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食品实验室内部审核工作

2021-03-30张蕊蕊

现代食品 2021年3期
关键词:内审员内审管理体系

◎ 张蕊蕊

(秦安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甘肃 秦安 74160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也日益增高,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强。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受到了社会和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加强了食品安全抽样检测和监督管理。抽样检测是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中极为重要一环,直接影响着后续监管工作的预案制定、抽查监管和整治处理。在抽样检测过程中,其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食品安全监管具有指导意义,所以做好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保证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至关重要。内部审核的实施是监视和测量实验室内部质量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因此做好食品检验检测实验室内部审核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实验室内审的概述

内部审核简称内审,有时也称第一方审核,它是实验室自身建立的一种评价机制,是审核实验室管理体系合格性、适用性和有效性的过程,以确保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完善和改进,其重点在于发现问题,努力进行内部改善。内审不仅能够保证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有序、稳定的运行,还可以及时发现在检验流程和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正和完善,促进管理体系更加科学完善,提高工作质量[1]。由于内审工作贯穿于食品检验检测的各个环节,其工作流程复杂且工作量大,因此在全面启动内审之前,要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开展工作。同时内审还要遵循独立性、客观性和系统性原则[2]。

2 内审的实施

2.1 制定内审计划

每年年初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应制定年度内审计划,内审计划一般包括内审的范围、目的、依据、方式、具体时间、内审员工作职责、分组情况及工作表格的准备等[3],且由质量负责人批准并牵头实施。内审时间的分布情况由首次会议确定,一般来说,它的实施按照首次会议、现场审核、碰头会以及末次会议的顺序安排进行。

2.2 内审的分组

质量负责人组建内审组并指定内审组长,为了保证内审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内审分组应遵循回避原则,内审员职责范围要独立于本人的工作部门。与此同时,内审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经培训合格后取得内审员证书并获得单位授权后参与内审工作[4]。内审的主要工作方式分为全面集中和部门分工两个方面[5]。

2.3 编制内审检查表

内审检查表由内审组在审核前进行编制,需要覆盖各个部门的工作,并且要达到《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食品检验机构要求》《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的全部要求。

2.4 通知

在内审开始至少一周之前发布审核通知,包括被审部门、内审组成员、审核日期、安排和要求等。

2.5 首次会议

首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召开,最高管理者(必要时)、质量负责人、审核组所有成员、被审部门负责人及其相关人员都需签到参加,会议对审核的分组情况、依据、范围、程序、时间安排及相关细节等进行解释确认[6]。

2.6 现场审核

审核组长要做好组内明确分工,审核人员要明确自身职责,认真细致地开展现场审核,通过问、查、看、听的方式寻找客观证据,这也是审核工作中的关键和核心环节[7]。审核组长要把握好审核进度以及同被审核部门间的关系,与被审查部门之间不得发生冲突。在现场审核时要做好审查记录,内审人员要以内审计划和内审检查表为标准,一切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不明确的地方要进行进一步审查,不得妄下结论,要确保审核过程及记录详实、完整、准确及可靠,使查询和追踪更加便捷。归类、总结、梳理内审过程中发现的客观证据,对同类项进行归整,为了确保证据的真实性,要和被审查部门负责人进行交流沟通,确认证据,达成共识[5]。当在审核中发现不符合项时,要及时同被审部门或相关人员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且在会议上充分分析讨论,不轻易下结论,并应由被审核方确认。

2.7 填写不符合报告

内审组对审核中发现的所有客观证据进行分析、梳理、归类并讨论,依照《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验机构通用要求》(RB/T 214—2017)及质量体系文件等依据,准确判断和评价,确定不符合项和符合项,就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情况、类型、结论等如实填写不符合报告。内审人员对内审查出的不符合项的性质和总数进行分类。不符合项根据其原因可分为体系性不符合、实施性不符合、效果性不符合;根据不符合严重程度通常划分为严重不符合和一般不符合[8]。

2.8 末次会议

末次会议同样由审核组长主持召开,且参加人员和首次会议相同,会议就审核评价和结论进行意见交换,达成共识,并提出纠正措施建议、验证计划、整改期限和要求等。

2.9 编制内审报告

内审组长根据审核评价和结论编制内审报告。内审报告包括以下内容:①此次内审的目的、依据、范围和方法。②被审部门和审核组成员。③审核的实施情况,即日期、过程概况简述等。④描述审核时发现的问题,归并全部内审记录表,对不符合项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⑤分析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⑥上次内审不符合项的改正情况。⑦列出审核中有异议的问题和处理意见及建议。⑧综合客观评价质量体系,得出审核结论。⑨取得批准并确认分发范围[9]。

2.10 实施纠正措施和跟踪验证

审核结束后,各被审部门应当认真分析不符合项和实验室管理体系薄弱环节,并找出原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预防和纠正措施。内审组或内审员对其实施情况和结果必须进行跟踪检查和验证,确保预防和纠正措施有效可行,且将验证评价填写在相关表格[10]。若通过检查验证发现纠正措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应当要求实验室再次分析原因,并且重新制定合适的纠正措施,且在实施后要重新进行效果验证,直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11]。通过跟踪验证形成完整的闭环,才算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内部管理体系审核。

3 发挥实验室内审的作用

(1)完整、有效实施整个内审工作流程。为确保内审作用的充分发挥,需做好以下3 方面,保证各阶段工作质量。①制定内审计划要确保其详细性,明确审核范围、突出工作重点。与此同时,为了便于在现场审核中记录原始审核结果,要依据食品实验室的实际工作情况,制作专门的单据,其可以确保记录的快捷、准确,这些原始审核结果也是整个审核工作的核心。②由于食品种类繁多,审核和检测的流程及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在进行食品实验室的内审工作时,要抓好细节,保证内审工作顺利完整地进行。③对审核完毕后的收尾工作要充分重视,对内审工作中的相关资料及数据记录做好保存工作,以便于后期的查询使用。

(2)做好内审工作有效性保障工作。为了确保内审工作有效性,应当提高审核人员的专业性、工作责任心和安全意识等素质。内审员应当具有专业的上岗职业资格证书和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工作经验包括3 方面:①具有专业的检验工作经验,能够掌握多种专业食品检验方式,且可熟练应用。②具有丰富的外审及管理经验,其关系到内审的质量,因此为了保证内审工作高质量地完成,需要对内审员时常进行培训和考核。③作为内审员,应当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食品安全意识,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具有大局意识和足够高的个人思想觉悟。

(3)把握内审实施重要因素。本质上来讲,内审是食品实验室依靠相关管理体系提高自身检测水平的一种管理活动,所以要想顺利开展,还要得到部门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除此之外,食品检测部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完成自我检查,内审工作就是为了及时发现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而开展的,所以想要充分发挥内审的作用,就需真切地认识到内审工作的重要性,并不断的完善该项工作,做到对各方面影响因素的整体把握[12]。

4 结语

内审不仅对食品实验室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也是提升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途径之一。食品检验检测部门应当积极有效地做好内审工作,真正发挥内审的作用,通过内审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工作质量的提高增加一层的保证,为人们的食品安全带来保障。

猜你喜欢

内审员内审管理体系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浅谈成品油销售企业HSE内审员队伍建设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企业管理体系内审员能力强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