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素逆序词“连接—接连”演变研究

2021-03-31黄雅洁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词义副词用法

黄雅洁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234)

“连接”“接连”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1]中列为丙级词,二者作为一组同素逆序词共存于现代汉语中,都含“连接”义,且语素义相同,均为并列式结构,但它们词义并不完全等同,使用时不可完全互换。值得注意的是,“接连”产生后的一段时间里两词是可通用的,但是在语言的历时发展中,二者词义演变也出现了分化。“接连”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解释为:1.动词,“连接”;2.副词,“一次跟着一次地”或“一个跟着一个地”[2]。而“连接”只有一种词性,即动词,“(事物)互相衔接”或“使连接”[2]。本文在考察“连接”成词与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其同素逆序词“接连”的语法化,比较二者演变的差异性,分析二者演变路径分化的原因。

一、“接”“连”的词义演变过程

(一)“接”的词义演变

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接”有阴平、阳平两声调,阳平的“接”通“捷”,我们在此只讨论引申出“连接”之义的“接”的词义发展过程,即阴平的“。接”。

《说文·手部》:“接,交也。从手,妾声。”[3]本义为两手相触交会,引申出“交接、交合、会合”义。

(1)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又引申出“接待”义:

(2)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孟子·万章下》)

又引申为“接触、靠近”义:

(3)故声发于和而本于情,接于肌肤,藏于骨髓。(《汉书·董仲舒传》)

又引申为“连接,连起来”:

(4)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李白《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二)“连”的词义演变

《说文·辵部》:“连,负车也。从辵,从车。”[3]《战国策·赵策四》:“老妇恃辇而行。”汉帛书“辇”作“连”,故“连”本义指人力拉的车,同辇。

(5)[太后]曰:老妇持连而瞏(還)。(《战国纵横家书》)

又引申表示“联合;连络”义:

(6)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孟子·离娄上》)

又由此引申出“连接、连续、缝补、连累、连同、婚姻关系”等引申义:

(7)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汉书·梁孝王刘武传》)

此外,“连”在汉代还出现了副词用法,表示“连续不断”,指其后的动作行为或情况的连续不断发生。

(8)仰亿万之师,与单於连战十有馀日,所杀过半当。(《报任安书》)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注“连”的副词词义为“连续,接续”。

由以上“接”“连”词义演变梳理可知,尽管二者本义不同,但经各自词义引申后,都获得了相近的意义,这为之后的同义并列成词奠定了语义基础。

二、“连接”“接连”的成词和发展

关于双音词的成词方式,学界有较多的论述。吕叔湘认为有两种双音节化的方式:“一是在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不增加多少意义的字,二是把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合起来使用。”[4]丁喜霞认为汉语双音复合词的产生可以由词法上的同义复合构成,也就是在汉语双音化的驱动作用和同义并列构词法的类推作用下,运用同义联想把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同的单音词并连在一起形成的,不需要经过由短语到词的句法演变。[5]“连接”的产生正是如此,它由语素“连”和“接”构成,两参构语素虽本义不同,但都经过词义引申,获得了相同的“连接”义,都用作动词。由于语义和用法上的关联,在同义联想的作用下,“连”“接”具有了线性排列的基础,不需要转类就可以并列成词。

(一)“连接”的成词与发展

“连”与“接”的连用最早出现在东汉《宅经》中,它一出现就是动词,没有经过由短语到词的句法演变:

(9)庚宅德、安门,宜置车屋鸡栖碓,吉。甚至开拓连接,壮两净洁吉。(《宅经》)

(10)高楼大舍,宜财帛——连接丛林。(《宅经》)

例(9)“连接”作谓语,指将庚宅德和安门相连接;例(10)“连接”后接宾语,指高楼大舍和丛林相连接。两例皆指具体事物的相互连接。

北宋时期,“连接”使用频率大幅增加,从东汉时期“连接”的产生一直到北宋,其词义和用法都很稳固,即作动词,表事物的相互连接。如:

(11)虞乡永乐等县连接,其中道者往往而遇。(《太平广记》)

(12)伏缘衡、道数州,连接岭南。(《册府元龟》)

值得注意的是,“连接”在南宋、元代皆无用例,从明代开始,其使用频率才有所提高,并出现了一些新用法。

一是后接数量短语,如:

(13)却说汪知县几日间连接数十封书札,都是与卢楠求解的。(《今古奇观》上)

(14)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三百余里。(《三国演义》第五回)

(15)话说众寇围住天霸放箭,被天霸连接三支雕翎捺于地下。(《施公案》一百五十一回)

(16)隔了数日,连接三次警报,第一次是涿州失守了,第二次是祈州失守了,第三次是新乐失守了。(《宋史演绎》十八回)

