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园录》里的川菜味道
2021-03-30胡慧灵
胡慧灵
李调元,四川省德阳市罗江人,他是清代著名的藏书家、文学家、戏曲理论家,堪称百科全书式学者的典型代表,更是被后人尊为“川菜之父”。李调元出生于“一门四进士,两院三翰林”的书香世家,在父亲李化楠的耳濡目染下,他自幼饱读诗书,加上超群的记忆力,7岁时就能吟诗作对。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李调元考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历任吏部考功司主事兼文选司、翰林院编修、文选司员外郎、广东副考官。在吏部任职期间,李调元手不释卷,饱读大内典籍和御库秘本,并进行抄录,使“内府秘藏,几乎家有其书矣”。去职回籍后,他建起了万卷楼,世人称之为“西川藏书第一家”。李调元的一生都以读书、写作为乐,著述颇丰,《醒园录》便是其中之一。
首部川菜饮食专著
《醒园录》,源于其父李化楠宦游江浙一带搜集的烹饪手稿。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由李调元整理编纂,刊印成书。虽说搜集的是江浙一带的烹饪手稿,但此时正逢川菜形成期,“四方移民,八方名厨,南北佳肴,东西烹饪,汇聚巴蜀,竞相争艳,取长补短,反复提炼,再次形成川菜名牌”;加上李调元“不好吴餐好蜀餐”,使《醒园录》里的一众江浙菜式川味十足,江南菜与川菜有机融合,造就了川菜首部饮食专著,也为后世的川菜体系奠定了基础。
《醒园录》分为上下两卷,记载了39种烹调菜品,24种酿造食品,24种糕点小吃,25种加工食品,4种饮料,5种食品保藏方法。这121种菜式里,已然清晰勾勒出川菜的雏形。这本川菜饮食专著,打破了长期以来大众对川菜的刻板印象,摘掉了“又麻又辣”的标签,以清鲜、醇浓并重的口味和川菜的古法工艺颠覆着大众对川菜的认知,是了解川菜本源的传世宝典。
川菜“酱”做
熟知川菜烹饪的人都非常清楚,以辣椒、蚕豆为主要原料发酵的豆瓣酱乃川菜之魂。那么,在辣椒传入四川以前,川菜里有哪些酱呢?又是怎样做的呢?
《醒园录》中记载了“作米酱法”“作甜酱法”“作面酱法”“作清酱法”等做酱方法,并给出了很多小贴士,比如做酱的黄金用水比、做酱禁忌以及预防酱不生虫的方法等。此外,还囊括了酱豆腐乳、酱肉、酱火腿、酱鸡蛋、东洋酱瓜、乾酱瓜、酱芹菜等酱肉酱菜的制作方法,记下了川菜与酱的缘分。
在众多酱方里,清酱的做法最为奇特。川人做清酱有5种方法,这5种方法的区别就在于所选食材的不同,有选择黑豆的,也有选择黄豆的,还有用小麦来制作的。其中,如果选用黄豆来制作清酱,在经历煮熟、加面、拌匀、盖草、日晒(14天)、注水、加盐、去渣、入缸、复晒(20天)等繁复工序后,还有一道最关键的步骤,即“逼清酱”。所谓“逼清酱”法,就是利用酱篘做最后一次的过滤,进而得到纯净无杂质的清酱。
这个被称作“酱篘”的过滤工具,充分体现着古代川人的智慧。酱篘,由川人喜用的竹子制成,将竹片划成竹丝,編织成上下都没有封口的圆筒。“逼清酱”正是利用其顶端、底端无封口的形状来实现过滤的功能。首先把酱篘插入酱缸,令其端正地立在酱缸里,防止其倾倒。然后把酱篘筒内的浑酱全部舀出,堆放在缸与筒的间隙里。这样一来,浑酱可以通过竹丝缝隙缓缓流入筒内,而制酱所用的大茴、花椒、姜丝、芝麻等香料和制酱产生的渣滓,都被挡在筒外,完成过滤。静置一晚上后,第二天就可以得到酱篘筒内的清酱了。这时候筒内的清酱,可以用碗慢慢地挖出来,放到另一个干净的缸中,再晒半个月,就可以得到清酱成 品了。
川菜“腌”云
除了发酵做酱,《醒园录》中还记录了不少腌菜古法。
