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 主要问题与对策

2021-03-30王润博

现代食品 2021年11期
关键词:商贩安全法监管

◎ 王 方,王润博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漯河 462300)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群众危机感增强。随着食品市场的更新换代加快,食品原材料层出不穷,其质量问题更是难以保障。食品安全法的部分法律法规,已然不能再规范整个食品市场,监管工作难度增大。部分小作坊、食品加工商,不再满足于眼前的蝇头小利,追求利益最大化,并且自身法律意识较为薄弱,导致一些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群众没有维权意识,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听之任之,给了违法商贩可乘之机。有关部门监管力度小,难度较大,责任机构不够完善,存在着一定的管理矛盾,没有根据实际情况与各地方部门进行管理和沟通,这些都为食品安全的监管带了巨大的问题和困难。

1 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1.1 法律体系不完善

我国已将食品安全管理纳入战略性高度,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1]。但在现有的整个食品安全体系中还存在着众多不足,如存在理论无法达到实践的问题,一些法律、政策没有办法贯彻落实到基层。对于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其力度和范围也已经不足以去监督食品市场的方方面面。在面对一些小商小贩时,很难立即发现问题,部分违法小作坊无法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并处理,法律的漏洞也给了一些不法商贩可乘之机,在市场上难以进行统一的规划,他们徘徊在安全法的空白地带,觊觎着法律体系的漏洞,由此可见法律体系必须进行完善,改善当前的市场现状。

1.2 安全监管模式单一

目前,政府对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和扶持,但是由于监管范围广、面积大、人力资源耗费高、执法装备少,为监管食品安全问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2]。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管理比较被动,无法第一时间进行改善和支持,同时又因为监管模式较为刻板和单一,没有先进的检验仪器和设备予以支撑,不仅降低了食品生产的效率,更难以保障其安全性。部分执法人员不了解食品安全相关检测仪器的操作范围和要点,无法参与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工作,且对自己的工作性质认识不够深刻,导致监管质量低下。

1.3 食品加工商及消费者法律意识淡薄

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一些食品加工商不再满足于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是追求最大的效益,在金钱的诱惑下通过不法手段获取利益,将消费者的感受和食品安全问题抛之脑后,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触犯了法律。而部分消费者法律意识淡薄,遇到食品安全事件大多不了了之,没有积极主动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给不法商贩提供了可乘之机,有些商贩甚至没有营业执照,或者以家庭为单位成立加工厂,生产加工过程不规范、不卫生,食品安全隐患巨大。

1.4 监管技术不够完善

当前食品安全在多方的监督之下,虽有部分好转,但单一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其产业链的复杂,并且没有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办法[3]。碍于没有先进的监管技术,导致食品安全的管理变得复杂化,无法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缺乏技术研发、技术创新动力。对于食品安全的执法还停留在基础的阶段,多数情况下是靠执法人员人工甄别,而不是高效的机器甄别。由于检测手法的落后,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增多,部分执法人员对于食品安全的认识较少,业务能力较低,在缺少先进的监管技术扶持下其监管效率难以提升。

2 改善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对策

2.1 加强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惩处力度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完善相关管理条例,有利于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我国应当加强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就目前的食品安全管理法来看,违法行为的代价小,成本低,导致一些商贩知法犯法,并毫无悔过之心,妄图利用法律漏洞,逃避处罚。对此应该加大惩处力度,不仅要给予违法者严厉的处罚,同时也应当警示整个食品行业[4]。不仅应在金钱上予以处罚,更应该细化法律法规,对待违法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一并处罚,绝不姑息。严明处罚情节、惩处力度,不能让违法者心存侥幸心理,在法律的约束下,有效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2.2 建立全新监管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食品安全固有的监管模式已经很难再约束五花八门的食品市场。不止是食品安全法法律体系的改变,其监管模式也应当跟上时代脚步进行创新和变革。①要实现食品安全监管全覆盖,在食品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建设一个全新的、专门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建立新型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对食品流通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审查,并对执法人员进行更为严苛的培训和筛选[5]。②不仅要从内部开始创新,更要吸取他国优秀的管理经验,借鉴管理模式,无论是食品的产地、加工过程、外包装还是流通售后,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和筛选,层层把关,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手段进行严格的筛查。绝不让危害公众安全的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2.3 大力进行食品安全风险宣传

大部分的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了解较少,不了解维权途径,不具备维权意识,在权益受到损害时,大部分人不追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纵容了一些不法商贩。因为缺少食品安全意识,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易引发恐慌。针对此类情况,食品安全部门应当大力宣传食品安全问题,为人们提供维权途径,合法保护自己的权益,增强群众面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避免恐慌,更要与媒体组成宣传教育平台,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识。作为企业,应该提升自身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严于律己。深入了解食品安全问题,在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时,沉着冷静地维护合法权益,树立自我防范的意识,与公众共同监督食品安全问题。

2.4 加强食品安全技术研发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为了进一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展,应该成立专项小组深入研究食品安全问题,找到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从源头进行改善。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运用先进的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创建方便快捷的检查手段,提高检验设备的能力,对食品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展开讨论研究,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的效率,避免重复性,争取做到科学性、预见性、具体化、多元化。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提高食品安全质量,及时地研究产品信息,各部门实时进行技术的共享,开展信息化的工作,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体系,完善食品安全技术。

2.5 规定食品安全的标准线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较为严重,社会新闻频出,食品安全问题情况混乱。由于没有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导致市场鱼龙混杂,一些不法商家生产的食品更是趁机混入市场牟取暴利。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应该更深层次、更精准地制定食品安全的标准,加快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正,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努力完善食品安全标准,科学统一地解决问题。不仅要强化原有管理制度,更要制定食品安全的标准,标准不仅是一条合格线,更是对市场及消费者的保障,必须制定严苛的数据来限制食品的流通,只有不断提升食品检测标准,修正食品安全的标准,改善当前的市场环境,才能给企业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以及消费者优质的消费体验。

3 结语

我国在食品安全的监管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漏洞,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面对上述问题我国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使其在理论上更加严谨,在实践中更加灵活。

对于食品的生产,要建立一套井然有序的、全方位的监管体系,食品广告要仔细审核,拒绝夸大其词,避免食品厂家有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加强对小商小贩的法律意识培训,提高法律素养,并对无证经营、违反法律法规的摊贩进行严厉的处罚,对于内部勾结非法商贩的执法人员应该予以行政处分、严厉的制裁。从多方面完善食品安全法,减少甚至杜绝食品安全问题,各单位履行职责相互配合,向更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过渡。

猜你喜欢

商贩安全法监管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商贩出售罂粟壳欲当火锅调料获刑8年半
推 销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日本修订劳动卫生安全法(ISHL)
《食品安全法》修订应瞄准三大缺陷
“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严在哪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