二是后接动词性成分,如:

(17)九月十五日、十六日,连接到了两次折差。(《曾国藩家书》)

(18)报说:“李名流老爷高中三十八名贡士”。连接又报何、黄二位大老爷高中了。(《乾隆南巡记》四十四回)

(19)红旗连接报:“刘将军就要攻破灵州了!”(《宋代十八朝宫廷艳史》四十二回)

由此可知,“连接”历史上也曾作为副词使用过,后接数量短语时,从主观上强调语义所指事物的量大量多;后接动词性成分时,强调动作行为或性质的连续发生。我们认为“连接”在该时期产生这两类新用法的原因有二:一是“接连”语法化的完成,使其具有了副词用法,在其高频率的使用下,影响至其同素逆序词“连接”;二是同素逆序词“接连”“连接”处于词义分化的关键时期,在形式上未完全定型,因而可能出现形式混用现象。综上,可以说明,“连接”是由近义语素“连”和“接”并列连用成词,它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未经过由短语到词的句法演变过程,一出现便是动词;北宋时期,“连接”的使用频率大幅增加,其动词词性更为显著;明代、民国时期,虽然出现了副词用法,但用例很少,很快这种用法便消失,其依旧是以动词身份沿用于现代汉语中。

(二)“接连”的成词与发展

“接连”的出现也与其语素间近义的语义特征紧密相关。此外,张巍从词汇意义上解释了联合式同素逆序词占多数的原因,他指出:“单字词有很大的灵活性,因而在上古汉语连用的单音词趋向于凝固为双音词的过程中,即单音词发展成为双音词的最初阶段,词序极不固定,往往可以随意颠倒,灵活可逆。”[6]“接”与“连”自上古汉语时期就是可独立运用的单字词,在向双音词凝固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1.动词“接连”的产生

“接”和“连”在线性序列上相连,最早出现在六朝时期:

(20)其旧渚宫也,夹江带阡,布井田,通逵交迸,高门接连。(《全梁文》)

“接连”位于“高门”后作谓语,表“连接”义,“接”与“连”组成的是一个连动结构,且这一时期“接连”的使用频率很低,还未成词。

由唐至宋期间,“接连”的出现频率有所增加,主要是位于名词性成分之后作谓语,为动词“接连”的产生提供了句法基础。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句法位置上的“接连”在语义上具有两解,具体见下:

(21)时忠烈公秉钺常山,康武公拥旄上党,犄角相应,封圻接连。(《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22)言输者接连,不绝于道。(《汉书注》)

(23)台顶独秀,与碧天接连。(《佛经》)

(24)大江水兮渺无边,云与水兮相接连。(《敦煌变文集新书》)

例(21)(22)的“接连”在语义上分别指向具体单一的事物/人——“封圻”“言输者”,表示“疆土一处接着一处连接在一起”“输了的人一个跟着一个”;而例(23)(24)的“接连”在语义上分别指向两不同的事物——“南台台顶和天空”“云和水”,表示两者相互连接之义。

综上,“接连”位于名词性成分之后作谓语时,我们从语义指向上进行考察,将其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当它在语义上指向两个不同事物时,“接连”一般表示“(相互)连接”之义;二是当它在语义上指向单一事物时,“接连”多是表示“事物连续不断”义。此时的“接连”本身含有某种数量义,可以指具体事物的连接,如例(21)的“封圻”,即疆土;也可以指时间上的衔接,如例(22)并非指言输者之间紧密连接,而是从时间域来说“输了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强调时间上的连续性。我们再来看两个唐代的例子:

(25)其有边于溪洞,接连蕃蛮之处,特建城镇。(《唐会要》七十八)

(26)自此东行六百余里,山谷接连,峰岸峭峻。(《大唐西域记》卷一)

例(25)“接连”在语义上指向两个不同的事物“溪洞”和“蛮荒之处”,表“相互连接”。例(26)“接连”在语义上指向单一事物“山谷”,表“山谷一个接着一个”,“接连”本身含有数量义,强调山谷之多。

北宋时期,“接连”出现的频率显著增加,不仅可以位于名词性成分之后单独作谓语,形成“NP+接连”的结构,还可以后接名词性成分共同作谓语,形成“NP1+接连+NP2”的结构,“接连”已完全词汇化为动词了。

(27)文、阶州接连……文独为通商地。(《宋史卷》一百三十七)

(28)牂牁夜郎接连南陆,最为荒远,所谓上仁所不化者。(《宋朝事实》卷十四)

