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中的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分析

2021-03-30李旭强王江平

建材与装饰 2021年32期
关键词:剪力墙墙体抗震

李旭强,王江平

(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12)

0 引言

框架剪力墙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特点,能够快速完成制作,不仅便利,而且效率很高。因此,当前很多小型建筑项目都会选择这一方式,以此作为基础受力支撑。然而,在实际施工的时候,若工作人员对其中的关键技术未能做到有效把握,就很容易产生施工问题。因此,技术分析就变得非常重要。

1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解释

1.1 框架剪力墙结构

对于框架剪力墙来说,本身可以看作是框架和剪力墙的组合。该结构内部以钢筋混凝土为主,通过铰接或刚按的方式,将梁体和柱子直接连在一起,以此演变为一个承重体系结构,从而能够抵抗施工时出现的各种荷载力。而且,基于钢筋数量设置的差异,还能给建筑物提供极为灵活的空间区域。由于较为方便和稳定,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这些年之中,这一技术又取得了更大的进步。

1.2 框架剪力墙结构特色

框架剪力墙主要具备四方面特点。

(1)抗震,由于框架剪力墙具有较强的刚度,受力效果也很好,因此在抗震方面就会有优良的表现。尤其是在一些地震多发的区域中,这一结构有非常高的应用率。通常而言,抗震设计会参照水平力作用,底部框架承受的最低应力必须处在合理的范围之中。由于整个框架的受力分布极为平均,同时基于剪力墙本身的作用,就能使抗震防护的效果得到提高[1]。

(2)受力,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来说,低层房屋的墙体位移量偏少,若框架弯矩出现了变形情况,则需要承担非常高的水平分力。而上方楼层则完全相反,剪力墙的位移持续变大,就会逐步产生向外弯曲的情况。此时,框架会出现一个与之完全相对的反弯矩。如此一来,墙体本身不但不会受到水平方面的力,反而会对框架部分带来一定的力,从而保持稳定。

(3)变形,基于水平荷载,框架结构在变形时,几乎都是剪切。而对剪力墙来说,其变形则以弯曲居多,其依靠楼板彼此展开协同。但由于在设计计算时,会考虑楼板平面内有很非常高的刚度,处在相同位移条件的情况下,对应楼层就会产生特定的型变。框架的上下区域,位移有时增加,有时减少,不够均匀,剪力墙则完全相反。如此一来,整个结构的侧移量就会有所减少,使墙体内部的力量分别变得更为合理。

(4)灵活,框架剪力墙本身属于一个十分灵活的空间结构,通过应用之后,能够促使平面布局得到全面优化。一般来说,当前很多家具、家电的体积都比较大。因此,通过应用这一结构之后,就能促使居住者更好地进行空间调整和安排。究其原因便是这一结构里面基本上没有特别多的梁角和柱子,从而使施工项目的推进效率也变得非常高。

2 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分析

2.1 放线测量技术

在开展框架剪力墙施工的时候,放线测量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工作人员需要参照项目自身的建设要求,深入把握图纸内容和测量规程,合理设置设备。通常来说,应用的设备都以经纬仪以及全站仪为主。之后,对于轴线控制网部分需要合理控制。而为了确保测量的结果有较高的精确性,工作人员就要时刻把握场地的状况,对结果予以反复审核[2]。

2.2 钢筋工程技术

在框架剪力墙施工之中,钢筋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材料。因此,工作人员就要对其严格检查,所有不达标的材料坚决不允许使用。在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关注具体搭接位置,做好长度控制,选择最为合理的焊接方式,以此保证施工质量能够达标。在施工的时候,最好能够将预制砂浆块当作其中的支撑点部分,之后再对主筋予以包扎,继而使其变得更为牢固。

通常来说,由于框架剪力墙需要使用多类不同的钢筋,因此施工团队就要掌握相关技术。基于钢筋本身强度的区别,合理调整设计内容。这其中,难度最大的部分就是钢筋安装,工作人员需要参照其中的规范合理开展作业,以防钢筋会出现位移的情况,影响施工项目的推进。

此外,施工人员还要从两方面入手,以此保证质量达标。首先是做好箍筋框的固定工作。在施工时,除了要完成模具加工外,还要对实体放样予以考虑。诸如,在定位时,为了避免位移,此时就能使用垂直和水平的墙体完成位置确认。其次是对梁柱的节点予以确认,在一些高度较高的建筑中,钢筋用量非常多。因此,里面就会包含大量节点,极为密集。为了提升施工水平,工作人员除了要确保精准度达标外,还要保证流程能够有序推进。同时,设计人员还能利用电脑技术,逐步完成放样图纸的绘制工作,为之后的施工活动开展创设良好条件。

