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中职院校思政教育有效性提升途径
2021-03-31黄文红
摘要:当前,信息传播领域在互联网等众多现代化技术的推动下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随之人们也逐渐步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影响和改变着人们学习、生活的方式。對中职院校思政教育来说,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教育方式显然已经与时代发展的潮流不相适应。作为中职教育体系中一门至关重要的课程,相关教育者应致力于如何使之与新媒体技术深度融合,进而突破传统思政教育的种种局限,医生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文章从新媒体相关理论展开论述,详细分析了新媒体对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寻求提升思政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中职院校;思政教育;有效性提升
引言
中职院校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其培养教育工作还需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合理开展。现阶段,人们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意识的培养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学生思想感情、行为习惯等诸多方面的培养也大有裨益。新媒体视域下,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借助新媒体的优势逐渐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瓶颈,中职院校及其相关教育者应积极主动地探寻如何促进新媒体技术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深入探索如何科学利用新媒体提高思政教育教学的质量,打造高效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
一、新媒体相关理论概述
所谓新媒体,主要是指在社会迅速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兴产物。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从狭义上来说,新媒体是与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等形式在内的传统媒体相对应的一种新兴信息传播媒介。数字化、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为新媒体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也可以说新媒体是一种全新的技术产物。伴随着新媒体的诞生,信息传播的形态、传播空间、传播效率等均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媒体依托数字技术有效打破了各种媒介之间的壁垒,相较于大众化的传统媒体,新媒体能够结合受众需要进一步细分。与此同时,拥有丰富表现形式的新媒体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其较强的交互性能够平衡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新媒体技术推动媒体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教育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1]。
二、新媒体对中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影响
现阶段,具有多样化、自主性、便捷性等诸多优势的新媒体已经逐渐在人们生活和学习领域深入渗透,不仅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新媒体环境下,中职院校思政教育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
(一)新媒体对中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积极影响
依托新媒体的优势,中职思政教育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均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新媒体的出现有助于思政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综合分析以往思政教育教学情况可以看出,传统思政课堂上通常是在教师主导下向学生传授与思想政治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相对单一。而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中职院校思政课堂,教师可以采用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较为贴近的方式展开教学,在学习过程中也彰显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不再受到传统课堂的束缚。另一方面,新媒体能够在原有教学内容基础上得以拓展和充实。思政课堂上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各种信息载体为学生呈现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导学生针对不同主题的内容展开讨论、交流,在互动中学习更多思政知识。此外,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指导下将新媒体融于思政课堂教学,能够促使中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2]。中职院校学生甄别信息的能力还有待增强,需要教师正确引导,使之能够深入了解各种信息,不断提升其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甄别能力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满足学生完善自我、终身学习的需求。
(二)新媒体对中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新媒体的出现也不例外。新媒体技术好比一把“双刃剑”,给人们生活和学习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人们,尤其是处于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中职学生带来诸多消极影响。比如,新媒体环境下,中职院校中大部分学生出现了道德与责任感逐渐弱化的现象。虽然融合了新媒体的思政教育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我表达空间,但也不乏学生在网络中释放和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如此一来不仅没能有效缓解学生消极的心理,还有可能给其他同伴身心产生不良影响。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开放性、多元化的信息,长期影响之下也慢慢削弱了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充斥着多元文化与思想元素的虚拟媒体空间中,学生深受这些自主性教育观念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有积极的一面,也会给学生生活和学习产生错误的指导作用,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新媒体对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给相关教育者开展教育活动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相关教育人员还需深入思考、不断探寻如何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三、新媒体视域下中职思政教育教学的关键
(一)学情
从学生年龄特征分析来看,中职教育阶段学生大都处于心理不成熟向成熟过渡时期,学生思想往往比较敏感,极易受到外界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再加上这个阶段学生自主性较弱,思想政治学习基础也还有待进一步夯实。基于此,教师在思政教育中运用新媒体探索全新育人模式时还时需首先明确学生学情。比如,本着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在中职学生群体中开展“新媒体+分层思政教学”,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准备更具针对性的学习资料,并且在思政学习过程中始终贯穿新媒体技术,凭借其丰富的媒介、多元化的信息等众多优势满足学生的差异性需求[3]。
(二)技术
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中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推进中职思政课堂实现良性、持续发展成为现阶段的重点工作,而新媒体技术的融合也就成为关键。新媒体是一种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媒体信息服务为导向的新兴技术,它的出现有助于转变传统思政教育单向传播知识的模式,凭借各种智能终端设备能够实现互动传播,促使中职思政教育逐步转向标准化、规模化、信息化,运用先进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思政教育”。gzslib202204011633(三)平台
新媒体环境下,中职思政课堂上能够切实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出来,因此,中职院校和相关教育者需着力构建线上自主学习平台,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如,基于慕课在学校范围内创建思政知识虚拟学习社区,鼓励学生积极注册账户并参与到思想政治相关话题讨论活动中。再比如,为教师搭建新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平台,可以在平台上创建相应资料库,教师可以从中取用视频、图片等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为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提供支持。
四、新媒体下中职院校思政教育有效性提升途径
