社会融入水平越高,不同城市规模在不同维度的得分有所分异
从城市规模来看,社会融入的综合得分源于多个维度的贡献使得超大城市在城市规模居首位,其次是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排名最后。从具体维度融入情况上看,特大城市社会融入的经济立足和基础公共服务维度得分均高于其它规模城市地区,并且在经济立足维度上所占的优势明显。
3 社会融入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为了分析影响长三角城市群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因素,将个体及城市因素中所涉及的13 个变量引入到总体社会融入及其各个融入主因子的多元回归模型。
表4 社会融入的多元回归模型
从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来看,超大城市受对流入地的喜爱度、风俗差异、家庭平均月收入、性别和在本地办理了社保卡的共同影响;特大城市受对流入城市喜爱度、风俗差异、家庭平均月收入、性别、在本地办理了社保卡以及流动时间的共同影响;大城市受喜爱度、风俗差异、流动范围、在本地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性别和在本地办理了社保卡的共同影响;而中等城市则主要受到对流入城市的喜爱度、风俗差异、在本地办理了社保卡以及年龄的共同影响。
就个人因素而言,对流入地的喜爱程度对不同城市规模的社会融入均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即越喜欢流入地,其社会融入的水平越高,在所有的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中居于首位。对流入地的喜爱程度同时也是心理融入的主要组成部分。自己老家的风俗习惯比流入地的风俗习惯更为重要对长三角城市群农民工社会融入起到显著的负向作用,这反映农民工对流入地风俗的不习惯。而家庭平均月收入对农民工社会融入起到了正向的促进作用,即家庭平均月收入越高,其社会融入的程度越高,这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较为明显。而性别也对社会融入起到重要的作用,表现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女性农民工的社会融入要高于男性的社会融入,但在中等城市中,性别不是其社会融入的主要影响因素。流动范围对农民工社会融入起到了负向作用,主要体现在大城市,在大城市的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中,流动范围起到了负向的作用,即跨省流动的农民工的社会融入要低于省内流动的农民工社会融入。婚姻对大城市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即相对于未婚的农民工而言,已婚的农民工的社会融入要更高一些,这是由于已婚的农民工已经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家庭结构,其社会融入也更高一些。
就城市因素而言,对长三角城市群社会融入起到重要作用的主要是在当地办理了社会保障卡,即在流入地办理了社会保障卡的农民工社会融入要高于未办理社会保障卡的农民工。在当地办理社会保障卡有利于农民工在流入地享受到与流入地市民同等的权利。而在本地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也是流入地影响因素的举措之一,对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均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对中等城市和超大城市无显著影响。
4 结果与讨论
长三角城市群的农民工社会融入可划分为经济融入、社会参与、心理融入、文化融入和基础公共服务融入5 大维度。长三角城市群农民工社会融入总体水平不高,长三角城市群农民工社会融入水平呈现出心理融入>社会接纳>基础公共服务>文化融入>经济融入的特点。不同城市规模在不同维度的得分有所分异。
不同城市规模的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也有差异,流入地的喜爱度、风俗差异和在本地办理了社保卡均对长三角城市群农民工社会融入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除此之外,超大城市受家庭月平均收入和性别的影响,特大城市受流动时间和性别的影响,大城市受婚姻、流动范围和在本地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的影响,而中等城市受年龄的影响。
该研究在进行长三角城市群不同城市规模农民工社会融入的评价时,其指标体系的构建仍需进一步完善,如在经济融入维度,未能考虑到其居住面积、其收入与房价比等指标。且本研究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完善。另外,本研究是以市为研究单位,缺少了小城市的相关数据,如能加入小城市的相关数据,对未来城市群的农民工社会融入更具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