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标准与食品检测标准在应用中的 问题探讨
2021-03-30吴丹丹
◎ 张 娟,吴丹丹
(上海格瑞产品检测有限公司,上海 201210)
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检测标准主要具备4 个特点:①先进性与适应性。二者首先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并在此基础上突出科学性与先进性,以规范食品生产,确保食品安全。②强制性。二者都属于国家出台的强制性规定,发布后任何单位以及个人均必须执行标准规定,不能违反[1]。③滞后性。二者的制定以及出台均根据我国食品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但标准的制定往往会滞后于市场变化,且无法避免。④可修订性。食品市场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标准的制定虽然存在滞后性,但是也需要根据现实情况适时进行修订,以指导和规范食品市场行为[2]。
1 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检测标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适用范围有限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检测标准虽然均为国家标准,但是各种细化标准在适用范围上存在极大差异,这就导致标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无法起到指导作用,造成食品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缺乏可靠的依据。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pH 值的测定》(GB 5009.237—2016),该标准是检测食品pH值的规定,单从标准名称来看,适用于所有食品,但是实际仅适用于罐头食品、含肉或者肉制品以及牡蛎的pH 值检测,适用范围极为有限。
1.2 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检测标准不对应
要在实际工作当中落实食品安全标准就必须依靠食品检测,否则无法确定相关食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但是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检测标准存在不对应的情况,这就导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虽然食品安全标准当中明确规定了相应指标,但是缺乏检测相应指标的方法[3]。如《非油炸水果、蔬菜脆片》(GB/T 23787—2009)当中明确规定非油炸水果、蔬菜脆片类的食品中微生物指标必须要符合相应卫生标准,但是经查并无具体的检测标准,这就意味着该项规定无法得到落实[4]。此外,该标准中还规定该类食品出厂时需要检测食品中大肠菌群以及菌落总数,但并未明确具体指标以及检验方法,这就意味着该项规定也无法应用于实际。
1.3 标准修订滞后性突出
国家政策法规的出台必然滞后于市场,此问题在世界各国均存在,无可避免,但是这种滞后性仅是相对而言[5],若滞后性过于突出,则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多种问题,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国家政策法规以及相关标准必须适时进行修订。在食品安全标准方面,NY/T 1711—2009、NY/T 958—2006、NY/T 1070—2006 中明确指出“凡引用文件中未明确标注日期,则相关最新标准均适用本标准”,上述几项标准所对应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为GB/T 4789.3—2016,前者规定的大肠菌群检测单位是MPN/100 g,而后者规定的检测单位是CFU·g-1或者MPN·g-1。显然二者存在明显的矛盾,若按照前者的单位执行,则与后者规定的检验方法不对应;若按照后者的单位执行,则不符合前者“凡引用文件中未明确标注日期,则相关最新标准均适用本标准”的规定[6]。
2 食品安全标准与食品检测标准在应用中存在问题的优化建议
2.1 加快整合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检测标准
食品安全标准与食品检测标准相辅相成,前者规定安全指标,后者规定检验方法,但是从目前来看,二者之间存在相互矛盾以及不对应的情况,这就导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无法落实标准中的相关规定。针对这一问题,必须要加快整合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检测标准,解决二者之间相互交叉、混乱、不统一以及相互矛盾的问题,提升食品安全标准与食品检测标准的实用性、科学性以及通用性[7]。前文所提到可能仅仅是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检测标准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小部分问题,所涉及的内容相对有限,但也表明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确实存在问题,要切实保障食品安全,规范食品市场,就必须要重点解决这些问题,加快制定基础性标准,着重解决标准适用范围窄、安全标准与检验标准不对应的问题。
2.2 注重标准制定或者修订前的战略研究
在制定或者修订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检测标准前,要注重前期的战略研究,增加前期投入,发挥相关科研单位、专家学者、团体组织的作用,全面开展基础性研究工作,结合我国当下的实际情况,通过大量的实践及研究为标准的制定或者修订提供参考依据。例如,应对当下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食品添加剂、转基因食品以及农药残留等问题进行研究,包括相应产品技术标准、检测技术以及检测方法等,确保制定或者修订后的标准可以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为食品监管部门提供执法依据。此外,在标准制定或者修订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不能仅着眼于当下,也要充分考虑未来食品市场的发展趋势,突出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检测标准的科学性。
2.3 借鉴国际上的优秀经验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ISO 以及CAC 标准体系已经极为成熟和完善,且适用范围较广,经过了大量的实践检验,具有较高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对此,我国在制定或者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检测标准时,在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应适当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以及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相关标准。一方面可以促进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检测标准体系的完善,更好的规范我国食品市场[8];另一方面可以推进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检测标准与国际接轨,在当下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推进标准的国际化有助于我国的食品产品走出国门,加入到国际竞争当中,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4 建立健全专家咨询机制
我国《食品安全法》当中明确规定了食品安全标准专家咨询制度,通过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制度可以有效提升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检测标准的科学性与先进性。①要建立起科学的专家筛选制度,可以从国内高校、知名科研机构、食品制造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等机构筛选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组建专家团队,以备咨询[9]。②要明确参与专家的责任。专家的专业知识理论或者个人见解在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检测标准的制定与修订中具有重要作用,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要明确专家的责任,避免参与咨询的专家存在不正当或者违背科学原则的行为。③要建立专业分委员会制度,这主要是为了提升利用专家学者专业知识经验的效率,有针对性的处理不同领域的问题。相关部门要根据专业、行业以及研究领域等将筛选出的专家学者进行分类,组建专业委员会,在涉及相关问题时直接邀请相应领域的专业委员会参与,可以显著提升审评效率与质量。
3 结语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检测标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规定难以得到落实,因此,必须要加快整合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检测标准,重视标准制定或者修订的战略研究,借鉴国际相关经验,同时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制度,切实提升标准的先进性、科学性以及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