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子仁丸加减治疗小儿热性便秘临床观察176例总结

2021-03-30祝丽霞韩宗良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期
关键词:临床

祝丽霞 韩宗良

摘要:目的 观察总结麻子仁丸加减治疗对小儿热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1996年6月~2020年6月176例小儿热性便秘患儿进行观察,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88例。对照组患儿对症行开塞露治疗,观察组患儿行中药麻子仁丸加减治疗,总结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患儿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患儿(89.7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复发率(2.32%)低于对照组患儿(12.6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子仁丸加减治疗小儿热性便秘临床效果较好,复发率低,可临床推广。

关键词:麻子仁加减治疗;小儿热性便秘;临床

【中图分类号】R2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1-033-01

小儿热性便秘为儿科临床上一种常见症状,发病有上升趋势,患儿常表现为腹部疼痛、大便干结、口干口臭、尿黄等症状,此种病症一般是由于患儿饮食不节制,食用过多干燥上火的食物,导致胃肠积热,耗伤津液;或者高温天气未补充足够水分,胃肠之热熏蒸于上[1]。随着医学发展,临床研究对中医药干预小儿热性便秘的诊疗标准不断完善,其中麻子仁加减治疗小儿热性便秘效果较好[2]。本研究对1996年6月~2020年6月176例小儿热性便秘患儿进行麻子仁加减治疗观察研究,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1996年6月~2020年6月176例小兒热性便秘患儿进行观察,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88例。对照组有男性48例,女性40例;年龄14个月~4岁,平均(2.870.34)岁。观察组有男性46例,女性42例;年龄15个月~4岁,平均(3.210.54)岁。本研究经医学伦理会批准通过,两组资料相比,差异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1)患儿均符合小儿热性便秘诊断标准[3],具体表现为四次中至少有一次为排便费力、排便为块状或硬状、排便不尽感等;(2)患儿无其他身体不适,并能接受中药内服治疗者,(3)患儿及其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1)患儿合并有器质性病变;(2)患儿有中药成分过敏;(3)患儿不配合治疗或中途退出。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安排合理膳食,原则为高维生素食物,禁食辛辣生冷食物,适当添加粗粮;要求患儿增加一定运动量,并适量增加饮水次数及饮水量;训练患儿定时排便。

对照组患儿必要时进行开塞露治疗,婴幼儿用量为5mL/次,儿童用量为10 mL/次。匀速缓慢于患儿肛门后挤入,几分钟后可排便。观察组患儿辨证使用麻子仁丸加减治疗,药方构成如下:麻子仁、白芍、大黄、炙杏仁、枳实、厚朴、山药、郁金、麦冬、甘草。随患儿年龄、体重及症状轻重合理调配中药计量,并根据患儿其他症状加减药方,若出现腹胀、腹痛加乌药、槟榔;出现胃肠燥热加生地黄、全瓜蒌。以水煎服,取汁150mL,空腹分三次口服,50mL/次。

两组患儿观察疗程为30d。

1.3检测指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进行疗效判定,分为治愈、好转、无效。治愈:患儿大便正常,腹胀、腹痛、便秘等情况消失,一周排便>3次。好转:患儿大便正常,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一周排便2~3次。无效:患儿不符合上述判定要求。患儿临床疗效有效率=(痊愈例+好转例)/总例数100%。

记录治愈及好转患儿治疗完毕1个月内是否出现复发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对患儿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例数n及(%)进行表示,组间数据使用x2进行检测。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患儿为(89.77%),观察组患儿疗效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比较两组患儿复发情况

观察组86例临床治疗有效患儿中,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2.32%),对照组79例临床治疗有效患儿中,有10例复发,复发率为(12.66%),观察组患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15,P=0.005)。

3讨论

便秘属于肠道病变,其症状虽较单纯,但成因却很复杂,由于病因病机不同,故临床症状各有差异,当分虚实论治;小儿热性便秘不仅发病机制复杂,且会不断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患儿发病因素主要包括不按时大便、缺少体力活动,或者挑食,蔬菜食用较少、饮水较少等,从而导致腹肌软弱,肠蠕动减少,出现便秘。临床上多对患儿对症处理,使用泻药、增加体液摄入等,但单纯改善饮食结构或长期使用开塞露、泻药等药物会对患儿身体造成一定损害,导致津伤肠燥、脾气停滞。

本研究选取麻子仁丸加减方治疗小儿热性便秘,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疗效(97.73%)高于对照组患儿(89.77%),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麻子仁丸加减方具有润肠泻热、行气通便的作用,取其通便而不伤正,药方中麻子仁为全方基础,它性味甘平,质润多脂,可通润肠道,并减轻厚朴之温燥;白芍可敛阴生经、调和阴阳;炙杏仁上肃肺气、下润大肠;大黄、厚朴、枳实可清下热结、通腑逐瘀,畅通气机;麦冬养阴润肺;山药性温,可固正本元,益脾健气;郁金可舒筋活血,疏肝利胆,甘草可调和药方,发挥药效。

综上所述,麻子仁丸加减治疗小儿热性便秘可有效提高患儿疗效,减轻疾病复发率,可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肇爽. 评价导滞润肠泻热法治疗小儿便秘食积内热证的疗效与安全性[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016(018):186.

[2] 刘丹荔. 麻子仁丸方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的疗效观察[J]. 养生保健指南, 2018, 000(014):350.

[3] 柯美云, 罗金燕, 许国铭,等. 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J]. 中华内科杂志, 2004, 43(1):73-74.

桂林市中医医院 广西桂林 541002

猜你喜欢

临床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超声波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观察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PACS系统在临床的设计和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观察
临床实习医师教学改革及实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