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城市触媒理论在老旧城区改造领域应用的探讨
——以田子坊为例

2021-03-30谷小溪闵丙学金世镛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1年6期
关键词:触媒居民社区

谷小溪,闵丙学,金世镛

(高丽大学建筑系(韩国))

1 老旧城区城市改造

1.1 老旧城区城市改造的重要性

当前,世界各国都进入了经济和城市高速发展时期。急剧的城市扩张导致城市土地资源紧张,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期的城区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其建设之初的目的与地区特性已经无法适应现今条件下城市整体发展的需要。同时,城市发展的重心转向新规划区域,导致新旧城区空间品质、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差距拉大,居民矛盾与发展不协调。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城区改造在城市发展建设中显得极为重要。

1.2 当前老旧城区改造的主体模式与其各自特点

目前,老旧城区的改造与更新主要有三种模式。

1)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是指由政府对急需更新与改造的区域进行总体的产权与资源整合,由政府向区域内的产权人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或通过置换房产的形式来换取其土地的使用权。政府在获得了该区域的全部或部分土地使用权后对其开展改造与开发工作。该模式的主体执行方和主体出资方都是政府单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项目的非营利性与区域居民的核心权益,同时也有利于区域和城市整体发展规划的良好衔接,更好地确保区域的发展水平与发展方向,增强城市整体的综合竞争力。但是,由于该模式下的资金绝大多数来自政府的财政收入,政府财政收入的主体又是全体市民缴纳的税金,而最后改造与再生的成果只是提升了区域居民和周边地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其根本是一种用城市多数人的经济投入来改善指定区域内少部分人生活水平的、带有极强国家福利性质的开发模式。这一模式的执行需要建立在城市长期良性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当于用经济效益高地区的产值来帮助弥补经济效益低地区的经济漏洞,其本质并不是一种可以持续健康发展的模式。

2)开发商主导模式

开发商主导模式与政府主导模式类似,由开发商向当地有产权的居民支付经过双方协商的经济补偿,或通过为其置换土地、房产的形式获得该地区的部分或全部使用权,开发商在政府的监督下对该地区进行开发或改造。该模式的重点在于其执行主体是开发商,而开发商作为商业机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其天性。因此,开发商主导模式下进行的改造与开发模式往往以大规模的推倒重建为主,其建设的主要建筑为能够快速带来大量经济效益的住宅房地产或商业中心。所建设的区域自身又可以通过土地资源的外部经济性对周边地区的土地价值产生正影响,进而提升政府在这一地区的税收,因此这一模式能够快速地带来大量经济效益。但是,由于采取的开发模式多为大规模推倒重建,会对老旧城区的历史与文化脉络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使区域丧失其自身特点,与其他商业或住宅区域同质化,导致城市整体历史与文化传承的缺失。

3)民间自发模式

民间自发模式是指区域内居住的居民为了改善该区域的落后与老化现象,自发成立民间组织,通过宣传与说服其他民众的形式调动区域内居民的积极性,自发筹集资金对该区域进行开发与改造工作。该模式的主体参与者是区域内的居民,其改造与更新的动力是居民对自己家园的热爱与珍惜,因此这一模式对区域的文化与历史脉络的传承能够起到极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其出资多数来自区域居民自身,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更新特性,等同于用自己的钱改造更新自己的家园,是一种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但是,由于居民自发筹集资金的能力有限,而且大部分居民并不具备专业的规划与改造能力,该模式下的区域改造往往集中在老旧基础设施与房屋外表皮的修复与升级。而在更新的进程中,由于民间自发组织的团体不具备法律效力,多为志愿职务类型,组织度与执行能力方面相对政府主导与开发商主导模式来说,相对较弱。同时,对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居民间矛盾没有高效的解决方法。

1.3 当前时代背景下的现实性选择

不管是政府主导模式还是开发商主导模式,其改造与更新的过程都会对地区的文化与历史脉络产生负面影响,会使社区失去原有特色,都是一种不健康的持续发展可能性偏低的模式。而民间自组织模式由于其出资主体与决策方都是该社区内居住生活的居民,因此在改造与更新的过程中,对于社区自身特色与历史文化脉络保护与修复作用较强,往往能起到同时修复老旧基础设施及保护社区自身文化特色的作用,增强社区自身的特色与内涵,避免过度地同质化,提高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不管是再生改造过程中还是再生改造结束后,受益者是该社区的居民,这一过程中较少存在利益性、功能性或规则性博弈,使再生与开发行为更容易按照人本主义的宗旨进行。因此,在对城市的老旧城区进行再生或改造时,民间自组织开发模式更符合当前时代的要求与期盼。而如何积极发挥该模式的优点、弱化或修复该模式的缺点至关重要。

