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情境教学在自闭症儿童沟通教学中的应用

2021-03-30成梅

幸福家庭 2021年3期
关键词:自闭症交流儿童

成梅

自闭症儿童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體,传统的沟通教学通常是在封闭的环境下完成的,虽然能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但因缺少与他人的沟通,导致沟通教学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自然场景教学法强调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能有效激发自闭症儿童语言沟通的主动性,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自然情景教学是以自然语言作为沟通手段的教学方法,其结合核心教学内容,通过自然环境激发儿童交流的自主性。尤其是针对自闭症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教师应合理运用自然情境教学法,充分调动自闭症儿童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行自主交流,最终实现沟通教育的目的。

 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的重要性

语言的发展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字本身就是思想的物质外壳,积极地进行语言训练,能不断地提高儿童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意识,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但对于自闭症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而言,他们的语言发展速度较慢,不仅理解能力较弱,而且难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不愿意主动与他人沟通,因而难以融入社会群体,难以实现良好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在语言教学的实际发展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大力开展相应的语言训练,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

 自然情境教学的作用

第一,自闭症儿童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更不愿主动与人沟通,自然环境教学法通过调整环境激发自闭症儿童沟通的兴趣,减小他们对沟通的排斥性,促使他们更积极地与他人沟通,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第二,自闭症儿童的沟通能力有限,不会使用问好、提出意见等社交语言。很多自闭症儿童即使与他人进行交流,也只能简单地提出自己的需求,运用自然情景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帮助自闭症儿童发展自身沟通能力,提高其沟通技能。

第三,自闭症儿童在沟通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行为和自我刺激,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自然情境教学法将自闭症儿童的兴趣放在首位,充分尊重他们的差异性,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语言,使用正确的语言与他人进行沟通,还可以有效地减少他们的问题行为和自我刺激。

 自然情境的构成要素

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说,教师要构建一个合适轻松的情境,将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在情境中,从而有效实现沟通教学的目的。下面简要谈谈我对自然情境构成要素的看法。

(一)构建合适的环境

首先,教师要为自闭症儿童构建一个合适的情境。一个合适的情境对于自闭症儿童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教师构建的情境不是自闭症儿童所喜欢的,甚至是自闭症儿童所恐惧的环境,不仅无法达到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沟通教学的目的,而且还会造成自闭症儿童的心理负担,阻碍沟通教学的进行。因此,在进行沟通教学前,教师要为自闭症儿童构建合适的自然环境,如轻松整洁的房间、充满阳光的草地或是播放着抒情悠扬音乐的教室等。

(二)建立反常会话模式

其次,教师在构建自然情境时,还需要为自闭症儿童建立反常会话模式。所谓反常会话模式实际上是指教师要采用自闭症儿童能够理解的会话模式。由于自闭症儿童平时不愿和他人交流沟通,所以他们的说话模式往往与别人不同,而教师为了和自闭症儿童进行交流,达到沟通教学的目的,就要建立反常会话模式,去发掘自闭症儿童所喜欢、关注的事物,以此展开话题与自闭症儿童进行沟通,从而构建有效的自然情境沟通模式。

 自然情境教学的应用措施

(一)简单的示范

示范是自然情境教学中最基本、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针对他们不愿开口说话的特点,教师应该利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沟通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示范,让自闭症儿童掌握最简单、最基本的语言技能,通过教学情境的简单对话,逐渐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重视自闭症儿童模仿兴趣的培养,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使用简单的词句进行教学;第二,及时关注自闭症儿童的动态,如他们做出正确的反应,应及时对其进行鼓励和肯定,并反复示范,加深他们对词句的记忆;第三,如果自闭症儿童没有反应或反应不对,教师应合理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反应,并给予鼓励。

(二)提示—示范

提示—示范这个方法主要是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模仿的机会,教师可以先与自闭症儿童沟通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例如他们对模仿是否感兴趣等。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集中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训练他们在交流中快速正确地做出反应的能力,并通过提示完成模仿。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关注自闭症儿童的兴趣爱好,根据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提问;第二,及时关注自闭症儿童的动态,对儿童的正确反应及时鼓励和肯定,如果儿童做出不正确的反应,教师应再次通过提问和示范,引导儿童做出正确反应,并及时进行鼓励;第三,如果自闭症儿童一直无法做出正确的反应,应重复进行以上步骤,直到他们做出正确的反应为止。

