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总承包模式的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2021-03-30徐二飞
徐二飞
(淮安乡村振兴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江苏淮安 223001)
0 引言
总承包模式在国内很多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其涉及多个环节,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复杂性,需要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设计采购施工管理以及风险管理,以加强项目的质量,降低工程的成本,保证项目高效开展。
1 传统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设计管理存在问题
设计一般作为承包商组织架构中的独立职能部门存在,但是由于其独立性,所以在与其他部门工作的衔接上,存在一定问题,比如设计的时候,一般不会考虑采购、施工的问题和限制。项目的不同部位的设计由于由不同的设计小组负责,可能存在缺乏统一的情况,不同专业的设计也不一样。这些问题会导致大量的设计修改和设计变更,对工程的工期和后续的施工,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1.2 传统采购管理存在问题
为了进行价格比对,需要事先对供应商和产品进行资料收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对于采购方来说,为了取得合适的价格,一些信息会对供应商有所保留,而供应商在和其他供应商进行竞争的时候,也会隐瞒自身的缺陷。质量和交期主要是通过事后控制,也就是通过验收等方式进行控制,如果遇到质量问题,需要退货的情况,往往会影响项目的进度。由于采购方与供应商之间缺乏协调合作,导致容易出现供需问题和各种摩擦。或者采购去求量增加,但是由于沟通缺乏,不能得到及时响应。
1.3 传统施工管理存在问题
传统的施工管理主要是存在各种安全、质量问题,需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质量监督,比如由于工程存在转包的情况,一些没有资质或者施工能力的个体承包了工程,再加上由于层层转包,实际施工队伍利润较低,在工程上一味追求速度、粗制滥造并偷工减料,导致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2 总承包模式介绍
总承包模式主要是通过对工程设计、采购、施工等阶段进行管理,从而让施工成本、进度、质量等方面得到控制和改善,保障工程项目的合理运行。但是在实际工程建设中,需要总承包商具有较强的承包能力,按照合同约定,通过项目管理和风险控制,保证工程的运行,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向业主负责,也需要通过工程造价来获得经济效益。业主与总承包商签订合同,一般不会进行干预。
3 总承包模式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3.1 未足够重视风险
虽然总承包模式具有诸多优点,但是也是风险与效益并存的模式,比如在实际运用中,业主方过度依赖总承包商,而缺乏对项目风险的识别、管理和评估,没有专门的风险管理人员进行项目的动态风险管理,导致失去对项目的话语权和对风险的把握,以至于失去改进优化项目的机会,让项目变得失控。或者风险管理技术薄弱,比如管理人员经验和风险应对措施匮乏。
3.2 管理机制不成熟
总承包模式还是处于不成熟时期,无论是在设计、采购、施工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漏洞,没有完整的体系设置,缺乏指导文件和相关技术。不合理的组织架构,也降低了工程效率,或者是总承包商在实际项目中依旧沿用老的管理模式,并没有按照总承包模式进行项目。
3.3 法律法规不健全
总承包模式还是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很多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比如在实际项目中,虽然对设计、施工、验收等有一定的规定,但是对总承包模式本身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导致在实际进行项目时,有关部门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执行依据,而总承包模式也缺乏一定的规范性。
3.4 对模式存在误解
总承包商负责设计施工采购等相关工作,导致总承包商的压力较大,需要进行分割管理,反而增加了总承包商的工作量,并且业主方也对总承包模式存在误区,从而影响了总承包模式的应用。
4 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措施
4.1 设计管理
设计的好坏会对之后施工质量、采购、工期产生影响,所以在设计阶段就需要考虑后续的各个环节,不然之后产生的设计变更会增加各类成本。总承包模式下,承包商承担了大部分的设计工作,并对包括业主提供的设计在内的工程一切设计进行负责。总承包模式下的设计管理,主要是从时间、费用、质量三个方面进行入手。
首先做好设计管理计划,各专业进行设计统一,制定相关的统一规定和项目的协调沟通,以及项目质量计划。在沟通协调方便,采用统一的软件系统作为设计的平台,保证设计文件的一致性,对于进行校审和质量的提高有一定帮助。
为了保证项目设计的精确,减少设计变更,可以使用各种三维设计软件生成模型,让设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提高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并且通过模型等直观的形象,也能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需要没有各种设计漏项等,还需要考虑设计经济性的问题。设计管理的水平影响设计的合理科学性,实现设计价值的增长。
