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生产现场疫情防控机制建设
2021-03-30张胤涵张成刚
张胤涵,张成刚
(1.东北电力大学,吉林 吉林 132012;2.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1 常态化疫情防控
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企业所在地及周边没有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不存在中、高风险地区,属于没有疫情发生、低风险、非应急状态下的疫情防控,但仍有外来输入感染的风险。常态化疫情防控也是其他各种情况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和前期准备,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1.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疫情防控领导机构,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负责分管领域防疫工作,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分工。领导机构下设疫情防控办公室,由主管部门牵头开展疫情防控,其它各部门按职责分工落实工作部署,做到机构、人员、任务“三明确”,管人、管物、管环境,健全疫情防控工作机制。
1.2 强化疫情防控责任
按照属地化管理和“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两个体系”(即:指挥体系、工作体系)、“三层”(即:领导层、组织管理层、执行层)、“五级”(即:厂部领导、管理部室、车间、班组、岗位)网格化管理要求,将疫情防控责任落实到人头,分片包干,一级保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无死角、全覆盖疫情防控责任体系。
1.3 落实常态化管理要求
(1) 关注疫情防控动向,掌握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布的疫情信息,贯彻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根据当地疫情变化,及时调整疫情防控工作部署。
(2) 完善疫情防控管理制度,内容应包括网格化管理、进出厂管理、疫情排查、健康监测、环境清理、个人防护、外出请示报告、测温点、临时隔离观察室和医务室设置、通风消毒、防疫物资配备发放及台账管理、防疫垃圾处理、疫情报告与消杀整治、监督检查和奖惩等。明确各级人员责任制和责任范围,构建疫情防控管控流程和奖惩激励机制。
(3) 按照当地政府疫情防控要求及“五有”(即:有疫情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适量防护物资储备、有属地医疗卫生力量指导支持、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准备措施)、“五早”(即: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救治)原则,结合企业实际落实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
(4) 查明人员来源地、所在单位和近14天行踪轨迹,并进行扫码、测温合格,严禁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密切接触人员进入,发现红码、黄码人员应禁止进入并报告当地防疫部门。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人员,应提供近7天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经“健康码”核验和体温检测合格方可进入厂区。外来人员进入厂区必须规定路线、时间和接触的人员,控制其行动范围,减少与人员接触。有外地旅居史的企业员工应做好自身健康监测,主动报告旅行史、接触史及身体健康状况。
(5) 电厂控制室、检修现场、车间、班组办公区、检修间、休息室、员工宿舍、运转宿舍、食堂、通勤车辆、电梯间、卫生间等工作生活场所和公共区域,应明确清扫、通风、消毒办法和要求。垃圾应分类管理,密闭化运输,日产日清。
(6) 强化疫情防控培训。将防疫知识列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编制疫情防控知识手册,在现场设置宣传栏、标语、条幅,节假日前应开展疫情防控教育,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定期开展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培训演练,增强快速、有效、正确处置疫情的实战能力。
(7) 加强防疫物资储备。配齐配足口罩、手套、护目镜、酒精、清洁剂、消毒液、洗手液、喷壶、消毒脚垫、鞋套、体温检测仪、体温计、防护服等防疫物资,满足防疫实际需要。建立防疫物资台账及领用记录,定期检查保养,对储备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实现科学储备,精准供应。
(8) 在相对独立的区域设置临时隔离观察室,外围设警戒线,标识明确。工作期间发现有可疑症状人员应立即送隔离室,隔离其工作岗位及宿舍,排查密切接触人员,并报告当地疾控部门,在当地防疫部门指导下开展后续防控工作。
