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与规划

2021-03-30刘瑞星

建材与装饰 2021年20期
关键词:园林植物园艺园林景观

刘瑞星

(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园林园艺的设计是城市优化环境的重要途径,其工作需要艺术美学的支撑,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根据各地区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不同,园林设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作为园林绿化工作的参与者,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配置措施利于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园林园艺景观。

1 植物的设计与规划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园林园艺景观中,植物形态多样,颜色各异,通过对植物的设计和规划能够增添园林整体景观的活力和生命力。植物的设计和规划在园林园艺景观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的表现:

通过植物的设计和搭配能够展现园林景观的时空变换。

根据园林景观和静物、建筑等造型的需要,植物的设计能够增强园林景观的整体造型感,弥补设施方面的不足,具有优化整体景观的作用。通过对植被的合理规划能够起到防尘、防风、隔离、增强隐蔽性、补充等多方面作用。能够有效对周围环境进行调节,例如降尘、降噪、平衡温湿度、净化有害气体等,在一定程度上对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进行优化。

植物的规划设计可以建设不同的园林景观,能够丰富园林景象,增添美感。还可以对园林整体进行空间分隔,增添园林的功能性,为居民创造多种形式的绿境和娱乐活动空间[1]。

2 园林园艺植物设计与规划的原则

2.1 满足地区条件原则

在进行园林园艺植物的设计与规划工作时,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土壤及气候条件特点。气候条件是植物生长的最直接影响因素之一,并且会对园林植物设计和配置产生一定的约束性;植物种类的不同,所需要的土壤条件也存在的差异。例如,我国北方的土壤多为中性或偏碱性的土壤,因此在进行植物选择时要选择适合当地土壤条件的植物进行栽培。

2.2 满足生态条件原则

生态环境对植物的生长和生存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植物之间不同种类进行配置同样会影响到花卉或绿植的成活率,因此在进行园林植物设计与规划工作中要考虑到生态因素。

2.3 满足艺术需求原则

园林植物的设计与选择在满足生态需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艺术需求,对每种植物的风格、形态、色彩、芳香等特点进行组合搭配,做到内容与形式上的完整一致,通过合理的搭配和设计形成完整的艺术效果,做到情境交融。

3 当前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与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3.1 植物景观规划不合理,存在浪费现象

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工作中,通常会将山区、乡下等自然植被丰富地区种植的绿植进行转移,在将这些树木向园林转运过程中经常出现修剪、截距或树根损坏等现象,致使原本健康生长的树木遭到破坏,严重会导致树木死亡,造成植物资源浪费的现象。此外,在进行植物转移后,这些植物的原生长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的破坏,加之在运输过程中会对一些植物造成损坏,还有运输管理的成本开销,导致本就稀缺的绿植资源出现严重的浪费情况。还有一些城市园林建设中,在规划时没有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充分考虑,盲目地引进外来植物,这样的做法虽然短期内的园林景观比较美观,但是缺少可持续性,这些外来植物由于水土不服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都有不适,最终导致生长营养不良,出现病态直至最终不能成活。还有一些园林建设项目在进行植物规划时,由于植被的密度规划不合理,存在植物种植密度过小或过大的现象,只为了短期景观效果进行规划,缺少长远发展的科学性[2]。

3.2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结构存在问题

目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没有对绿地的面积、土地性质以及环境负荷量等因素做好调研,只是单纯的将灌木和乔木等多种植物一起种植,这样的植物设计结构不利于长期生长,不能有效发挥长久的生态效益。其次是将传统的开放式绿化景观改变成为封闭性的植物景观、欣赏花坛或草坪,让游客与自然景观产生了距离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园林绿化功能性的施展,对绿植资源造成浪费[3]。

3.3 植物种类搭配单一,缺少生态性氛围

通过对目前园林项目中,植物种类的配置调查来看,现在采用的植被种类存在单一性,通常易人工栽培的植物为主,这类植物观赏性比较高。但是违背了观赏性和生态效益共存的理念,长此以往,园林设计部门单纯重视视觉效果的设计,忽略了生态效益的建设,对原本区域内生长较好的野生植物进行剔除,最终导致园林景观植物品种单一,缺乏多样性。近些年来,由于园林景观建设受到大家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逐渐融入了生态建设理念,但落实不够全面,单纯停留在了温湿度、光照、病虫害方面的改善,缺少对生物间存在的交互性建设。此外对生态系统中存在的兼顾性功能没有做好探究和分析,因此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植物不能持久健康地成长。