2 城市触媒理论(URBAN CATALYSTS)

2.1 城市触媒理论的概念

城市触媒理论由美国建筑家韦恩·奥图(Wayne Attoe)和唐 ·洛干(Donn Logan)于其著作《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一书中首次提出,该理论是指在不改变区域自身特性的基础上策略性地局部植入新元素或功能,通过新要素的刺激作用复苏区域的内在发展潜力与原有要素,在新旧元素的互相刺激与和谐共生下促进周边区域的发展,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吸引和催生新的元素与功能,从而使地区获得源源不断的更新动力与内在活力。使整个发展过程呈现渐进、可持续性的发展状态,对周边地区产生积极的影响。触媒理论的目的是促进区域的功能得到持久与渐进的积极更新,其产物并非单一的最终规划蓝图,而是成为一个可以不断发生“化学反应”,不断引导后续开发的温床[1]。

2.2 城市触媒理论的特点与优势

城市触媒理论是一种激发和引导的刺激性发展模式,具有极高的可操作性与发展可控性,可以推动区域或城市按照特定意图进行持续渐进的发展与自我完善,对地区的文化社区脉络可以进行有效保护和强化,对地区中落后衰退的物理性环境要素和功能进行修复,同时还可以创造出有利于区域发展的新功能与新经济活动。同时,触媒点的可选范围广,对嵌入介质的要求性低,实际可操作性极高。其本身是一种自下而上,由小及大的更新模式,与传统大刀阔斧地拆迁重建模式相比,更加容易调动居民与社区的积极性,使社区和居民成为改造项目的重要参与者。

3 城市触媒理论在田子坊改造中的作用与分析

田子坊地区位于上海卢湾区,始建于1930年。在建成初期,由于该地区具有发达的连通扬子江的通道,这一地区的轻工业、纺织业与手工业十分发达,大量服装厂和印刷印染厂坐落于此。这些工厂与作坊汇集成的轻工业区成为田子坊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工人与手工业者大量的居住在田子坊内部的简陋建筑中,中产阶级则居住在洋房中,周边混杂着大量的工厂与作坊,这种复杂的街区结构与街区特性成为田子坊的代表形象,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始,伴随着上海市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经济架构的变更使田子坊的轻工业走向衰落,原有的简陋建筑与部分洋房因为年代久远无法适应现代人对居住的需求而迅速走向衰退。但依然保留着原有街区风格与历史特色的田子坊地区却吸引了各类创意产业和艺术设计产业前来入驻,为田子坊街区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经济活动,丰富了街区的功能结构,逐步刺激着田子坊的自我更新与完善,艺术、创意类工作室的到来吸引了人流与信息的交互,催生了画廊、展馆、酒吧、咖啡厅、民宿等其他功能补充类元素。如今的田子坊已经成为集艺术创作,休闲娱乐,旅游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上海市地标街区。

3.1 田子坊城市更新历程

3.1.1 第一阶段:触媒的自然产生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由于上海市经济结构的大规模调整,田子坊地区的大量工厂、作坊纷纷关闭,失去经济活动的田子坊街区迅速走向衰败,街区南侧传统意义上的田子坊边界泰康路路段杂乱不堪,大量的工人与居民搬离田子坊地区,造成大量生产空间,如作坊与厂房以及洋房等历史建筑,空置下来并被居民出租。但这些厂房所具有的空旷性与规模等特征可以很好地满足艺术家创作与展览艺术作品时对空间及场所的需求。1998年,中国著名油画家陈逸飞先生率先入驻田子坊街区。伴随名人效应与宣传,一批艺术家与设计者纷纷入驻田子坊,进一步明确了田子坊地区的艺术文化主题,吸引了大批国内外艺术家入驻田子坊。这使得原本的街区功能结构发生变化,艺术文化这一现代触媒的加入为社区带来了人流与信息的交互。

3.1.2 第二阶段:触媒刺激作用下井喷式发展与触媒更新

田子坊在艺术文化触媒的刺激下所形成的新特征与经济活动让投资者发现了获利的可能性,经过市场经济下投资者的试错,早期入驻田子坊的投资者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随之产生的品牌与示范效应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目光。投资行为如雨后春笋一般的涌入,使田子坊街区的更新过程进入第二阶段。2004年,相较于艺术家集群,投资方拥有着更多的资本与税务支付能力,大量投资方的涌入进一步推动了田子坊地区的基础设施更新与空间形态的整合,绝大多数居民开始将自己所持有的居住空间外租给商家与艺术家,自己则外迁至其他区域生活。从而使田子坊的功能结构与人口结构再次出现变动,商人与艺术家成为地区的主导。田子坊本身的核心功能也从居住和艺术转换为艺术与商业服务业为主。