腌菜,是川人的又一个饮食爱好。《醒园录》里记载了腌火腿、腌猪肉、腌肉、腌盐蛋、腌红甜姜、腌瓜、腌青梅、腌咸梅杏、腌蒜头、腌萝卜干、腌落花生、腌芥菜、腌黄小菜等数十种腌菜方法。其中,腌落花生最为出名。《醒园录》里详细地记载了腌落花生的做法:“将落花生连壳下锅,用水煮熟,下盐煮一二滚,连汁装入缸盆内,三四天可吃;又法,用水煮熟,捞干弃水,腌入盐菜卤内,亦三四天可吃;又法,将落花生同菜卤一起下锅煮熟,连卤装入缸盆,登时可吃。若要出门,捞干包带做路菜不坏。”此“三法”是腌落花生的传统制作工艺,流传至今。
李调元的出生地在罗江,因此腌落花生也被称作“罗江花生”,更是四川三宝“鲜榨菜,自贡盐,天府花生粒粒满”中的“天府花生”。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罗江花生呈现“鹰嘴、瘦身、肉细、颗粒均匀”的外形特点,坐拥“咸淡适中、酥脆可口”的口感,也创造了花生创收外汇发展经济的奇迹。
罗江所处的德阳市,自古就有“天府粮仓”之美誉。罗江境内土壤砂性且营养丰富,非常适宜花生的生长。1961年,罗江供销社在“三法”腌落花生的传统工艺上制作盐脆花生,次年由香港联友公司带到香港销售。凭借优良的品质以及独特的口感,盐脆花生一炮打响,征服了市场,登上了外贸的舞台。1967年,盐脆花生正式更名为“天府花生”。如今,“天府花生”接棒腌落花生的古法工艺,成功地被列入罗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川菜“蒸”好
历史在传承,川菜的味道也在不断蔓延。
在川渝农村地区,摆宴席都离不开“三蒸九扣”。其中,“三蒸”指的是清蒸、旱蒸、粉蒸(也有一说指锅蒸、笼蒸、碗蒸),代表菜有蒸甜烧白、蒸咸烧白、粉蒸肉、粉蒸排骨、珍珠丸子等;“九扣”则是泛指各种扣菜,如梅菜扣肉、扣鸡、扣鸭等。
川菜的“蒸扣”方式古已有之,但与如今“三蒸九扣”不同的是,早期采用“蒸”这种烹调方式的川菜更倾向于糕点类。《醒园录》里就记载了蒸黏糕、蒸鸡蛋糕、蒸萝卜糕、蒸茯苓糕等众多糕点的制作方法。《醒园录》里记载的关于蒸黏糕的做法,与成都传统名小吃“蒸蒸糕”的制作方法如出一辙。不同的是,蒸黏糕用的糯米与大米比是7:2,蒸蒸糕用的是9:1,糯米的比例上升后,蒸出来的糕更为软糯弹牙。还有一点,在工艺上,蒸蒸糕在原蒸黏糕的基础上增加了炒米这一步,使之更加香甜可口。
对很多成都人来说,软糯香甜的蒸蒸糕是童年的味道。20世纪,无论春夏与秋冬,成都的街头永远都3D立体环绕着两种声音,那就是敲丁丁糖的“叮叮”声和卖蒸蒸糕的“梆梆”声。这两种声音,更像是孩子们与流动商贩的接头暗号。只要一听到这个声音,孩子们就会迅速奔向父母的怀抱里撒娇讨吃,一时之间与“梆梆”声达成满分默契。
记忆中,卖蒸蒸糕的小贩总是白雾缭绕,像个自带仙气的神仙。他常常挑着满满当当的担子,塞满了各种家伙什。但蒸笼前又非常干净,踮起脚都看不出什么名堂,再加上蒸汽的加持,总觉得他会仙术,只要一会儿,就能“咻”地一下从稀奇古怪的蒸笼里戳出来美味的蒸蒸糕。现在才了解,这种稀奇古怪的蒸笼是特制的,还格外讲究。蒸蒸糕的蒸笼要选麻柳树或泡桐树作为原材料,因为这两种树的木质韧性到位,不会因为久蒸而变形,更不会串味影响蒸蒸糕的口感。除了木料的选择,还需要等待。取好的麻柳或泡桐木料晒干后,要等到农历九月才能制作蒸笼,据老一辈说,这个时候做出来的蒸笼格外耐用。但是,耐用的蒸笼和古法传承的手艺,还是没经得住岁月的淘沙。如今的成都街头,“梆梆”声早已湮没,只剩下一位卖了50多年的老爷爷还在坚守,尽量减缓它淡出人们视线的步伐。
所以说,时间的流逝才是最残酷的,日夜更迭中,很多食物一旦贴上“记忆中的味道”标签后,就会永久下架。好在《醒园录》的出现,让川菜有了传承的脉络。正如李调元在《醒园录》的序言中所说:“(先大人)至于宦游所到,多为吴羹酸苦之乡。厨人进而甘焉然者,随访而志诸册。不假抄胥,手自抄写,益历数十年如一日矣。”数十年如一日,不仅成就了“川菜之父”,也成就了如今令人朝思暮想的川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