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环境风险分析与防控技术初探

2021-03-31权浩渤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3期
关键词:预案环境污染水体

权浩渤

(甘肃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3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园区数量大幅增加,这些园区的建立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最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之一。工业园区的建设虽然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但也会给当地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很多沿江、沿海建设的工业园区会给当地的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要对水环境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风险控制,保证水环境的安全性。

1 案例基本情况

某工业园区濒临长江,园区内部存在48家企业,包括化工企业、基础设施企业、粮油企业等,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该园区位于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区,周边8 km范围内存在着大量人口集中居住区,水环境具有较强的敏感性。通过相应防控技术控制水环境风险,保证生产安全性、社会稳定性以及水环境安全性十分必要,对于确保园区健康发展、保障当地居民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2 水环境风险分析

2.1 有毒物质泄露风险

从相应事故统计分析中可知,该园区罐、槽等方面的泄漏更多发生在罐、槽进出物料管道的连接位置,这些区域很少会产生管道完全断裂以及阀门完全破损的情况。通过对较为典型的故障进行估算可知,在管道裂缝达到1/2管径的情况下,一旦管道内输送的污染物(例如苯、甲醇等)输送量超过450 t/h,从管道破裂开始到阀门自动关闭的一定时间内(约20 s)泄漏量会达到1 300 kg以上,泄露出的液体大量积累在地面,通过漫流方式造成水体污染。

2.2 物料运输事故

物料运输事故包括多种类型,例如物料运输系统和船舶溢油事故、其他事故造成的水体污染等。对于船舶溢油事故而言,溢油量和船舶破坏程度、破损部位等直接相关,一旦船舶通过碰撞、搁浅或者触礁等事故而产生破损造成物料泄漏,溢出的液体、固体和水体发生混合,会向周围不断扩展[1]。该园区所在区域的水情非常复杂,污染物也会随着水流的移动不断扩散,从而造成周边水体污染。

2.3 生产系统事故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该园区所发生的故障更多集中在火灾、爆炸、毒物泄漏、物料泄漏对于燃爆性物料所造成的燃爆危害事故等方面。同时,某些生产设备破裂或者温控发生异常等会造成爆炸燃烧以及有毒物质扩散,从而导致水体污染。除此之外,有毒物质的贮存场所以及固体废物的堆积场所由于雨水冲洗等造成有害物质泄露到水体当中也会引发水环境污染[2]。

2.4 污水处理厂事故排放

污水处理厂所排放的水量相对较大,但是排出物的浓度相对较低,这些排出物进入到河流之后就会被河流水体稀释,不会产生过度污染。但如果污水处理厂发生某些事故进行排放时,就算是马上关闭入河闸坝,停止向河流输送污染水体,事故排水也还是会对园区内水系统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尤其是在排放口周边区域所形成的污染会不断扩散,一旦受到大雨等方面的影响,污染就会更严重。

3 水环境风险防控技术探究

为了避免水环境污染,需要对园区内部企业可能存在的水环境风险源加强日常性管理,一旦产生突发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就要对相应指标实施监控,对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进行预估,对影响到的范围进行模拟,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理,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所产生的影响。

3.1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园区布局

为了降低园区整体环境风险,避免水环境污染的发生,一定要以所在区域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为基础实施园区开发建设规划,要以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为核心理念,遵照“一体化建设、分层次布局”的基本原则优化园区布局[3]。积极引导园区内部相应企业不断优化生产工艺,降低高危工艺影响,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的运输以及使用,进一步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从而有效降低整体环境风险。

3.2 增强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针对该区域的实际风险源情况建立风险源动态数据库,全方位了解并掌握风险源的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防范措施。另外,增强对突发性事故实例的分析研究,对于以往事故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建立起不同类型事故的预防、监测、处置知识库。同时,对环境风险进行定期评价,从而对环境风险等级以及环境风险管理计划进行调整,具体分级管理计划如表1所示。

表1 环境风险分级管理计划

3.3 增强园区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第一,完善应急组织体系。成立应急指挥部门,主要进行应急管理机构以及园区内部相应活动的指挥以及控制,同时设定环境应急指挥中心以及环境风险应急控制指挥部。一旦紧急情况超出了园区范围,园区应急中心需要全面协调,及时将情况上报给相关部门。

第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体系,例如园区总体应急预案体系、企业应急预案体系、专项应急预案体系等。确保园区应急预案和企业应急预案进行有效融合,进而保证相应应急措施的可操作性。为了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减少事故危害,建立动态数据库,形成风险事故支持系统[4]。

第三,增强应急队伍建设。环境风险应急管理要采取一二三级管理方式,园区建立环境污染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作为一级应急管理指挥机构;各个企业建立环境风险应急指挥部,作为二级应急管理指挥机构;各个车间建立风险应急指挥小组,作为三级应急管理指挥机构。另外,按照环境污染和破坏事故预警等级建立对应的组织体系,对于相应人员实施定期教育培训。

第四,增强预警系统。参照环境污染、人体危害、经济损失以及社会影响程度将环境污染以及破坏事故划分为不同的预警等级。一般情况下,按照环境污染程度可将预警等级设定如表2所示。

表2 预警等级设定

猜你喜欢

预案环境污染水体
核电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考虑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广元:治理黑臭水体 再还水清岸美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煤矿区环境污染及治理
欧盟将禁止八种水体有毒物质
治理城市环境污染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