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规划建设的管理现状及优化研究
2021-03-30瞿燕华
瞿燕华
(江口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贵州 江口 554400)
在当前发展阶段,我国的建设事业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在村镇规划建设方面也不断推进,经过各项措施的落实,提升了村镇规划建设质量。但是在具体实施阶段受到内外因素等影响,也直接给村镇规划建设带来一定的难度。面对当前村镇规划建设的发展趋势,需要相关部门引起关注,做好具体调查工作,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不断落实各项操作。通过合理化的操作之后,能保证区域村镇规划建设和发展趋势相吻合,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
1 村镇规划建设概述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村镇是主要的载体。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背景下,村镇管理占据重要的位置,只有实现对村镇的合理规划,才能确保城乡的一体化发展,促进其进步。村镇规划建设涉及的领域相对广泛,内容也有很多,乡镇管理人员必须结合社会发展目标和村镇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发展对策。区域发展存在差异性,受到地域环境、人文因素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等影响,不同区域的发展速度不同,需要结合经济指数、自然条件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通过村镇协调管理之后,将各项制度妥善的安排和部署,从广义发展前景来看,村镇规划主要涉及策划学、行为学、经济学等因素,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核心,实现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的合理分配[1]。
通过村镇规划建设工作的循序渐进的开展,各项政策逐渐完善,现有的发展政策有助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确保区域经济布局合理。实际发展阶段,合理的规划模式起到纽带的作用,可培育农村市场,同时也对城市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通过村镇规划建设的开展之后,能最大限度提升现代化发展水平,以及农民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水平,带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2]。
2 当前村镇规划建设的现状
村镇规划建设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政府部门对其引起重视,在规划中要综合分析区域的具体情况,结合规划建设的现状,合理进行管理。但是在管理阶段受到不同程度因素的影响,导致村镇规划建设不容乐观,其具体问题如下:
2.1 村镇规划建设体系有待完善
结合社会发展情况,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建设管理体系,在具体的规划管理中,其管理机制相对完善,在分工阶段,有比较明确的分工合作部门。但是当前的村镇规划建设存在不健全的现象,村庄以及集镇的规划存在出入,此外在实施中也缺少资金支持,很多管理都无法可依,缺少完善的规范章程,导致管理体系混乱,规划管理不到位。部分区域的村镇没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缺少硬件系统的支持,为村镇规划建设带来不便[3]。
2.2 管理模式急需创新
如今的村镇规划建设中,由于社会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各项政策都要秉承动态化的管理理念。但是村镇规划建设存在落后的现象,依然以传统的管理对策作为基础,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部分村民的认知度不高,在规划建设中缺少统一的指挥和指导,存在肆意搭建建筑的情况,此类情况直接对村镇的整体形象造成影响。村镇规划建设工作落后,加上缺少政策支持和资金帮助,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依靠,造成整体村镇规划建设滞后。在乡镇的规划建设过程中,部分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意识差,难以胜任工作。加上部分部门工作人员下岗情况严重,村镇规划建设部门不健全,无法正常发挥村镇管理的作用。
2.3 监督管理流于形式
在具体的施工管理中,对施工队伍没有按照建设的流程和要求进行选择,没有选择政府指定的建筑企业施工,选择没有建筑资质的小组织进行施工。此类方式对原有的规划形式产生影响,无法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给建筑项目带来安全隐患。此外政府缺少监督管理部门,一套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起到明显的束缚作用,但是在实施中缺少完善的监督和管控,各级政府部门监督不到位,很多建筑物处在失控的状态下,导致建筑安全质量存在一定的隐患,针对具体施工阶段的概况,如果出现安全事故,影响业主的居住安全,也给村镇规划建设带来消极影响[4]。
