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建筑装饰施工图课程模块的“三教”改革研究

2021-03-30张翔

建材与装饰 2021年7期
关键词:施工图装饰实训

张翔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 400052)

建筑装饰施工图,可以说是建筑装饰工程行业最重要的技术文件之一,它贯穿于建筑装饰工程的设计、造价、合同、施工等各个环节。对于设计师而言,建筑装饰施工图是室内设计方案的深化,是准确表达设计意图的终端形式;对于造价人员而言,施工图是进行装饰工程预决算的根本依据;对于施工人员而言,施工图是现场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础文件。

高职建筑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建筑装饰行业培养技能型人才,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助理(室内)装饰设计师、装饰施工员、装饰预算员等岗位。

1 高职建筑装饰施工图课程模块的现状

对于建筑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两个专业,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重心安排主要聚焦于项目(室内)装饰设计方案设计的能力培养上,沿袭了国内本科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一贯的人才培养思路,教师与学生似乎也更偏爱方案设计的教与学。而在装饰施工图设计能力培养方面,师生往往都不重视本课程模块。很多高职院校的这两个专业根本没有设置专门的装饰施工图课程模块,或者仅仅开设一门两、三个学分的实训课程。

在装饰施工图课程的教法上,任课教师往往给学生布置抄绘整套施工图的任务,然后老师进行图面纠错和绘图规范讲解,流于施工图绘制的表层认知层面。其实,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施工图设计能力远远不够,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无法独立绘制一套完整的装饰施工图,疏漏百出。

所以,目前的现状是:建筑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在初入工作岗位时,往往对于CAD 软件的操作比较熟练,而在装饰施工图的内容设计能力上则不足。究其原因,因为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导致学生在校期间识图量、绘图量不够,学生对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技术方面一知半解,缺乏工程项目施工图纸与施工成品对照性认知和实践的机会,无法通过图纸准确、完整地表达装饰成品的构造层次。

2 建筑装饰施工图课程模块改革的必要性

据多年高职毕业生择业就业数据统计来看,建筑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中,助理(室内)装饰设计师岗位在这两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中占比最大。而根据主案设计师的设计方案进行建筑装饰施工图绘制与设计则是助理(室内)装饰设计师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建筑装饰施工图的设计与绘制能力是其核心设计能力要求。

基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为提高建筑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很有必要对建筑装饰施工图设计课程模块进行重构和改革,这种改革需要从教师、教材、教法上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分工越来越精细化,高职教育也应顺应行业和市场的发展需求,做好供给侧改革,改变以往“高职本科化”“本科精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行业和社会提供有质量、合需求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

3 建筑装饰施工图课程模块的“三教”改革

3.1 教师队伍遴选与优化

对于建筑装饰施工图类的课程任课教师来说,需要具备扎实的施工图设计实践能力。当前建筑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来源于本科院校设计学专业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很多教师直接从校园到校园,接触实际工程项目的机会不多。这种类型的专业教师往往在(室内)装饰项目的方案设计能力上得到了系统化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方案创新能力,在高职教学中往往会延续自己学习生涯中的学习重点,重方案轻深化。但对于(室内)装饰工程的深化设计一般缺乏足够的训练和实践,对于装饰构造和施工技术的掌握程度比较薄弱。

所以,在专业教师的遴选上,有必要引进有一定年限工程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担纲装饰施工图课程模块的教学。而且,对于在任的专业教师,也需要定期进行必要的挂职锻炼和专业能力的继续教育,以不断更新其对当前建筑装饰行业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储备,并将之实时运用于专业教学,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跟市场发展同步。

为了优化和提升专业教师的施工图课程教学能力,学校还可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开设运作工作室,通过参与实际装饰工程项目,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学习的平台和机会。

另外,学校应强化校企合作的人才合作层面,引进合作企业里施工图设计方面的高技能人才进入学校课堂兼职教学,也是一种弥补师资队伍短板的有效办法。

3.2 教学内容体系重构与教材改革

建筑装饰施工图设计对于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是全方位的,涉及CAD 软件操作能力、熟悉建筑制图规范、熟悉建筑装饰材料的类型和特性、熟悉建筑装饰分项构造、了解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等方面。其中的主要决定因素是设计人员对于装饰材料、构造、施工技术的熟悉程度,这种技能是无法仅从书本理论知识中学到的,是要在校期间进行多频次、多维度的实训课程教学来强化的。

