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研究
2021-03-30朱震宇
朱震宇
(山西园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108)
0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需要耗费大量的材料,其中对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占比较大。作为决定建筑质量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混凝土的质量情况对建筑物的功能、安全性、使用寿命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想要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安全,就要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解决常见的裂缝问题,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
1 混凝土裂缝的分类
1.1 温差裂缝
建筑工程整体施工管理的时候,所有建筑材料几乎都涉及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所以在工程中,施工所用的混凝土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施工阶段内混凝土内部为何会出现裂缝,主要原因则是其内在温度差的存在。混凝土在施工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出现吸水化热的情况,这就可能会让施工时的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直接出现比较大的温差,而使混凝土内部和外部出现裂缝。有一些还可能是天气等一些外在原因导致的,还可能是混凝土在被使用的过程中,里面温度太高,在凝固的时候会跟着混凝土含水量的变化随即蒸发然后带走一些热量,然而外部的混凝土温度基本不会发生变化,进一步就产生温度差,也就出现了裂缝。
1.2 不均匀沉降裂缝
在诸多裂缝类型中,对建筑结构破坏最严重的就是不均匀沉降裂缝。如果建筑结构产生了不均匀沉降裂缝,那么就需要拆除重建。建筑工程建设完工后,整体结构在自重、地质环境等影响下必然会发生沉降,如果沉降在合理范围内基本不会影响工程的整体性能,但如果是不均匀沉降,则会对建筑的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在沿海等地质软弱的地区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裂缝,和基础长期受到地下水的浸泡和腐蚀有直接关系。
1.3 收缩裂缝
收缩裂缝在混凝土裂缝中占有较大比例,一般包括以下几种裂缝类型:①胶凝裂缝。水泥在凝固过程中会发生固化,使水泥胶体体积明显变小,引发混凝土产生自主收缩的现象,这种现象贯穿水泥固化的全过程;②干燥裂缝。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引发混凝土内部的游离水溢出,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收缩现象,随着混凝土静置时间的增加,游离水持续挥发,引发混凝土表层收缩,造成混凝土体积不断减少。在振捣后会发生后泥土离析现象,引起混凝土表层收缩速度加快,从而引发干燥裂缝;③碳化收缩裂缝。由于混凝土所含的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其化学产物碳酸钙会造成混凝土体积变小,从而产生裂缝。
2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危害
混凝土裂缝对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具有极为严重的危害,具体表现在两方面:①当混凝土表面出现较大裂缝的情况时,混凝土内部的预埋钢筋就会全面的暴露在空气当中,而空气当中富含氧气和水分,这些物质和钢筋极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预埋钢筋发生腐蚀或生锈的情况,降低钢筋自身结构强度,从而导致建筑物整体质量偏差。并且在产生混凝土裂缝后,施工管理人员没有针对裂缝进行弥补措施,便会对后续的施工工作开展造成重大影响,甚至产生安全事故问题;②当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时,建筑物的自身强度便会大大降低。长此以往混凝土表面裂缝会越来越大,尤其是在一些阴雨天气较多的地区。这些裂缝会向建筑中心开裂,并且分散,导致建筑物混凝土裂缝越来越多,从而为后续业主使用人员埋下安全隐患。
3 控制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措施
3.1 做好设计规范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阶段就需要考虑好整个结构需要承担的应力情况,计算混凝土构件横断面需要承担的应力数值,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明确是否会出现突变性应力集中情况。设置好对应的变形缝,明确对应的宽度和位置,确保整个变形缝的设计科学合理。具体来讲,要促使变形缝起到减轻约束的作用,混凝土的薄壁构件在设计时采用的配筋属于小直径配筋,在此处增加钢筋的密度,可以避免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持续扩大。
3.2 正确选择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合比