语义上,以上两例的“接连”都是指向两个不同的事物,表“连接”之义。句法上,例(27)“接连”单独作谓语,指文州与阶州相连接。例(28)“牂牁夜郎”指汉代的牂牁郡夜郎市,“接连”与其后的名词性成分“南陆”结合,共同作谓语,指夜郎市与南陆相连接。

综上,“接连”最早出现于六朝时期,为连动结构,表示“连接”之义,但使用频率低,很难断定其已成词。随着唐至北宋“接连”使用频率的不断增加,在语义上既可表示“连接”,也可表示“事物连续不断”义;句法上,“接连”不仅可以单独作谓语,还可以后接名词性成分共同作谓语。因此,至迟到北宋时期,动词“接连”已经产生了。

2.由动词“接连”到频率副词“接连”

明代以前,“接连”主要位于名词词组之后单独作谓语,明代是“接连”由动词转变为副词用法的萌芽时期,除了继续沿用动词用法之外,更为常见的用法则是作副词修饰动词性成分。张谊生指出:“句法位置和结构关系的改变会引起副词化的发生。”[7]其在明代的用例具体见下。

一是后接名词或名词词组:

(29)取原日香罗帕,向咽喉扣住,接连白练,打个死结。(《今古奇观》四十三卷)

(30)今蜀兵现在祁山,倘跨渭登原,接连北山,阻绝陇道。(《三国演义》一百二回)

二是后接动词或动词词组:

(31)三大王方貌正在府中计议,听的火炮接连响,惊得魂不附体。(《水浒传》一百十三回)

(32)次后没半个更次,流星探马,接连报来,吓得魂不附体。(《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

“接连”后接动词性成分作状语,皆表示动作行为的连续不断,具有[+连续性]的语义特征。

三是后接数量短语:

(33)只是明太祖接连三日,望着赤脚僧回报,也没有响动。(《英烈传》)

(34)说犹未了,接连几次飞报。(《三国演义》上)

后接数量短语是“接连”向频率副词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后的数量短语可以是确量,如“三日”,也可以是约量,如“几次”。值得注意的是,“接连”从作动词表示空间内事物的连接到后来修饰具体的动作行为或事件再到修饰抽象的时间,从认知域的转移来看,也就是说“接连”从空间上的认知转移到了时间上的认知,可见“接连”的不断虚化。

到了清代、民国时期,我们发现“接连”的使用频率大幅增加,且动词和副词用法已相差悬殊。较明代相比,“接连”后接谓词性成分以及数量短语的用例大幅增加的同时,其出现的句法格式也更为多样化,说明“接连”的语法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见下例:

一是出现较多“接连”与重复副词“又”、动态助词“着”共现的例子:

(35)胜爷又接连着问了好几次,并无一人答言。(《三侠剑》上)

(36)天子再三推让,方才收下。又接连取下数张诗联题目。(《乾隆南巡记》上)

由上可以看出,“接连”可与重复副词“又”,动态助词“着”共同修饰谓语。其中副词“又”可出现在“接连”前后,具有加强“接连”[+连续性]语义特征的作用。“着”的位置较为固定,多是位于“接连”后,赋予动作行为动态的延续性,使得“接连”具有[+延续性]的语义特征。

二是可修饰属性动词“是”,构成“接连+是+NP”格式:

(37)化行双手捧杯,一饮而尽,接连又是两杯。(《清史演义》二十七回)

(38)把炮口瞄准自己浙军的前线,接连就是两炮。(《民国演义》一百五十七回)

“接连”在这一格式中,修饰属性动词“是”,从行为结果上突出强调动作的连续性。这一时期,其主要语法功能已经是副词在句中作状语了。

本文将“接连”由唐五代至民国期间的动词和副词用法具体数据加以统计分析后,归纳得出分布情况如下,可以更为直观地看出“接连”副词、动词用法使用频率的变化轨迹,如表1。

表1 唐至民国期间“接连”副词、动词用法使用情况对比

由表1可知,动词“接连”产生于唐代,但一直以来使用频率都不高。副词“接连”产生于明代,到清代、民国,使用频率大幅增加。自副词“接连”产生以来,动词“接连”的用法一直呈下降趋势,从明代开始,“接连”的副词用法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同样,我们在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按系统自动排列顺序抽取200个“接连”的例子,对比其动词和副词用法的使用情况,我们发现,到了现代汉语中,“接连”几乎都是作为频率副词来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的连续不断,它的语法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动词“接连”基本上已经被“连接”所替代了,并且我们认为动词“接连”有被“连接”完全替代的趋势,但是否完全替代,还要看语言自身的发展。具体见表2。