4.2 采购管理
采购涉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质量、成本、工期等,所以保证项目实施顺利进行,由于总承包模式下,项目设计采购施工的一体化,采购部的人员也会为设计工作提供支持。
采购管理主要围绕采购任务、计划、供应商管理、成本和组织架构展开。在采购计划上,主要是编制采购计划,并将计划进行年度、季度、月度计划的分阶段分解,并将采购计划落实到具体部门的责任人,保证采购计划的顺利有效执行。为了加强计划的落实,需要建立计划考核体系,进行层层考核和激励,保证计划的落实和工期的要求。
进行供应商管理,要求首先做好供应商的评选,包括建立供应商库和评价体系,基于评价体系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由于总承包模式的原因,采购管理涉及各个专业,在供应商库之外的供应商资源,可以通过市场的考察,搜集供应商信息,邀请供应商参与投标,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在供应商管理方面,主要是把供应的及时性、供应质量和配合保修情况作为评价指标进行管理。
在采购成本方面,主要是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并贯穿于采购过程中,所以在进行采购时,不止要考虑价格,还要考虑全寿命周期内所发生的各类成本。
在组织架构上,主要是把分包、设备物资、服务采购职能让采购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统筹策划管理,进行各类采购市场、价格信息的共享,实现采购的标准化和统一管理,从而实现采购的效率,并为服务、设备物资、分包采购设立专门的采购办,实现采购管理的专业和模式化。
4.3 施工管理
在总承包模式下,业主方将风险转给总承包商,一些复杂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资源,有经验的承包商可以从以往类似的项目中得到借鉴,制定科学合理的总承包方案,以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在进度管理方面,需要依据图纸,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让各项施工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过对各部门人员责任的落实,提高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保证施工顺利开展。团队管理,对项目的质量和效率也有很大的影响,对于总承办商来说,需要选择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人员,项目经理不仅需要知识丰富,还需要人员的特点分配工作,通过奖惩机制提高人员的积极性,还要有一定的问题应急处理能力,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总承包模式下,也需要总承包商与分包单位、建立、供应商进行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构建产业链,降低内部外部的风险,通过定期的回忆,及时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灵活地建立合作关系,制定合理的施工目标计划,提高项目的工作效率。
4.4 风险管理
总承包模式下,除了需要总承包商承担不可预见风险之外,还需要承担诸如业主提供的数据不准确风险,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以及设计风险等。如果业主对于工作量不够明确,总承包商还需要承担报价风险。由于总承包模式下,涉及的专业比较多,一般是由一家或者联合体方式进行总承包,然后进行分包,所以分包商的履约情况也会影响项目的顺利开展。
在总承包模式下的风险管理,需要总承包从市场调查、现场考察、投标报价、分包商管理、采购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进行风险管理。市场调查主要是通过对市场上劳动力材料设备等的价格进行充分了解,为后续的报价和采购工作做准备。在充分进行场地考察的基础上,对业主提供的工程资料进行分析和复核,再结合业主要求进行报价。
由于考虑到项目数据资料不准确、设计变更、物价上涨因素、不可见情况等风险因素,需要重视投标报价,在仔细核对业主方的设计施工要求、工程量以及工期要求的基础上,确定总承包工作范围,提出合理的投标报价。
在进行联合体投标和分包商管理的时候,主要选择有风险共担能力的合作伙伴,通过前期对伙伴资金信誉优势的分析,与合作伙伴实现优势互补,后期加强合作关系管理,促进彼此的合作关系。在分包商管理上,总承包商自身应该负责关键的施工任务,注意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一定程度上控制分包的比例,实现科学的资源配置和管理,并合理高效地组织施工。通过分析总承包模式的主要风险,并注意制定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降低总承包项目风险,从而实现总承包模式多方的共赢。
5 结束语
设计采购施工其实也是有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处理三者的关系,能直接影响项目的管理和工程的质量。所以在项目进行时,要把三者联系起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要求。总承包商通过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加强对风险的控制,实现对项目质量成本和安全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