思政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进程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尤其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辨识能力尚不足的学生思想观念极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新媒体给思政教育带来的种种挑战,中职院校及其相关教育者还需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学方式等不同方面着手,彻底打破传统教育教学的局限,融合新媒体技术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一)转变思想,营造人人重思政的学习氛围
新媒体的出现给学生价值观念、思想行为等都带来很大影响,广大学生借助先进技术、新媒体工具等能够快速获取各种信息。但网络上难免会充斥着一些虚假、谬误的信息,给学生思想带来恶劣影响。因此中职院校应转变传统教育思想,从思政教师抓思政转向人人重思政、从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多方携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一方面,中职院校、各系部、班主任及其辅导员等首先要统一思想,发挥自身引导教育作用为学生做好思想引领。另一方面,无论是哪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都发挥着育人功能,中职院校及其各科教师还需聚焦“课程思政”建设,将育人工作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贯穿,并且积极开发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教育等多样化的育人活动,推进思政教育延伸至课堂之外。学校还需抓住学情、技术、平台三大关键之处,依托交互性、便捷性的新媒体技术着力打造与中职院校学生学情相适应的线上学习平台,线上线下联动,形成网络教育、课程思政混合式的“新媒体+思政”教育环境[4]。
(二)丰富内容,关联各类思政教育信息资源
在中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只有不断更新和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才能使之与现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的学习需求相适应。在思政教育中融合新媒体技术能够促使教育内容得到进一步优化。现如今,大规模数据资源日益泛滥,教学资源虽然越来越多,但资源质量却参差不一。因此,中职院校在选择和应用新媒体素材时应精心考量,避免随意应用素材给学生思想造成不良影响。各类思政教育信息资源的关联还需满足与时俱进、价值取向与政治方向正确、较强针对性这三方面要求。中职院校相关教育者首先要准确把握学情,根据学生入学资料、学习基础、社交习惯、兴趣方向等给予学生阶段性的指导,同时动态追踪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教师可从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学生感兴趣的平台上选取思政教育相关内容加以整合优化,作为新媒体素材定期向学生推送。也可以从新媒体平台挖掘社会热点、典型事件等使之与思政教材有效结合。除此之外,还需重视隐性思政教育内容的设计与优化,可以将思政教育内容巧妙渗透于电视节目、电子书中,达到隐性教育的目的。
(三)守正创新,转变思政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进程中,新媒体成功聚集了丰富多元的思想文化,人们阅览信息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得以拓展。因此,中职教师势必要走出故步自封的“堡垒”,借助新媒体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
1、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思政教育课堂大都在室内进行,纯粹的理论灌输只会造成教师在讲台上一腔热情,而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的局面,根本达不到理想的思政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组织各种与思政教学相关的课外学习活动,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社会、了解生活。比如,组织学生走进法庭,帮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零距离感受法治氛围以及法庭文化。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老年人慰问活动,聆听老人讲述红色革命故事。通过给老人阅读报纸、打扫卫生等,用自身实际行动践行尊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在组织丰富多彩活动之余,引导学生围绕相关话题展开交流讨论,在思维碰撞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2、运用微课展开教学。“新媒体+思政”教育环境下,微课教学逐渐成为教师组织思政教育教学活动的新载体,借助微课资源有助于构建更加多元化、动态化的思政教学体系。需要重点指出的问题在于,微课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将其完全替代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比如,教师在讲解“民族精神”相关内容时,可以将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知识点与相应案例相结合,通过微课视频的形式呈现。富有感染力、贴近生活、内涵突出的动态画面相较于静态的文字和枯燥的说教更具冲击力[5]。
(四)强化建设,提升中职教师思政专业水平
中职思政教师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指导下应积极践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技能人才的使命。对学校来说,应逐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各项培训学习活动,提升中职教师思政教育专业化水平。比如,开设思政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各个中职院校的骨干教师开展讲座,从政治认同、法治意识、职业精神等诸多方面帮助新任教师明确思政课程教学方向,深入解读思政学科核心素养。培训学习活动可以说是教师之间展开交流的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勇于探索如何打造一个以生为本、充满活力的思政教育课堂。同时,加强教师结构的优化与调整。结合新时期思想政治教师标准选拔和聘用思想政治过硬、业务能力较强、教学成绩突出的专业教师。对教师而言,身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我们更应该积极追寻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脚步,借助新媒体技术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在教育教学中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还要进一步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认真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是否与时代的要求、学生的需求相适应。
(五)加强监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现如今,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在充满机遇的新媒体环境下,中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起点。但挑战往往与机遇并存,以网络为载体的消极舆论传播、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直接冲击着学生的思想健康。因此,相关部门还需要加强网络监管,开启全新的网络管理模式,给予网络舆论以正确的导向,促使网络舆论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作用。与此同时,强化制度建设,结合新媒体时代现实发展情况及时补充和修订相关规范制度,确保网络监督管理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网络环境[6]。
结语
总言而之,新媒体技术给人们生活和学习带来方方面面的影响,尤其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他们拥有了更为宽阔的信息获取途径,这无形之中也给思政教育带来了挑战。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被动灌输式思想教育模式,不仅无法获得理想的思政教育效果,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中职院校及其相关教育人员还需着眼于教学路径、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发挥新媒体的种种优势,抓住学情、技术、平台三大思政教育关键,为学生构建一个互动性、多思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思政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邓卫虎.新媒体环境下的中职思政课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26):90-91.
[2]牧人.新媒體时代职业院校思政课高效课堂构建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35):92-93.
[3]万海明.职业学校思政教育有效性提升途径探析[J].文渊(高中版),2019(12):270.
[4]莫创才.提升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探析[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21(4):26-27.
[5]李志峰.运用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提升中职思政课堂教学有效性探析[J].文渊(高中版),2019(10):266.
[6]唐海凌.提高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措施[J].亚太教育,2021(18):134-135.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一批)研究立项课题“新媒体背景下中职思政课教学的实践研究”(编号:NG1451-03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