表2 现当代“接连”副词动词用法使用情况对比

3.“接连”的语法化动因和机制

语法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其中句法位置的改变是最直接的原因,就某个实词而言,能够经常处于谓语前充当状语,进入状位,才有演变成副词的可能。从上文“接连”的语法化过程可知,明代出现了“接连”位于动词性成分前作状语的例子,随着清代、民国时期其使用频率的大幅提升,“接连”位于动词性成分前作状语的用例不仅大大增加,且其后动词性成分的形式也变得多样化,如出现了“接连”和重复副词、动态助词共现。此外,“接连”后接数量短语的例子大幅增加,其后的数量短语可以是物量、动量、时量,也可以是确指和约指,这是“接连”作为频率副词所特有的句法功能,也说明了“接连”说法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

认知角度上,隐喻是“接连”语法化的内在机制。由动词向副词语法化的过程中,语义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隐喻的变化。上面我们说到动词“接连”在语义上指向两个不同事物时,表示“(相互)连接”;而指向单一事物时,重在表示事物的连续不断。当“接连”表示后一种语义时,有从主观上强调事物的量大量多之义,这也使得“接连”能由表示具体事物的连续不断,到表示具体事件的连续不断,从而进一步表示时间上的延续性,“接连”也逐渐由空间概念隐喻到时间概念,语法化程度不断加深。

主观性和主观化也是导致“接连”语法化的主要动因。沈家煊指出语法化中的主观化表现在由命题功能变为言谈功能,由客观意义变为主观意义等相互联系的多个方面。[8]“接连”从表示“事物相互连接”的客观意义虚化为强调量大量多或时间衔接紧密的“一次跟着一次地”“一个跟着一个地”的主观意义,主观化在这一语法化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连接”“接连”演变路径分化的原因

“连接”“接连”是由近义语素“接”和“连”构成的一组联合式同素逆序词,他们都具有动词用法,表“连接”义,但二者在现代汉语中能各自占有一席之地,也是因为它们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二者差异的产生则是历时演变路径分化所导致。

那么,同样具有动词“连接”义的一组同素逆序词,为何“接连”却在明代发展出副词用法,甚至进一步发展为频率副词呢?除了上面所提到的“接连”语法化动因和机制外,这里从语义重心的对比上来分析,徐通锵先生指出:不管是向心字组还是离心字组,语汇性的意义重点都在后字上。[9]蒋绍愚先生认为:并列式中两个动词或是并用,或相承,语义重心通常在后一动词。[10]张巍据此剖析了“自私—私自、斗争—争斗、应答—答应、辩答—答辩、言语—语言、考查—查考”等联合式同素逆序词,进一步考证了语汇性语义重点一般都在后一语素上。[6]而“连接—接连”作为中古时期就已并行使用的一对同素逆序词也不例外,“连接”的语义重心在“接”上,“连”是“接”的方式,“接”重在空间上的相接,由“接”构成的常用词语就有“衔接、镶接、穿接、对接、拼接、补接、转接”等,语义重心均在表“接触”义的“接”上。而“接连”语义重心在“连”上,“连”重在“连续”义,上文我们说到,“连”在汉代发展出了副词用法,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的连续不断发生,“连”的语义由具体到抽象,从动词表示具体的“连接”“联合”之意发展为抽象的副词义“连续、接续”,随着含“连”的副词“连连”“一连”“连着”等词的产生和高频使用,促使“连”的“连续”义远远胜过了“连接”义占据其核心义域,对“接连”副词用法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类推作用,“连”的“连续、接续”副词义至今仍保留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广泛使用。

四、结语

“接连”和“连接”是现代汉语中并行的一对同素逆序词,对于副词“接连”的演变研究理应结合其同素逆序词的发展进行。本文从汉语发展史的角度系统地梳理了“接连”一词的发展演变过程,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接连”至迟产生于北宋,其产生的原因除了“接”和“连”在语义上的相近提供的语义基础之外,还受到了其产生于东汉时期的同素逆序词“连接”广泛使用的影响;第二,从句法位置和词义虚化两个方面,可得知明代首先出现了“接连”的副词用法,随着清代、民国“接连”使用频率的大幅增加,其语法化程度不断加深,演变为频率副词;第三,“接连”语法化的基础是动词义和副词义的关联,内部机制是隐喻的作用,动因是主观性与主观化;第四,从“接连”“连接”语义重心的对比上我们得出,“连”在汉代发展出的副词用法以及随之产生的“连连”“一连”“连着”等副词的高频使用,使“连”的核心义域由“连续”义占据;第五,从动词“连接”和副词“接连”长期共存来看,再一次证明了语言是渐变的这一客观事实。

猜你喜欢

词义副词用法
“how many和how much”的用法知多少
西行学院成语班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短句—副词+谓语
特殊用法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
大少不同
副词和副词词组
hardly是hard的派生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