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精密零件加工技术控制探讨
2021-03-31冯洪华曾增权郑启贵
冯洪华,曾增权,郑启贵
(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广东珠海 519070)
1 引言
超精密加工体现了工业的实力,对于工业加工精度和稳定性的研究一直是世界加工领域的难题。在这个问题上,现阶段的加工控制方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上,依然有很多应用需要改进和完善[1]。
2 测试环境温度对机床加工精度的影响
测试环境温度对机床加工精度的影响,在同一时间内,从复测试定位精度,如图1所示。
(1)现象分析:要实现精度要在±0.005mm的加工精度,加工环境必需控制在恒温22℃。
图1 定位精度测试
(2)解决方法:作以下操作,消除冷机与热机时的精度误差,如图2所示。
注意事项:①坐标的建立在工作台中间;②根据机床行程进行更改XY的范围。
图2 消除冷热机时精度误差
3 测试主轴加工发热后,加工精度的变化
经测试,主轴在停机启动后预热10s对刀后进行加工,与预热180s后进行对刀进行加工,分别要同一平面上进行加工,检测出预热180s后进行对刀加工的,两台阶相差0.005mm 左右。当预热180s 后,再曾加预热250s,加工出来的结果不变,在0.001mm的范围内。
现象分析:精加工前先预热主轴,确保加工过程中不会因主轴因温度变化,而导致到加工过程中Z方向的精度发生变化。
解决方法:采取图3所示的方法进行补正。
图3 补正方法
注意:后处理出来的NC 程式默认为10s,所以编程员需要在NC程式中手动更改。
4 消除过数误差
用探头分中过数后,在四周加工基准,分别检测各台阶的值,检测实际加工与过数的误差。
实际的加工过程中发现,分中加工四周,分别检测四周台阶,如果过数与加工一致的,台阶的检测数应该是一样的。但是,如图4所示,台阶有误差,分中过数的误差达0.002~0.014mm。
图4 台阶误差
解决方法:测试台阶修正。对正和台阶的相对值,然后按相差值进行补偿:
(1)当-0.05mm 余量加工出台阶后,利用机床的在机检测功能,用光电探头检测四周分中的数值。
(2)再用千分表检测四周台阶差的对称程度。
(3)结合在机检测与千分表测数来判断本工序是否存过数误差。当发生偏中时,把偏中数在机床上偏置回来后,再-0.10mm 加工基准。加工完后,从新按上述方法进行检验。
(4)如果检验结果还是偏位,继续在原负量的基础上,再-0.05mm加工,直至检验合格为止。
5 消除检测误差
校正探头,在机检测过程中探头起到了关系性的作用,所以探头精度必须控制,每一次从刀库里取出来都需要检测同心度,利用千分表进行检测,同心度需要效正到0.002mm的范围内。
加工前先检测探头分中偏差:
(1)先用千分表校验探头同轴度,精度要求在2μm 内。
(2)再用探头分中校正规外圆,得出圆心位置坐标值(记录此时探头角度位置)。
(3)然后机头归圆心点,用千分表手动拉表外圆,观察圆度跳动。
(4)手动调整机头位置点,校正圆度跳动在3μm 内。
(5)记录误差值,探头分中后进行坐标值补偿。
6 消除刀具误差
用6R0.5mm 的刀具加工平面时,如图5 所示,正常参数会产生振刀纹。试验更改参数后发现,当刀具长度大于4 倍,且余量少于0.04mm 加工时,就会产生这和现象。
图5 振刀纹
现象分析与解决方法:为了避免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变形,使用6R0.5mm的刀具加工,刀具较小,刚性不足,所以将刀具长度按制在4倍以下,尽可能装短,并调整加工参数。效果如下:
(1)一方面,购买的刀具存在一定加工误差,所以当加工精密零件时,要求现场挑选和使用精度在±0.005mm公差范围内的刀具。
(2)另一方面,采用左补偿的方法,通过机床的对刀仪进行刀具的检测,测出来的误差值,再通过机床的左补偿功能,进行对刀路轨迹的补正,从而现实对小于5°的陡峭面精度控制在±0.005mm的加工技术。
左补偿的功能是新多机床都具备的,指令是G43。但是,以往使用时只局限于人工手动输入相对应的值进行补偿再进行加工,使用不方便也不够智能,所以在模具加工行业基本上不用。
所以提出在加工时,进行刀具直径的检测后,机床按照检测出来的数据进行与理论值进行求差,得出误差值自动输入到机床的相应的IP地址,调用程序时自动执行左补偿的功能,从而现实精度控制在±0.005mm的加工技术。
经过罗德斯机床的工程师和编程软件的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实现罗德斯机床的左补偿功能,可以现实自动检测刀具直径的误差值,实现左补偿自动补正功能。因左补偿是以2D 的方式进行的,所以只对小于5°的陡峭面效果较好。
数控加工刀具直径有误差,要加工出超高精零件必须要半径左补偿,但在NC 里半径左补偿有很多限制,不然很容易出错。
以下是左补偿使用规范:
(1)限制只有等高策略(不能用螺旋下刀)才能使用半径左补偿。
(2)只能用于顺铣加工。
(3)只能用于纯直身和5°以下的斜顶(不能有R角)。
(4)在NC里刀具补偿的半径选“左”。
(5)所有用了左补偿的刀路,都要把编程公差设为0.001mm。
7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数控超精密加工过程中,机床自身加工精度、刀具切削力、刀具摆动、磨损量、程序参数等因素都会对超精密加工最终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提升数控加工精度应该从多个角度入手,通过选用合理控制方法,根据加工需求与数控机床特点,进行合理编程,从系统上提升加工精确度。此外,实际加工路线对于数控加工机床的加工效果也有着重要影响,刀具进退以及具体加工方式如果不得当,都会导致加工零件达不到预期超精密加工效果。本文提出的其中几点要素及解决方案,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帮助,共同推进我国机加工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