4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与规划的方法

4.1 丰富植物形态及空间组合方式

植物种类的不同,具有不同形态的枝、叶、干,可分为稀、疏、高、矮、大、小等形态。园林设计者可以根据植物的不同形态特点进行合理搭配组合,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园林景观,丰富景观内容。无论明朗或荫蔽、繁茂或稀疏、大或小,都要按照整体设计意图进行合理的空间排序设计[4]。

4.2 根据季节变化进行色彩搭配

随着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形成植物发芽、开花、花落、结果等一些列生态变化,以及植物色彩的变化,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植物季相,不同种类的植物产生的季相也有所不同。例如,长青植物叶色浓绿,枝叶茂盛,生机盎然。而落叶植物的枝叶随着季节的更替发生变化,时而颜色鲜艳,为园林景观增添活力之感。在进行植物种类规划时,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合理构图。例如,在绿化带、公共建筑楼群绿地以及公园休息区域,可以通过采用稳重规划,利用长青植物进行园林建设;而在公园活动区域、幼儿机构、专职单位内的植物可以采用活力构图,利用落叶植物进行建设,增添生机感。树木种类的不同,枝叶颜色的深浅程度也各不相同,如松树枝叶颜色浓郁深厚,给人稳重浑厚之感;柳树叶色较浅,给人温柔优美之感,在进行绿植搭配时要重视考虑植物叶色深浅的因素。可以利用植物叶片色彩之间的对比和衬托的方式,增添人们的视觉刺激,拓宽视野,通过合理的由深到浅的过渡,使整体效果显得深远。此外,还可以利用植物叶片的混合色彩或者单色叶片植物与不同深浅的绿色植物进行搭配,不仅能丰富园林景观的色彩,又能利用绿色基调维持整体的统一,既丰富人民的视觉感受又可以悦目和谐。例如柳树和香樟树的搭配,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增强视觉冲击;浅绿色的垂柳和深绿色的柏树搭配,在颜色深浅度以及形态上都有鲜明的对比,效果丰富。其中,小枝叶的绿植还能够作为雕塑、静物、亭台等的氛围装饰。通常将草坪的细小质地作为园林景观的整体基础色调,碧绿的草坪柔化了钢筋水泥的生硬之感,色彩鲜明富有活力。

4.3 利用植物质地,创新设计

植物的茎、叶、果实决定了植物的外形、质地和形态。植物的质地是观赏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是给人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植物与观赏者的距离越近,质地就越精细。在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时,要考虑到植物与观赏者的距离以及植物质地的搭配,通过采用相同质地的植物进行搭配,能够带给观赏者纯美感。园林整体的景观效果要想达到较高的水平,需要对植物的品种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在选择树种时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多采用地被植物烘托氛围,更多的保护乡土树种维护生态平衡[5]。

4.4 重视园林建设的生态收益

目前,生态环境平衡受到大家的高度重视,称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作为园林设计工作者,在进行园林园艺植物景观设计与规划工作时,同样要重视园林建设的生态收益,不仅要保持整体景观的美感,同时要重视其可持续发展性,追求保持自然生态之美。满足社会发展时期,人们对自然环境质量的高度追求,在提供城市居民优美的植物景观欣赏之外,还要重视创造出符合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重视当地自然条件的了解,合理选用树种,避免浪费。通过科学的选择植物种类,能够将植物的生态价值最大化,能够促进园林景观释放氧气、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降低噪声、调节温湿度、防风防灾的作用更好的发挥。

5 结语

园林园艺植物景观在进行设计和规划时,要重视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讲究的进行植物搭配,充分考虑到当地自然环境因素以及植物生存所需要的自然条件。满足对园林景观美感需求的同时,要兼顾生态平衡的价值。

猜你喜欢

园林植物园艺园林景观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园艺系
园艺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