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常见误区
2021-03-30谭英
谭英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由多种固有危险因素和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导致的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发骨折的疾病。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原发不在骨骼,但症状表现在骨骼的疾病。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或称脆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与雌激素、患者营养状态、物理因素等相关,多发于绝经后女性及老年男女患者,与患者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及遗传因素等息息相关。比如患者长期卧床、体力劳动量不足、长期吸烟酗酒、过度饮用咖啡、营养失调、蛋白质摄入量不足等。
骨质疏松症在初期症状不明显,也被人称为“沉默的疾病”。随着病情不断发展,患者机体骨量大量流失,骨关节的微结构发生破坏,患者会出现疼痛及脊椎變形等问题,甚至发生骨折,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在骨质疏松症引发骨折后才确诊疾病。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骨质疏松症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骨质疏松症患者都是老年人
骨质疏松症的致病因素可分为两大类,即固有危险因素和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固有危险因素指的是年龄、性别、骨质疏松症家族史、骨折史、种族(亚洲人高发)、绝经期以及其他内分泌因素。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指的是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佳的饮食结构等,如过量饮酒、吸烟、维生素D摄入缺乏、营养不良、缺乏锻炼等。由此可知,年龄只是骨质疏松症致病因素中的一个,骨质疏松症绝不是上了岁数才会得的病。
误区二:补充维生素D可以治疗骨质疏松症
很多人认为补充维生素D可以治疗骨质疏松症。然而近年来,很多临床试验研究表明,虽然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质的吸收,协助维持骨骼健康,但维生素D的大量补充对预防骨质疏松、骨折并没有作用。盲目补充大量的维生素D可能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误区三:钙剂可以治疗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过程是破骨大于成骨,骨吸收大于骨形成。而这个过程有多种促进因素,例如年龄、激素水平、营养等。因此,单纯补充钙剂并不能治疗骨质疏松症。钙剂可以维持骨骼健康,但并不能治疗骨质疏松症以及缓解骨质疏松症的进程。治疗骨质疏松症有着专用的药物,如唑来膦酸钠,它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破骨活性增加,从而减少骨吸收。
误区四:骨质疏松患者要少活动,避免引发骨折
剧烈运动容易发生骨折。部分人错误地认为骨质疏松患者要少一些活动甚至不运动。但是缺失运动往往会加速老年人机体的骨质流失,容易发生恶性循环。这种疾病如同肩周炎,人们长时间不活动,关节便会僵化。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升老年人的身体素质,预防骨质疏松症及骨折,当然在运动时也要注意活动的安全性。
误区五:多喝骨头汤能避免发生骨质疏松症
部分人对骨头汤的认识较为盲目,认为“缺啥补啥”。对于老年人来讲,骨头汤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长期食用反而会影响健康。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很严重、很棘手的疾病,人们要从健康饮食、规律生活、戒烟戒酒、多运动控制体重等方面入手,防患于未然。另外,骨质疏松症患者要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观念,比如骨质疏松症不需要治疗、补钙补维D就可以治疗骨质疏松症等,积极就医治疗。
(作者单位: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