基于以上考虑,在建筑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首先应适当精减(室内)装饰方案设计的课时安排,增加施工图课程模块的课时量。目前,与建筑装饰施工图设计强相关的课程内容主要有:工程制图、CAD 辅助设计、建筑装饰材料、建筑装饰构造、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装饰施工图设计专项实训。

现有的《工程制图》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投影知识、建筑施工图规范与建筑识图,一般开设在第一学期,属于专业基础课程。可以将投影知识的课程量进行一定的缩减,学生主要达到能理解正投影原理的程度,培养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而将重点安排在掌握建筑制图规范和识读施工图上,并能按规范绘制简单的建筑施工图,打好施工图绘制的基础。

建筑装饰材料、构造、施工技术的内容,目前很多学校把这三者分立为三门课程或两门课程,比如《建筑装饰材料》《建筑装饰构造》与《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或者《建筑装饰材料》与《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技术》。其实这种设置方法比较简单,也容易选择到匹配的教材。但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课程设置方法虽然能保留材料、构造、施工技术这三方面内容各自的完整性,但也割裂了三者之间的关联性、流程性,而且有些内容在三者之间有重复,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其实,对于每个装饰分项来说,比如办公室吊顶工程,在其设计的过程中,方案设计什么样的风格、造型、色彩、质感,施工图的绘制中就会统筹考虑其材料、构造形式、施工技术的选择,是项整体性的工作。所以,对于装饰材料、构造和施工技术方面的内容,可以将它们当成一个集合,然后按照建筑装饰的分项工程进行分类开设课程。比如:地面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墙面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顶棚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室内水电工程材料与施工。这样设置课程,能将三者很好地串联起来,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也更能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

装饰施工图设计专项实训,是装饰施工图课程模块的中心,是在学习工程制图基础、CAD 软件、装饰材料、构造与施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实训课程。目前高职院校对于这种课程的设置往往简单地安排一门实训课程,课时不足,深度也不够。这项实训可以将其细化为几个子模块来设置课程,比如,住宅装饰施工图设计,办公空间施工图设计,餐饮、商业空间施工图设计,每门实训课均安排2~4 学分的课时量,这样才能保证施工图设计训练的数量和质量。

同样,相关课程教材的编写内容也需进行同步改革,减少过多原理性的解释,注重实际案例的分析解读。教材中注重图示性,减少文字性描述。案例的选用注重代表性,空间类型、风格、体量、复杂性等方面循序渐进地展示。教材的编制,还应注重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通过合作企业提供大量的施工图设计实际案例,充实教学资源,编制图集性的校本教材,作为施工图专项实训的教材。

3.3 教法改革

职业教育突出行动体系而非知识体系。特别对于施工图课程模块的教学,应该摈弃“隔靴搔痒”式、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性训练,才能真正增强教学效果。

对于CAD 辅助设计课程,可以将绘制成套施工图作为课程设计任务,贯穿课程学习全过程,在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也掌握了常用命令的操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战性。

在建筑装饰材料内容的教学中,需要提供种类充足的材料样品给学生观察、触摸、检测,并安排一定的校外建材市场调研课时。还可提供适量的设计课题,让学生进行装饰界面材料的搭配设计,从材料的色彩、形状、质感、风格、性能等方面进行统筹考虑,从实战的角度去熟悉不同的装饰材料。

在建筑装饰构造内容的教学中,应重点训练学生装饰构造详图的绘制能力,为后续施工图实训教学夯实基础。可以通过实物观摩、视频或动画演示、构造图纸临摹、构造图纸默画、根据方案图自行设计构造详图等教学手段,逐步强化学生对于装饰构造的设计能力。

在施工图设计专项实训教学中,可以通过“识图训练临摹练习根据方案CAD 图画施工图根据效果图画施工图”的步骤逐渐升级学习难度,让学生达到能自主设计施工图的水平。施工图设计任务设置上,可以按照“单间施工图平层住宅施工图复式、跃层、别墅施工图办公空间施工图餐饮、商业空间施工图”的阶梯逐次开展,培养学生对于不同室内空间类型的施工图设计能力。

另外,还可以通过开展校内“装饰施工图设计比赛”或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省级相关施工图设计竞赛,激发学生对于施工图课程模块学习的热情。

猜你喜欢

施工图装饰实训
大题小做,施工图是一个建筑项目的缩影
探讨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与控制
鲤鱼旗装饰坠
探讨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与控制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装饰圣诞树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DIY节日装饰家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装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