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施工企业施工合同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的融合
2021-03-30赵林梅
赵林梅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3)
建筑事业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增加了国民经济收入,满足了人们的就业以及居住问题,其对于社会的发展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可谓是多如牛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做好施工成本控制,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项目利润率,使建筑施工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 施工合同管理与工程造价之间的关系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是建设单位和建筑施工单位之间为了合作完成商定的建筑安装工程的协议,在合同中针对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责任等做了明确说明。在建筑项目正式建设之前,签订好施工合同,可以有效减少后期项目施工的问题以及风险等等,能够更好地保证工程项目利润。施工合同正式签订之前,施工企业必须要对合同的各项条款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规避问题,后期施工中即便是出现纠纷,合同也可以作为依据,用于处理纠纷。工程造价则指的是建筑工程施工费用,其通常由建筑工程费和安装工程费用两部分组成,工程造价管理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同时由于许多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比较长,在项目建设期间,生产要素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因此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工程造价与施工合同均是贯穿于项目建设始终的存在,将二者融合,可以最大限度发挥二者优势,规避其劣势,其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帮助企业获取更高经济效益。
2 合同签订过程中结合工程造价管理提升经济效益策略
施工单位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必须要明确合同的重要性,合同并非简单的文件,其是合作双方针对工程项目整体进度规划、质量、安全、工程款支付、工程结算、质量保修等相互约束的主要合同依据。对于一份完整、规范的施工来说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合同价款的计价方式、计价依据、风险包干范围等等。其中投标报价书作为施工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也是工程竣工结算的主要依据所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投标报价是整个施工工程项目的第一步,只有投标报价得当,才能有效的提升工程中标率并保证经济效益。而在投标报价时,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而有效提升中标率:
(1)灵活应用多方面报价法进行报价。多方案报价法主要应用于技术规范要求比较严格、条款不公正或者是不清楚、工程范围不明确的工程招标中。其在具体应用时主要是按照原招标文件报出一个价格,同时表明当某条款发生变化时,报价也可以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的报价方法更加灵活,可以有效缓解施工方的资金压力。
(2)应用不平衡报价法进行报价。在应用该报价方法时,必须要对招标图纸十分熟悉,同时要结合工程量清单等深入揣摩业主的想法,为报价做好准备工作,分析哪些项目在未来可能会出现变更,然后提前采取措施予以应对,这样既可以保证项目的经济效益,还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有序实施也有一定帮助。其次在进行投标报价之前,还需要准确分析各个分项工程量的综合单价,这样在后期的工程索赔中也可以得到有效应用。最后确定中标价则通常应当以投标总价为准,为了使企业投入工程项目建设的资金能够尽快回笼,避免企业遭遇资金风险,那么在投标报价时,则可以适当提高前期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而后期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中则可以适当降低,这样可以更好地规避可能面临的风险。
3 施工阶段运用合同管理与工程造价管理相结合提升经济效益的策略
施工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阶段,其也是施工合同、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所在,在此阶段要使得施工合同管理与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结合,发挥其价值与作用,重点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3.1 做好技术交底,编制好施工方案
在合同正式签订之后,结合投标文件的编制情况应当及时组建项目部,并且需要对各个企业有关部门及项目部相关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尽快编制施工方案。而这一系列工作的实施都需要对专业的施工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施工合同、招标文件的说明,保证工作人员可以清楚了解到合同规定的施工具体范围、要求,使工作人员明确投标过程、合同签订的意图及预想目标等等,并明确在此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在施工方案制定过程中,合同的权责关系需要充分体现出来,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后期施工中可能会发生的一系列风险和纠纷。针对施工合同管理与工程造价管理在二者结合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从节约施工成本、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等方面着手,然后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人员以及工艺等,保证施工项目顺利执行。
3.2 做好资料记录、收集与整理工作
施工期间,将会涉及多种多样的资料,针对这些资料必须要仔细记录、收集和整理,这样的话,即便是在后期的工程建设环节出现失误和不足,工作人员也可以结合前期的资料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然后及时的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将各类问题扼杀于摇篮之中,降低施工企业经济损失,保证工程项目的正常实施。
在资料收集过程中,重点需要关注以下方面的资料内容:①招投标阶段的招标文件、图纸以及各类补充资料等必须要加强管理,避免资料不齐全的现象发生;②建筑施工合同,项目的分包协议、材料供应合同等与工程项目建设息息相关的资料,必须要重点加强监督管理,不能有所遗漏;③施工现场的原始地貌、材料以及设备等统筹数据资料,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不能销毁或者是遗漏;④施工过程中各次会议的资料、设计变更、工程联系单、工程签证单以及施工各方的往来文件等必须要仔细整理和记录。通过对资料的分析与整理收集,可以帮助施工单位准确掌握合同的动态分析情况,这样一旦问题发生也可以及时找到有利证据,采取有效措施处理问题。
3.3 结合法律及合同条款做好索赔工作
工程索赔是工程施工中常见情况之一,其所涉及的因素多种多样,如施工条件、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范围等,这些因素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施工费用增加或者是工期延长等。施工单位可以结合合同文件的相应条款内容对业主提出要求,比如说给予经济补偿款或者是工程延长补偿等。如果索赔的原因在合同条款中没有明确表明,但是有与之相近的内容,那么合同双方则可以结合条款内容协商处理。所有索赔工作都需要以合同为基础实施,因此,为了减少索赔环节的纠纷,就必须要保证合同的各具体条例没有任何问题与不足,在对合同进行管理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审核。索赔过程中,各项证据以及条例必须准备充分,需要明确索赔的原因、目的等,索赔的理由以及原因必须要是正当的,在索赔过程中双方可以出具自己手中所有与索赔相关的文书,这样的话,可以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开展各项工作,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纠纷与矛盾。
3.4 工程变更手续要及时和完善
大部分工程在建设期间,由于外界环境因素、自身施工技术以及管理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都发生了工程变更,当工程发生变更时,施工单位以及参与施工的各方也不能盲目地进行变更,而是要在合同的基础之上开展相关工作,保证各项变更手续及时、齐全。工程变更过程中,针对工程设计、计划进步以及施工条件等方面的变动,必须要及时做好登记工作,这样后期工程项目竣工时,也可以更好地查验分析相关内容。此外,在工程变更期间,施工单位需要明确的是变更虽然发生了,但是项目的实际利润却基本上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因此在变更工程价格再议环节,施工企业必须要把握好时机,为自身争取更多的利益。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工程变更之后,施工成本增加了,那么施工企业的利益必然会受损,因此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施工企业就必须要以合同为依据,为自身争取更多利润。工程变更不能口头生效,变更手续必须要合同约定的甲方代表、施工方代表和监理工程师的签字才能生效。
除了需要做好以上方面的工作外,在工程竣工阶段,合同管理与工程造价管理的融合,对于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提升也至关重要,在此环节重点在于对工程项目的核算,要避免核算错误的情况出现。
总之,施工合同与工程造价管理是贯穿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始终的一项工作,将二者紧密融合,可以及时发现施工合同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降低工程项目造价,节约施工成本,其对于施工企业的发展建设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要想真正地做好该项工作也绝非一朝一夕,其需要企业正视现有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然后及时采取措施予以优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