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彼得·沃克纪念性园林的叙事手法

2021-03-30李润辰

江苏建材 2021年3期
关键词:纪念性沃克参观者

李润辰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0)

0 引言

当今时代, 人们重视对于记忆的储存和历史的传承,如纪念碑,纪念馆等。 而纪念性园林除了传承历史的作用,还有着供人休憩,观赏的实用价值。

纪念性园林是通过园林设计的手段存储记忆, 并打造一个除传递纪念性主题外具有功能属性的场所, 通过有意义的纪念活动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

9·11 事件是美国本土最为严重的恐怖袭击行动。 为了缅怀遇难者,纽约市与纽约州共同组建了曼哈顿下城发展公司并发起了世贸中心纪念馆设计竞标。 2004 年,以色列建筑师迈克尔·阿拉德和美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沃克共同提交的 “倒映虚空”方案脱颖而出。 彼得·沃克将园林融入了城市,使其成为人们冥想和纪念的空间。

1 纪念性主题表达的空间手法

1.1 空间形态方面

尺度与尺寸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尺度是人们对景观大小的感受和认知。人们对尺度相对性的感知,可以从自身与周围环境的比较和景观中局部与整体的比较中体现出。在9·11 纪念园林中,两个巨大的“虚池”带来的“缺失”感,引发了观赏者的强烈共鸣。

1.2 空间序列方面

在彼得·沃克的纪念性园林作品中,有三种空间序列方式:轴线式,阶梯式,分散式。 分散式空间相较于另外两种显得更加灵活,观赏者在游览的过程中会有不同场所转换的体验。 9·11 纪念园林属于分散式, 它并没有明确的道路轴线来纪念主题,而是用整齐、统一的空间来突出园林主体。

1.3 空间要素方面

空间的形态和序列使空间形式有序,空间的实体要素使有序的空间更加丰富。 在形态、序列和要素的共同作用下, 使园林空间的情感更加强烈,形成一个统一体。 彼得·沃克在广场铺装上经过仔细考虑、反复推敲,最终选择了12 in×60 in 的花岗岩铺装材料和3 in×15 in 的鹅卵石铺装方案。 铺装材料中辅以小块鹅卵石地块,打破了原场地单调的平面,赋予场地以灵动感。

除此之外,当游客从外部走进纪念园林时,能够感受到树的关系从自然组成变成了有规律的组成。 围合的橡树确定了“界”,但由于对种植密度的精确把握,使得空间既围合又开放,丝毫没有压抑感。 大片植物的种植也没有使广场的纪念性产生逆转,反而作为园林的背景为空间营造了良好的观赏氛围。因此,植物的意义在纪念园林中不可忽视。比如沃克家族墓园中,彼得·沃克在陵园原有的植物基础上有引进了许多稀有的植物品种,红色是整个陵园的主色调,鲜红的罂粟花和藤蔓红蔷薇在冰冷而坚硬的石块四周生长,见证时光的流逝,并蕴含着深远的意义[1]。

2 纪念性主题表达的叙事手法

2.1 强调史实

史实的记载, 是为了让后人知晓纪念性园林的精神,对历史的记载是体现纪念性园林的社会价值[2]。留下历史的片段,叙述史实,能够给参观者带来更强的冲击并引起共鸣,从而达到思考的效果。 彼得·沃克保留了原双子塔基座,建成了各占地4 000 m2、深6 m 的水池, 对于两座巨坑的保留即是对史实的强调,又具有强烈的冲击力,使人回想起“9·11事件”,达到“反思缺失”的效果。

2.2 强调永恒

纵观历史,人们一直都在强调存在的“永恒”。在9·11 纪念园林的选材上,彼得·沃克选择了耐久性较强的材料,北池和南池均采用花岗岩,广场上的铺装和石材都基于可持续性的理念而进行了仔细研究和挑选,以达到“永恒”的追求。

2.3 静态叙事

纪念性园林在叙事手法上,可分为静态叙事和动态叙事。 静态叙事,即常见的摄影、绘画等场景,其特点主要是叙述某一个时刻发生的故事,观众对故事的理解是静态的[3]。 五角大楼9·11 纪念园前的184 张悬臂式不锈钢长凳,则被赋予了对遭受恐怖袭击中的184 名遇难者纪念的意义,无需任何语言文字,便能从中感受到沉重的悲痛。

2.4 动态叙事

如果说静态叙事叙述着过去的事实与悲痛,那么动态叙事则是代表着新生和希望。 彼得·沃克与他的团队精选了枫树、洋槐、栎树、香枫等多个树种,待到秋天将为地下纪念馆打开一把金黄色与褐色交织的大伞;每当春天来临,这些树木便会生长出新的枝叶。树木的季节性演变叙述着新生命的绽放,寓意着生命的重生并给前来悼念的人们一种慰藉与希望。

除了植物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变化,池中流动的水也是一种动态叙事。动态的水面在纪念性园林可以是隐喻时间和生命的流逝,水流声则可以给参观者带来强烈的情感[4]。 彼得·沃克在两个虚池中设计了十几米的瀑布,瀑布从上直流而下,雷鸣般的响声提醒着参观者时间和生命的流逝,达到了冥想的效果。 总而言之,不论是植物季节性的变化还是水的流动,都以动态的方式触动着参观者,传递了一种充满希望、积极向上的精神。

3 结语

9·11 纪念园林是一个创伤所在地,但彼得·沃克所做的并不是掩饰这个伤痕,因为客观存在的伤痕是日常生活乃至今后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他将这个伤痕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创造了一个城市中的“森林”,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憩与冥想的场地,对空间巧妙的设计也将观赏者带入了纪念性园林的氛围。

猜你喜欢

纪念性沃克参观者
最美的蝌蚪
未来科幻城
脑洞大开
数说InnoTrans 2018
快递爱情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在现代纪念性园林中的应用
世上最美丽的吻
场馆学习中的参观者研究:进展与挑战*
纪念性景观的隐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