在建筑工程施工时,混凝土施工占据的重要的地位,不仅有助于提升建筑物的强度,还有助于满足质量方面的需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更加科学有序地进行混凝土施工。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合比是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需要更加科学地选择混凝土的原材料。首先对于水泥来说水泥属于混凝土材料中的胶凝部分,水泥品质的高低影响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正确选择水泥材料,要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比如矿渣水泥和粉煤灰水泥。如果在工程施工时必须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那么可以在水泥中适当地添加一些粉煤灰,值得注意的是,粉煤灰一定要适量地添加,这样才可以提升混凝土材料的应用效果和应用质量。粉煤灰的加入不仅可以降低水泥水化热的比例,还有助于增强后续混凝土的强度,从而多方位地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和工作要求,之后要正确选择骨料,尽可能地选择级配良好并且含泥量和有害物质较低的骨料,在材料入场时需要加强对材料比例的有效了解和认识,在确认无误之后才可以投入现场使用。其次,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水源是最重要的,原材料在选择水源方面要选择自来水,并且保证自来水没有受到任何的污染。如果自来水中出现污染,那么会降低混凝土的品质,如果拌合用的水来自于盐碱地区,那么要开展必要的测试工作,检测水中离子是否满足相关的要求以及标准,在确认无误之后才可以进行有效拌合。最后是外加剂的选择,在混凝土拌合过程需要添加一些外加剂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混凝土施工的要求和标准正确选择外加剂,并且注意外加剂的添加量,从而防止带来恶劣的影响。
3.3 强化建筑地基的稳固性
首先,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建筑设计师一定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检查,对当地的地质和水文状况进行充分了解,并将其在建筑施工当中进行应用,这样才可以强化建筑基础得到强化。与此同时,在施工完成之前同样需要对建筑物变形的情况做好监测,并且要充分地使用GPS 定位技术完成建筑物变形情况的实际检测,这样才可以保障其基础的稳定性。
3.4 表面处理法
当混凝土表层发生轻微裂缝时,在稳定不会发展的状态下,轻微裂缝宽度和深度较小,并不会对混凝土结构性能和安全造成影响,一般可以进行裂缝掩饰和修补,通常采用表面处理法。表面处理法一般针对混凝土表面小于0.2mm 裂缝进行处理,这些裂缝不会引发混凝土构件承载力发生变化,不会改变构件的稳定性,通过进行表面处理,可以防止外来物质渗入,增强其耐久性。对于表面处理使用材料,在形变性能上要与混凝土材料的性能类似,而且具有防水、防渗透等特性。在裂缝面积较大的情况下,可使用水泥砂浆等材料,根据施工要求和具体情况,采用表面涂抹水泥砂浆法进行涂抹处理。总体来说,表面处理法具有技术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但这种方法不适合活动性裂缝的修补。
3.5 对温度进行合理控制
温度对混凝土建筑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如果刚好施工地区昼夜温差比较大,直接产生的冷热交替现象严重,就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建筑质量。室内外产生的温差也会直接导致混凝土产生开裂现象。所以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要分析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混凝土施工采用相应对策,避免温差大引起混凝土的裂缝出现,减少搅拌施工对固化土产生不好的影响。有关部分在施工的时候尤其要注意高温,在这个基础上按照要求合理有效地减小室内外温差,如利用墙体厚度。在进行浇筑时,还可以通过降低浇筑温度来快速形成混凝土结构,以创造更适合施工的条件。如果处在高温的环境下,还能用喷涂或者遮光的方式把物料的温度降低,接着用一些设备进行浇筑,如冷凝管。不管温度变化较大还是较小,都应该有相应的预防方法,及时降低温度变化对工程产生的负面影响。
3.6 做好相关养护工作
养护过程中可以运用蒸汽养护方式,将混凝土构件置于蒸汽与空气的混合饱和环境中养护,为实现其快速硬化创造良好条件。运用蒸汽养护方式时,要控制时间、温度、养护湿度,室内与室外温差最好不超过20%。养护可以采取分阶段方式进行,进而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问题。也可以运用自然养护方式,就是使温度处于常温状态下,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工作。一般情况下,平均温度需高于5℃,在常温状态下,需适当展开浇水工作,保证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具有足够湿度。养护初期,水泥发生水化速度较快需保证水分充足。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养护时间约为14d。当处于雨雪天气时,需搭设防护措施遮盖混凝土表面,保证室内与室外温差不会过大。同时,完善混凝土建筑的排水设施,防止雨水侵蚀混凝土建筑。开展混凝土养护工作时,可以运用盖棉、浇水等多种方式减小温差,降低裂缝产生概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规模建筑工程也愈发增多。在这过程中,建筑物的自身质量是否过关引起了我国人民的广泛关注。而建筑工程当中混凝土施工是保障建筑物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混凝土裂缝问题还需要分析具体原因,并结合不同情况做好对应的防治措施,减少裂缝对结构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