(三)拖延时间

拖延时间也是自然情境教学中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主要是教师在进行沟通教学时,在自闭症儿童对某件事物产生强烈兴趣或教师给予一定的刺激后,延长提示时间,等待他们主动进行沟通。例如,在教自闭症儿童识别简单的数字时,教师可以向他们展示喜羊羊、灰太狼等图片,如果他们对图片感兴趣,或者脸上表现出明显的高兴表情,教师可以继续播放课件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图片;如果他们没有回应,教师则应适当进行提问:“你们看过喜羊羊吗?”再根据排列的图片顺序问:“你看到谁跑在最前面呀?”“跑在第二、第三的是谁呀?”等问题。通过自然环境引导自闭症儿童注意观看图片,提供给他们思考、反应的时间,以促使他们主动发言。

(四)随机教学

随机教学可以有效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学习自主性、沟通互动能力以及利用沟通技巧的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建自然情境引导和鼓励自闭症儿童与他人交流。在运用随机教学的方法时,教师首先要掌握自闭症儿童的生活环境、生活规律以及个人喜好等,在此基础上进行随机教学。随机教学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了解自闭症儿童的实际需求;第二,关注并保护自闭症儿童的兴趣与喜好;第三,给予正确反应的自闭症儿童表扬和肯定,对不正确反应的儿童引导他们做出其他选择。

(五)多利用肢體语言或手势

沟通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感知信息-理解信息-作出反馈-反馈信息检验。以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沟通不畅。自闭症儿童不愿与他人互动,是因为他们不能准确感知他人带来的信息,同时还因为自闭症儿童难以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抽象、间接、模糊的言语表达对他们来说并不适用。自闭症儿童感受不到抑扬顿挫的声调和复杂多变的表情,因此在沟通和交流时,应该尽量简单化,多利用肢体语言和手势,便于自闭症儿童理解。

 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自然情境教学的原则

(一)以自闭症儿童的兴趣为训练基础

兴趣是诱发儿童学习的基本动机,有动机的学习才更容易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动机的诱发是自闭症儿童学习的基础。

(二)以自闭症儿童为主导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掌控整个教学流程与交流,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让自闭症儿童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自闭症儿童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在学习引导过程中,一味地要求他们配合教师,他们会逐渐变得不愿学习。因此,教师在引导自闭症儿童沟通交流时,要以自闭症儿童为主体,让他们自己掌控交流的节奏,而教师则应该以引导者、引领者的角色,观察自闭症儿童的交流情况,并在恰当的时机引导、点拨、帮助自闭症儿童正确交流和沟通。

(三)在自然情景中进行语言干预

情境背景是沟通的重要信息,因此,自然情境教学强调沟通教学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例如美容院理发、菜市场买菜等情境,为自闭症儿童提供真实的情境,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沟通与交流的方法。

 自然情境教学对自闭症儿童沟通行为的成效

自闭症儿童缺乏沟通的主观意图,他们不愿意主动沟通,不具备主动将所学语言用于沟通的能力,而自然情境教学强调通过环境的调整来寻找和激发自闭症儿童主动参与交流和沟通,注重自闭症儿童的兴趣爱好,强调激发他们的语言动机。

(一)促进沟通能力的发展

自闭症儿童的沟通能力有限,他们的沟通目的只是为了满足基本的需求,而缺乏评价、表达意见、打招呼等日常社交用语。而自然情境教学不仅能促进自闭症儿童请求语言的发展,同时还能促进他们描述语言、打招呼、问题回答等其他沟通能力的发展。

(二)减少问题行为及自我刺激

自闭症儿童大多会产生一些问题行为和自我刺激,这些行为严重干扰了他们的正常学习。而自然情境教学是以自闭症儿童的兴趣为中心,不仅能帮助自闭症儿童有效地学习并使用语言,同时还减少了自闭症儿童出现问题行为和自我刺激的现象。

综上所述,在自闭症儿童的沟通教学中,自然情境教学的效果非常明显。教师应充分利用自然情境教学,积极激发自闭症儿童的沟通兴趣,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性沟通,从而有效达到沟通教学的目的。

(作者单位:如皋市如城大明幼儿园)

猜你喜欢

自闭症交流儿童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