(9) 设置防疫废弃物专用垃圾桶,使用过的口罩、手套、护目镜、消毒脚垫、防护服等需破碎处理,并喷洒75 %酒精或消毒液,消毒损毁后装入塑料袋,再放置在专用垃圾桶内,按照防疫部门要求进行处置。
(10) 做好各类疫情防控台账记录管理,定期组织监督检查,开展疫情防控分析,整改薄弱环节,不断加强和细化疫情防控管理。
1.4 积极开展接种疫苗工作
按照“应种尽种,愿种尽种,能种尽种”的原则,组织接种新冠疫苗。生产重点区域、一线重点岗位、通勤、食堂和对外窗口单位人员应优先接种新冠疫苗,鼓励全员接种疫苗,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1.5 建立社会联动机制
与当地相关的卫生防疫和医疗机构建立业务联系,及时获取疫情防控信息和专业咨询,加强技术支撑,提高疾控预防和应急处置的专业性,提高疫情防控能力。
2 临近风险地区管控
企业所在地虽然没有疫情发生,但所在地市或临近地区发生疫情或出现中、高风险地区时,疫情输入感染和人员意外接触风险增大,企业应在常态化防控基础上,进入临战状态,采取更严格的防控措施,科学防控、精准防控,严防疫情“外部输入”。
2.1 加强厂内信息公开
密切跟踪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布的疫情风险等级评估和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等信息,利用厂内局域网页、微信群或厂区公告栏等媒介发布疫情信息,及时告知员工中、高风险地区及管控单元变化,传达企业防疫工作部署及要求,公布测温点、隔离观察区设置。
2.2 全面排查员工及家属出行轨迹
员工应报告个人及家属最近14天行踪,查明是否到过疫情发生地区,是否与确诊、疑似人员有过密切接触,身体是否出现异样情况等。发现有不明旅居史、疑似接触史或有可疑症状的人员,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按归属地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做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或居家隔离观察,并应每天跟踪核实隔离观察人员健康情况。运行休班、在家办公和执行弹性工作居家期间的人员应每天上报本人及家人活动轨迹、接触人员情况、体温及健康状况等信息。
2.3 员工外出申报及外来人员预先报备
员工外出应及时了解目的地疫情情况,规避风险地区,事先向企业防疫主管部门申请,说明外出目的地、事由、往返时间、工作接触的人员和乘坐交通工具等,获得批准后方可外出。外来人员到企业之前,应提供近14天行踪轨迹、居住地、所属企业、身体状况、来企业时间、乘坐交通工具、拟办事项和接触人员等,经企业主管防疫部门审查同意,交代注意事项并报备后方可来厂。
2.4 强化日常防控措施
严格执行扫码、测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合理安排工作事项,减少人员扎堆、聚集。对工作场所、食堂、饮水点、洗手池、电梯、楼梯、吸烟室、卫生间、垃圾点、通勤车辆等应定期保洁、消毒,对电梯、门把手等人员频繁接触的地方应增加消毒次数,保持上述场所通风换气。通风换气应优先采用自然通风,使用空调时应采用最大新风量运行,保证供风清鲜充足,排风直通室外,空调停用时应关闭回风通道。对可能接触到的公共设施、公共用品用具,规范做好清洁消毒。
2.5 疫情防控纳入安全管控流程
工作期间应当将疫情防控纳入安全“五同时”“两交清”等管控流程,作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月度安全分析、班组安全日活动重要内容,将戴口罩、洗手、消毒等个人防疫措施列入“两票”危险点分析预管控项。
2.6 严防“病从口入”
员工就餐采取“分餐”“错峰”“隔位坐”等措施,人员保持足够的间距,避免面对面用餐和聚集用餐。食材必须经由正规渠道采购,严禁采购野生动物等违禁、敏感食材。冷链食品必须有当地政府监管检测证明,严禁采购无相关证明、无追溯信息的进口冷链食品。食堂人员和采购的食材应由专人专车运送,人员需佩戴口罩、手套、戴眼镜等防护用品,避免直接用手接触肉、禽等生鲜食材和冷链食品,摘手套后要及时洗手消毒。食堂应设置餐具消毒设施,没有餐具消毒设施的应采用一次性餐具。
2.7 降低交通运输风险
运送货物车辆(含铁路车辆)及物品,进厂前应采取防疫消毒措施,室外存放货物应消毒并保持通风良好,室内存放货物应定期通风消毒,人员搬运货物时应穿防护服、戴口罩、手套。员工通勤应安排“点对点”通勤车接送,乘坐人员不得超过荷载人员80 %,或驾驶私家车、骑自行车、步行上下班,不应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以减少意外接触风险。
2.8 稳定外来施工队伍
外来技改工程施工人员应采取集中封闭管理措施,针对防疫要求做专项安全交底,保持人员稳定,减少人员变更流动。确定工作、居住、餐饮等地点,施工人员宿舍原则上每间不超过6人,人均不少于2.5 m2,有条件的按照单人单间设置,吸烟点禁止2人以上聚集吸烟。人员无特殊情况不外出,不与外来人员接触。根据实际情况,重要用工人员或特殊需要人员可采取驻厂集中管理或专车接送等措施。
2.9 做好对外窗口单位防疫
热电联产企业的热力公司等对外窗口单位,应控制收费大厅、信访接待室进入人数,进入人员按人均不少于2.5 m2原则控制人数,人与人之间保持1 m (与人说话要保持2 m)以上距离,收费宜采用微信、支付宝等无接触式支付方式。维修人员进入中、高风险居民区进行检修、抢修等作业时,应戴好口罩、护目镜和手套,穿防护服,对现场进行消毒,回来后要及时洗手消毒。
2.10 严控聚集性活动