2.3 模板施工技术

在开展模板施工的时候,主要需要处理好三个方面。

(1)为了保证配板工作足够准确,在外墙模板里面,外侧模板会比内侧模板长300mm。在支模的时候,需要让外侧模板紧贴在墙面位置。而在具体接触部位,需要设置一个海绵,以此对墙体起到保护的效果,保证其足够完整。

(2)在进行模板浇筑的时候,可以在模板的内侧位置设置一个钢筋头,以防模板会出现移动的情况,提升浇筑的精确性。

(3)对于吊装墙模来说,最好能在相对较为明亮的区域中进行,以此提高吊装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在吊装的过程中,不要随便和钢筋展开接触。需要注意的是,吊装位置会对楼板的稳定程度有所影响[3]。

2.4 混凝土施工

在框架剪力墙施工中,混凝土材料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工作人员就要做好配比工作,结合具体状况,有效管理,保证水泥、砂石以及外加剂都有很高的精确性。基于分析可以得知,通常工程项目中,每一立方米的混凝土里面,水泥用量约为450kg。而若是在里面加入一定量的减水剂,则水泥用量会下降到350kg。由于混凝土用量偏高,因此框架柱、剪力墙的纵向钢筋都要采取焊接的方式。①在顶压的位置,将气压焊钳夹和钢筋联连接在一起,接焊头部分需要和焊钢筋处在同一条直线上,中间部分可以留出3mm 的缝隙;②使用气压焊接枪,对钢筋展开加热,直到缝隙全部消失后停止。需要注意的是,摆动焊接枪需要保持为焊接直径的15 倍,时间范围在4~6s 之间;③将阀门打开,基于直径数据,对压力予以确定,等到接头部分的红色全部消失之后,才能撤压,并将夹具去掉。

2.5 裂缝控制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经常会有裂缝情况产生。因此,工作人员就要通过以下三类方式予以控制,做好预防工作。

(1)使用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水平的耐久性材料,明确混凝土的配比。在原材料里面,如果有必要,可以适当加入一些高效减水剂。而混凝土的整体用量不能过少,以此确保其密实性达标。

(2)由于混凝土本身属于物理材料,若外部温度相对偏高,很容易就出现膨胀的情况,从而在之后的浇筑时产生气孔,并演变为裂缝,整体刚度水平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所以,工作人员必须对混凝土合理控制,调整内部温度和湿度。

(3)施工人员可以通过设置监测点的方式,有效完成混凝土检测。每隔一段时间,对混凝土的温度展开检查,并做好记录工作,为工程项目的正常推进提供充足的数据资料[4]。

2.6 小型空心砌块施工技术

通常来说,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砌块主要会在内墙施工中进行应用。但由于其质量相对偏低,而且内部是空心,所以抗震能力相对较差。为此,工作人员就要可以通过四类方式展开调整。

(1)建立构造柱和抱柱,并设置在墙角、十字、交叉或者墙端的区域,这些地方的抗震水平普遍较低,抑或很容易出现开裂。而在门窗的两边,则可以设置相应的抱柱,以此能够起到支撑的效果,有效提高抗震水平。

(2)在墙体的顶部位置,设置一条现浇带,并拉结筋,以此使得整个混凝土结构可以形成一个整体,有很高的密度,减少缝隙。同时刚度水平也会有所提高,从而有着更长的寿命,并使得抗震水平得到增强。

(3)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无论是构造柱、抱柱、现浇带,都需要采取生根处理的方式,以此使这些辅助工程变得更为稳定,底部区域也十分坚固,让建筑物有着更高的抗震水平。

(4)对于内墙来说,如果要在里面放置空心砌块,其洞口部分最好能够提前留好,不能在施工结束之后再进行剔凿。如此不但能够有效减少材料的使用量,而且还能确保进度水平达到更高层次[5]。

3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框架剪力墙一直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施工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然而早期在施工时,由于采用的方法不到位,同时也忽视了一些细节,使项目的综合水平并未达到预期。为此,工作人员就要在技术方面展开全面研究,合理应用,充分发挥其效果。如此一来,项目的综合水平就会大幅度提升,推动整个行业持续进步。

猜你喜欢

剪力墙墙体抗震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及墙体保温技术分析
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技术应用
剪力墙结构设计应用浅析
古建抗震有绝招
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显著屈服位移角的研究
承重型3D板墙体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秸秆砖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他成了抗震抢险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