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推进脑机接口技术研发
2021-03-30
2020年4月9 日,美一家公司公布一段猕猴玩乒乓球游戏的视频,让脑机接口技术再度引发热议。而这一技术背后所潜藏的颠覆性潜力,早已引起美国军方尤其是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高度重视。
a)抢占“制脑权”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美军认为人机协同作战将使部队规模大幅缩减、作战节奏大幅加快、 “集群”作战大幅增加。分布式部署、集中式杀伤将成为常态,这意味着作战人员需强化战场态势感知能力,进而实现“分布式杀伤”。为此,美陆军提出要加强对认知科学理论、人机交互技术,以及有针对性的应用模型和动态规划系统的运用,实现人机互通认知、同步运行和对执行复杂任务中作战资源的协同运用。前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罗伯特·沃克强调,人机协作、自主武器和机器辅助决策等是未来获取作战优势的重要领域。
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被美军认为是提升人机协作能力的关键,也是美国商务部限制对外出口的技术之一。据兰德公司2020年为美军提供的报告显示,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日益成熟,未来各类军事装备的操控、信息技术的交互,将因“人机直连”变得简便、高效。基于上述认知,以DARPA为首的美军高新技术研发机构加大在脑机接口技术领域的投入,试图以此增强士兵在战场环境中的感知能力与学习能力,抢占多维空间“制脑权”。
b)军事领域应用
2002年以来,随着计算机的算力提升和人体医学研究不断取得进展,DARPA对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兴趣愈加浓厚,并资助了“认知增强” “人类辅助神经设备”等一系列科研项目。
有分析认为,DARPA每年在脑机接口技术项目上投入达数百万美元,从选取的项目类型来看,重点关注两方面。
1)利用脑机接口的“人机结合”特性,增强使用者的认知能力。据媒体报道,DARPA设立的“神经工程系统设计”项目,试图通过植入装置与士兵大脑中超过100万个神经元进行连接,将脑电波和电突触信号转换为可被电脑读取的二进制代码,用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控制。此外,DARPA还上马了“下一代非手术神经技术”项目,试图通过可穿戴设备的非侵入性神经接口,记录和刺激士兵大脑的动态感知,使士兵与军事装备进行交互,提升士兵的战场信息认知能力。目前,植入式采集脑电信号的技术难点,是研制性能先进的神经接口元器件。
2)修复士兵心灵创伤与行为功能。与战争中的身体外伤相比,战争综合征是战争对军人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创伤。DARPA试图通过脑机接口技术破解这一长期困扰美军高层的难题。近年来,DARPA相继开展“恢复记忆” “弥合差距+”等项目实验,试图利用脑机接口技术修复士兵心灵创伤与行为功能。其中,“恢复记忆”项目主要帮助创伤性头部损伤的士兵修复神经系统,同时为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神经性疾病患者恢复记忆。而“弥合差距+”项目旨在通过植入式和自适应装置为士兵治疗脊髓损伤,目前项目仍处于实验阶段。
c)面临诸多挑战
尽管DARPA在脑机接口技术方面不断投入,但其技术突破、伦理制约和实际应用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技术突破尚需时日。比如怎样从复杂的生物脑电信号中准确提取信息、如何确立大脑心智信号与实际行为之间的准确关系、如何厘清疾病修复与性能增强之间的界限等都是未解难题。
其次,伦理挑战也是制约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脑机接口技术本质上是打通机器与人体大脑思维之间的直接链路,必然指向人机的共生与融合。然而,不论是人脑趋于机器化,还是机器趋向拟人化,这一人机融合的走向势必造成传统“人-机”类属关系的模糊和混乱,恐将引发深层的伦理危机。
最后,在作战应用方面,脑机接口技术面临作战体系脆弱性、责任界定难等问题。战争中的网络攻击或将使信号传输受到严重干扰,对手也可能通过入侵方式向士兵大脑发送认知指令,造成认知障碍。此外,如何界定脑机接口技术触发的事故责任,也仍然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尽管DARPA对脑机接口技术抱以期待,但诸多技术难题使其距离实战化还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