坚持“能减则减、能少则少”原则,不参加其他社团、企业举办的聚集性活动,严格控制企业内部会议,不举办线下培训。若必须举办聚集性活动时,应按照“属地管理”“谁举办、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原则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控制人数不超过50人,人数在50人以上的应事先落实防控方案和防控措施,按规定进行报备。
2.11 做好信息报送
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发生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报告。按规定做好防疫信息收集,及时报送,据实汇报,为上级主管部门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3 风险地区管控
当企业发现新冠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接人员,或者所在地发生疫情,被确定为中、高风险地区时,应进入应急状态,在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指导下,采取有力措施“外防输出、内防扩散”,全力阻断疫情传播源,防止病毒感染和扩散,配合做好流调、消杀、健康监测等工作。
3.1 及时处置
一旦发现新冠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或密接人员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按当地卫生防疫部门要求送医隔离、治疗,对其工作生活场所进行灭菌消杀,隔离密接人员。现场临时隔离观察室、医务室启用后,室外应设专人监控。
3.2 采取隔离措施
设置厂界隔离设施,禁止外来人员和车辆出入。在企业内重点部位设置防疫管控区,做好区间隔离,安装警示标识和告知书,设人值守,严格执行通行证制度,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车间、班组人员应限定区间活动范围,除设备巡视、维护、检修、运行操作之外,其他工作应尽可能减少人员越过区间隔离,杜绝人员无事流动、串岗、聚集、扎堆,减少人员接触。
3.3 加大疫情排查力度
在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指导下,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接种新冠疫苗,在厂界入口处设置热成像体温测试仪,提高快速诊断能力。对有可疑症状的人员或密切接触人员,在完成隔离、核酸检测的基础上,还应进行血清抗体检测,提升判定性。
3.4 加大病毒消杀力度
开展环境“大清扫、大消毒”活动,对公共区域、生产、生活场所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增加消毒频次,每隔2 h进行一次消毒。对电梯间按钮、楼梯扶手、门把手等人员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要经常擦拭消毒。在控制室、检修作业区、办公室、休息室、宿舍、卫生间等处设置“消毒驿站”,配置酒精、消毒液、洗手液等防疫物资。
3.5 采用最小工作方式
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合理优化工作方案。疫情期间除事故抢修外,不安排大型检修作业和运行操作,停止外委工程发包,检修班组人员分片轮换值班,管理人员实行机动办公,现场增加高清视频监控点,扩大监控范围,具备条件的实行无人值守、少人值守,将人员控制到最少。检修作业在采取防疫措施的同时,应合理安排工作组成员,减少作业人员和作业时间。
3.6 停止对外窗口服务
暂时关闭食堂、招待所、热力公司收费大厅、信访接待室等,收费采用电子银行、微信、支付宝等无接触式收费方式。在社区公布客服、维修和信访电话、邮箱,加强舆情管控。进入社区工作应注意做好事先个人防护和事后消毒措施。
3.7 加强个人防护
人员按要求测体温、扫健康码,报告个人行踪事项,全程佩戴口罩上岗,正确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和鞋套等,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通风、消毒。
3.8 加大距离防护
工作联系应采用无接触式的沟通方式,如:电话、微信、QQ或邮箱等。各类会议、培训等应采用网络视频、电话会议等线上形式。工作布置可通过OA办公软件、局域网站、公告栏等进行。办理工作票、方案措施审批、工作交代、交接班等日常工作,应确定符合防疫要求的专用区域(室),设置明显标识,告知防疫注意事项,必要时设置隔离设施,控制参加人数,保持足够的社交距离。
3.9 领导靠前指挥
企业负责人和各级管理人员要压实防控责任,靠前指挥打头阵,盯守现场,及时掌握疫情信息,抢占疫情防控主动权,做好组织、协调、指挥、调度工作。着重解决工作配合不畅、效率不高、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加强领导带班值班,突发状况要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理。严格查处失职失责、瞒报漏报谎报、不服从疫情防控管理、相互推诿扯皮等行为。
4 疫情防控组织管理
疫情防控是一项全面、科学、系统的工作,也是一项谨慎细微的工作,在组织管理方面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1 打好常态化防控基础