3.1.3 第三阶段:区域触媒对周边地块发散式触媒激发

田子坊的成功极大提高了区域的知名度,汇集了大量外部人流与外部资本,大量人流与信息的涌入,对周边区块产生极大影响,田子坊在触媒刺激下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成功辐射至周边区域,田子坊周边区域的闲置空间纷纷转变为宾馆、青年旅社、茶室等对田子坊社区进行功能补充的场所,周边区域的建筑开始逐步翻新,当地政府亦拨款对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进行翻新与增设。田子坊的成功不但对田子坊自身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其触媒作用辐射到了田子坊的周边区块,并在周边区块产生了新的触媒作用。

3.2 触媒发展中的阶段性刺激与发展新元素

陈逸飞等著名艺术家工作室的成立,既可以看作是对田子坊这一社区嵌入了一枚艺术创作与展示类空间的实体触媒,也可以看作是在田子坊加入了空间用途的转变这一虚拟触媒。不管是哪一种触媒的嵌入,都成功地改变了田子坊原本单一的功能结构,在基础的居住功能中加入了艺术创作与展示功能,开始将外部的人流与信息和资源等元素引入田子坊内部。同时,艺术家们自发组织的大量艺术类、创意类会展活动可以看作是虚拟触媒,这些活动的开展促使艺术家及部分居民自筹经费对社区内部分老旧设施与杂乱拥挤的道路进行整理与更新,这一系列虚拟触媒在更新改善社区内部环境与设施的同时,进一步向外界散发了田子坊的影响力。这一阶段中,该触媒作用的刺激效果吸引大量艺术家与外部人流的涌入。

大量艺术家与创作者的涌入进一步改变了田子坊的功能结构,居民与艺术创作者的比例发生了变化,外部人流的大量汇集使投资者看到了商机。田子坊区域内开始出现对文化艺术触媒进行功能补充性质的餐饮、娱乐等新的触媒元素,田子坊社区开始出现餐厅、咖啡厅、传统商品商店、酒吧等营利性质场所。相较于早期的艺术文化空间,这些营业场所的出现汇集了大量的经济效益,而这些经济效益又以商家对营业场所和门前街道的修缮、整理形式反哺给田子坊社区。社区功能结构得到了进一步扩张与发展,由第一阶段的居住加文化艺术空间转换至文化艺术空间与休闲娱乐空间为主,居住为辅的形态。

3.3 触媒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其人为可控性

在田子坊的发展过程中,触媒的嵌入虽然带来了大量新的发展元素并刺激了几近枯竭的区域内经济活动,但同时,触媒所带来的影响和后续刺激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因此,在触媒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人为干预,使其始终作为区域发展的有利催化剂。

3.3.1 再生参与方的利益博弈

田子坊的品牌形象塑造成功后,大量投资的涌入带来了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居民在利益的驱使下,加入了房屋出售的行列。由于田子坊的建筑物年代久远,并不能有效应对自身功能结构的变化,一楼的商家便对水、电、天然气等管道进行擅自修改与增设,这使田子坊的原始社区居民产生了不满,外界人流的迅速汇集与店铺铭牌、霓虹灯等经营设施的增加也对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灯光与噪声污染。田子坊社区开始出现居民与投资商和艺术家之间的矛盾。另外,田子坊建筑群的一楼普遍出租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二楼三楼的原住民在没有获得相应经济利益的同时,还饱受田子坊开发带来的诸如拥堵、隐私破坏、声光污染等不良影响,这种现象也激化了原居民之间的矛盾,社区的和谐与稳定发展受到极大的破坏与威胁。为了应对以上这些问题,部分社区居民发动田子坊的原始居民,通过选举成立了田子坊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由部分田子坊社区居民与外来投资者构成,主要负责调解田子坊居民间以及与投资者之间的矛盾,管理营业场所的入驻,规范其营业设施的尺寸与公共空间的使用额度,审核对建筑物与水电煤气等基础设施的更改与增设。该委员会的产生极大地缓解了田子坊社区内主要改造参与方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起到了田子坊社区的权益制衡作用。

3.3.2 新旧触媒间的功能性博弈

田子坊作为一个衰败的老旧社区,其最初嵌入的触媒是传统文化艺术。这一触媒的嵌入成功刺激了田子坊产生由内至外的更新行为,在刺激田子坊的过程中,触媒的作用催生或引入了大量新的触媒或发展元素,这些新的触媒与发展元素或多或少地对原始的传统文化艺术触媒产生了影响。针对新旧触媒之间的碰撞,田子坊管理委员会在区域政府的授权与配合之下做出了大量调整与限制,首先对田子坊内的文化创意艺术产业进行补助,减少该产业所使用场所的租金;其次针对过度发展的餐饮与娱乐产业,管委会实行了剔除同性质营业场所,剔除小商品、小吃快餐等无创意、无秩序性商户的措施。在居民与政府的联合干预之下,田子坊内投资方的权利与数量得到制衡,这些举措避免了田子坊的过度商业化,保护了田子坊社区的独特性与可持续发展性。