2.4 缺少扶持政策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镇规划建设的落实需要以政策作为基础,确保专项资金落实到位。但是在实施中不具备对应的资金支持,很多村镇规划建设都已经规划完毕,资金到位即可投入实践,但是由于其中的审核流程比较复杂,加上管理上的内容比较多,资金无法及时到位。在发展中,扶持政策本身起到引导性的作用,缺少引导和支撑,则导致具体管理工作无法创新,不符合乡村振兴发展的要求。
3 村镇规划建设的优化对策
村镇规划建设比较复杂,各项工作的开展也需要多个方面的支撑和帮助,在实际工作中,注意的是整合多方面影响因素,构建完善的村镇规划建设工作体系,提升村镇规划建设的综合水平。为了能合理推进村镇规划建设,加快乡村振兴发展进程,需要不断优化管理对策,通过优化管理来提升优势。详细的创新对策如下。
3.1 合理进行村镇管理的前期规划
村镇规划建设阶段要求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进行考察,结合本区域的基本情况,同时邀请具备专业资质的单位和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规划和布局。前瞻性的眼光对规划布局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前期勘察之后,可增强村镇规划建设的长效性,提高建设管理工作的综合效能。一般情况下,综合分析不同区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探索产业推动发展型村镇规划、城郊集约型村镇规划以及生态保护型村镇规划、休闲旅游型村镇规划等多种模式的构建,通过各项新型模式的构建之后,能使其和本区域的实际发展相吻合,为村镇规划建设的工作开展创造便利,提升综合管理效果[5]。
3.2 发挥管理部门引导作用
在村镇规划建设中,各项支撑对策发挥出制约性的作用。政府在工作阶段其重视程度也直接对项目设计产生影响,在新的发展阶段,需要积极组织村镇规划建设,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政府部门要积极开展宣传和教育等工作,对广大农民开展正确的引导,保证在政府的干预下,各项村镇规划建设具备规范性,符合管理要求,通过规范化的管理之后,可提升管理效能。在村镇规划建设阶段以乡村振兴作为基础,在不断推进村镇活动时,按照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展开其他工作。政府的指导起到突出的作用,合理地指引和帮助,能为村镇规划建设落实提供保证。在操作中为了响应政府的要求,可以成立专门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小组,对组内的各项工作负责,对重要问题开展组内讨论,结合大家的意见处理村镇规划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在有效的管理下,增强管理效果[6]。
3.3 完善村镇规划建设项目机制
完善的管理机制能确保各方面工作的稳定进行,在全面推进村镇规划建设中,了解新时期背景下的管理要求,对当前管理机制不完善的情况及时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把握现有建设项目的要求,以全员管理为目标,倡导大家也积极参与到其中。各个阶段有效的管理,可带动全过程管理和全方位管理等措施的落实,改善当前管理现状,彰显综合管理的优势。在实施中可尝试落实村镇规划建设各项工作,在保证项目运行综合质量基础上,结合先进的管理机制,对管理体系创新,在规划中能灵活处理村镇建设的对应问题。多元化的战略管理形式符合当前发展前景的要求,经过切实可行的管理后,提升村镇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让各项工作能彰显价值,同时也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全面展开奠定基础[7]。
3.4 提供资金帮助
在村镇规划建设中,资金的扶持和帮助很重要。在专项实践活动中,资金支持是确保管理质量的重要基础条件,在资金支持下,要贯彻和落实各项管理工作,通过合理化管理之后,工程质量提高。在全面推进村镇规划建设阶段,要不断优化管理效能,加大资金投入,从多个渠道提供资金支持。政府部门要引起关注,和社会相关组织等结合在一起,对提供的资金进行整合,政府在引导的同时,也有效加大资金的投入管理力度。优化的政策落实之后,和区域的规划发展相呼应。在实现资金优化利用基础上也需要进行管理工作创新,切实保证新时期村镇规划建设取得理想的效果,为城乡协同发展奠定基础。针对专项资金不明的现象,必须落实各方的责任,保证乡镇级的有关部门协调联动,促进乡镇工作的顺利开展。
4 结语
在村镇规划建设中,受到不同程度因素的影响,对具体管理产生制约。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做好村镇规划建设是新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实施中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要顺应历史发展趋势,采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结合本地的基本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和管理。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合理进行村镇管理的前期规划、发挥管理部门引导作用、完善村镇规划建设项目机制、提供资金帮助等方式进行落实,统一的建设管理,进而促进区域的村镇建设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