常态化防控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扎实做好常态化防控,才能在疫情发生时临危不乱,有序实施相应的管控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防控。为此,疫情防控应始终坚持“安不忘危”“常备不懈”,形成完善、有效的常态化防控机制,始终保持常态化防控意识,扎实做好常态化防控,夯实疫情防控基础。
4.2 筑牢防控“基层关”
企业是疫情防控的责任主体,防控要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时段,落实的关键在于基层(也就是执行层)。任何防控要求和措施不能得到基层单位响应和支持,都会出现短板和死角,造成管理上的疏漏,导致问题发生。基层是疫情防控的前沿,也是成败的关键。要紧盯基层,解决基层难题,调动每一名员工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做实做细防控工作,把住疫情防控第一关。
4.3 发挥组织带头作用
疫情防控要充分发挥“两个体系”“三层”“五级”管理网络的组织作用,还要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采取领导干部分片包干、人盯人、党员模范示范岗等举措,以党员、领导干部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组织纪律性,率先垂范,带领员工提高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严格遵守防疫工作纪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4.4 强化疫情期间安全生产
发电企业应坚持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两手抓,两手硬,全面落实“战疫情、保安全、护民生”工作要求,适应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压实疫情防控责任,将疫情防控纳入日常安全管理流程,夯实疫情防控基础,不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要加大安全投入,盯紧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稳固安全生产基础。
4.5 做好异常情况应对准备
(1) 做好地区交通管制应对措施。一旦疫情发生,企业所在地市将会在部分路段采取交通管制,可能会对员工通勤、物料运输造成影响。应提前做好预想,加强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办理通行手续,关注交通信息,随时解决交通通行困难。
(2) 突出生产核心岗位人员防护,必要时采取调整运行倒班、人员驻厂集中管理等措施,同时充实关键岗位备勤力量,一方面是将原从事过运行、检修岗位的人员作为备勤人员,建立通讯联系,设专人管理,每日测量体温,加强业务学习,随时准备顶班上岗,另一方面协商临近同类企业、劳务派遣公司等外援力量,作为第二备勤梯队。
(3) 盘点、补充生产用物料储备。提前谋划,做好煤炭、石灰石、液氨和酸碱等消耗性物料和生产备品备件储备,以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冬季应加强燃煤采购储存,将燃煤库存维持在合理水平,确保机组迎峰度冬、安全供热以及疫情极端情况下的燃料需求。
4.6 做好特殊时段疫情防控管理
遇有节假日应合理优化生产方式和放假调休方案,从源头上落实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保证措施。关心关爱员工生活,对驻厂集中管理的员工和就地过节休假的员工开展送温暖活动,加强人文关怀和舆论宣传,提供用餐、住宿和医疗等方面保障。
4.7 加强应急预案培训演练
加强疫情防控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评估,提高预案的专业性、实用性。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定期开展预案应急培训演练,熟练掌握各项处置措施,提高实战能力和迅速、高效处置能力。
4.8 做好隔离人员心理疏导
落实专人密切关注隔离人员心理状况,改善生活、医疗条件,解决生活上的各种困难,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缓解紧张、恐慌情绪,减轻心理负担,做到身体与心理双重守护。
4.9 加强舆情防控
加强疫情防控政策、公共卫生知识及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及时发布疫情动态和防控信息,关注员工思想动态,解疑释惑、回应员工关注的问题。遇负面舆论应在第一时间回应,用权威的回复以正视听,从源头上杜绝负能量炒作,传递正能量,避免引起恐慌。
5 结束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防控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有备无患,常抓不懈,健全防控体系,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加强临近风险地区防控和风险地区防控措施准备工作,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