4 城市触媒理论的启示

4.1 适合地区特性的初始触媒元素

田子坊最初的触媒元素为艺术产业,且田子坊的艺术产业是自发兴起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点:

①极低的土地使用成本,年轻的艺术从业者往往并不具备经济能力,而艺术创作对空间的要求又相对苛刻,因此,具有价格低廉且具有极大内部空间的田子坊工坊对于他们来说是极为合适的选择;

②极具艺术吸引力的社区特性与建筑特色,对于艺术从业者来说,创意与灵感的激发极为重要。

上海的田子坊属于典型的老城区,这一区域充分地保留了上海上百年租界的建筑风格和街道特色,可以看作是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缩影。尤为可贵的是,在田子坊社区还留有部分居民,他们保持着上百年来的传统生活方式,这在艺术家的眼里是极具艺术挖掘潜力的文化现象,这些特点对艺术家而言是极具吸引力的。因此,田子坊最初的触媒元素虽然是自发产生的,但其自然选择的过程是有据可循的。

4.2 触媒反应会激活社区商业价值与功能多元化

在艺术产业作为最初的元素激活了触媒反应且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与成果之后,地区会开始喷发出潜在的商业价值与自我更新能力。这种价值与能力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之下会引发触媒反应持续不断地进行,从而诱发新的触媒元素。而这一类新的触媒元素多是与原始触媒进行互补或互相依存的产业。多种触媒元素的共存极大的扩展了社区的多元性与经济活力,其作用效果加速了社区的转变,并对社区整体物理环境的改善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作用。甚至可以说一个社区的活力是否充沛直接取决于该区域的功能性是否丰富。因此,功能性越强的区域,其内部的经济活动以及其和外部环境的交互性就越强,而这正是能够确保社区具有源源不断的自我翻新与修复动力的根本。

4.3 触媒反应中存在着对发展方向的引导性与可控性

在触媒反应的初期及中期,田子坊出现了艺术家自发组织及民间与政府合作成立的组织对进入社区的艺术家或其他产业进行审查。这种审查实际上就是一种对触媒反应中出现的大量新型触媒进行筛选与剔除的过程,这一行为可以有效地保护并强化早期触媒元素的发展壮大,避免了功能性的混乱与触媒的无序性发展,引导着反应的过程。到了后期,政府部门对于触媒的监控与引导作用更为突出,田子坊所在地政府虽然放宽了商业与服务业入住的标准与比例,但基于政府部门对该地区的规划与定位,避免土地使用成本过高成为了重点。所以政府采取诸如对田子坊社区内的非创意性商铺进行数量限制,剔除同类型的商店,对餐饮产业进行位置规划等政策,保护地区的艺术产业,抑制过度的商业化。

4.4 社区的触媒反应具有限度、具有最终的临界点,触媒反应不是无穷尽的

在触媒反应的过程中,社区会最终形成一个最为外界所熟知且适应的形态,也是外界对这个社区最憧憬的状态,可以将其称为建筑师Christian Norberg-Schulz所描述的场所精神(Genius Loci)。而这一状态的判断应由社区的政府以及社区的主体居民和使用者共同决定,政府从社区的定位和如何更好地切合城市整体的发展角度入手,社区主体居民和使用者则从社区的活力及经济价值入手。这类判断是一个复杂而又涉及广泛考量的过程,不应该单纯以一方的意愿作为标准。而一旦得出了该社区最为外界所熟知且适应的形态后,该形态应该作为触媒反应的阶段性终点,在达到这一终点之后不应再对社区植入新的触媒元素,而应该开始维持其现状,令其开始自我更新与替换。

5 结语

通过案例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城市触媒理论的可能性和在城市再生过程中的发展可控性很高,是可以最小化城市改造或再生成本和代价的理论。但是,比起方法本身,它更注重于理论,提出的概念并不是可以嵌入的万能公式。这个概念实际上类似对这些成功案例的经验总结,为城市规划和再生活动提供了一种思路。

猜你喜欢

触媒居民社区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低汞触媒在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中的应用
电石法聚氯乙烯氯化汞触媒消耗评估方法
电石法聚氯乙烯中低汞触媒的应用
低汞触媒试用总结
高台居民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