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分析
2021-03-30殷永红
殷永红
(广东华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000)
0 引言
装配式建筑无论是施工经济性,还是施工效率性和安全性等都较传统建筑物高很多。因此,其已成为当前我国建筑领域中必然发展的一种趋势之一。但该建筑施工模式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应的施工技术体系尚未完全成熟,所以在实际施工时,仍会面临一些质量影响因素,这样就会给其整体施工效果带来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因此,要想改善现状就要有效识别这些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这样才能切实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全面发展。
1 装配式建筑概述
所谓装配式建筑,是指由各种现场预制件所组成的新式建筑物。在施工之前,必须根据建筑项目设计要求在专业工厂中对各预制件进行生产制作,然后再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这样才能确保建筑的稳定性。从应用优势来看,该建筑物与传统建筑物相比,有很大的应用优势,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体现:①装配式建筑符合当前大众审美需求,有多样化的建筑施工方案;②装配式建筑具有一定的恒温优势,可以极大地减少暖通空调的使用,进而在节能降耗的基础上,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③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周期较短,可以最大化提高工程施工效率;④装配式建筑主体施工模式主要分为主体建造和装配建造两大部分,其施工质量的好坏与楼板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规范性等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对其整个施工全过程加大管控力度,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1]。
2 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的识别分析
2.1 人为因素
首先,从思想角度来识别,一些施工技术人员自身思想观念保守,所以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认知和理解也是不能做到全面深入,再加上缺少对新技术的学习意识,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就会因为人为操作不得当而无法确保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其次,从技术角度来识别,部分施工人员由于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不足,缺少预制件安装施工经验,再加上在施工期间对于预制件质量并未做到全面有效地控制,所以就会经常导致预制件在安装完毕后,出现尺寸规格达不到相关技术要求的情况;最后,从管理角度来识别,一些施工单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并未严格按照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设计标准来开展相关管理工作,由于缺乏健全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再加上现场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不足等原因所致,从而使最终的施工效果大打折扣。
2.2 辅助设施因素
由于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起步较晚,其相关辅助设施的应用性能也是尚未完善。例如,在预制件生产过程中,若相应质量控制工具较为缺乏,就会给其预制件的质量检测工作带来很大影响,使之无法将存在的质量问题挖掘出来,尤其是那些大体积和高质量的预制件,一旦制作质量不合格,必定会给整个装配式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很大影响。若在开展注浆施工工作时,相应的灌浆设备出现故障,就会影响注浆质量和注浆厚度,进而使整体装配式建筑建造质量无法达到相关测试标准要求[2]。
2.3 材料因素
在装配式建筑实际建造过程中,大部分预制件都是由专门的工厂加工制作而成,所以预制件出厂质量的控制尤为重要。但若是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相关检查人员出现疏忽情况,势必会导致不合格的预制件被运送到施工现场使用,这样就会大大影响整体建筑物的建造质量,给其后期运营使用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一些预制件在运送到施工现场后,若相关施工人员不能全面掌握对其储存方法和要求等,也会给预制件的正常使用造成很大影响,进而不仅会拖延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降低其施工质量,而且也会增加其整体建设成本。因此,为了有效规避上述问题的发生,相关施工单位就要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预制件质量加大管理力度,不仅要保证预制件制造商的专业生产资质和市场信誉度,而且还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预制件运输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这样才能确保预制件的正常使用,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质量。
3 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管控措施分析
3.1 构建健全的建筑质量管理体系
基于装配式建筑的特征,要想确保其整体建造质量达到相应的规范标准要求,相关施工单位首要任务就是要立足于实际需求,构建健全的建筑质量管理体系,以便可以对建筑施工期间的各个环节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各项操作都能处在可控范围之内,有利于提升建筑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另外,还要提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通过定期组织培训教育,进一步提升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使其能够正确认知装配式建筑施工模式的重要性,更好地掌握相关施工操作标准和流程,确保现场施工的规范性与合理性,进而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有效规避因人为操作不当而引发的各类质量问题的发生。
3.2 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
(1)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之前,相关施工单位应根据项目设计要求以及现场情况等,对整个工程的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研判,以便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与具有一定专业生产资质的生产厂家合作,确保预制件的制作质量。另外,还要全面检查现场施工涉及的材料、设备质量,并建立相关预案机制,以免因材料、设备质量不合格而引发各类施工安全问题。
(2)要加强施工期间的质量管理工作。相关管理人员一方面要根据相关施工方案要求,对所有工作和施工资源等进行合理调配,以便确保各环节施工的有序性。另一方面还要结合装配式建筑具体施工内容,制定相应的规范设计标准要求,以便根据该要求来对预制件的组装质量和模块化生产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尤其是在进行钢套筒灌浆施工时,为了确保灌浆质量能够满足整体装配式建筑结构安全控制要求,必须在灌浆前对其钢套筒质量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其没有碎屑。并且还要保证套筒孔径的合理性,这样钢筋从中穿过后才能实现相邻预制件的紧密连接,避免后续安装时出现错位问题。同时,还要注重对灌浆材料的检测,尽可能采用先进、性能可靠的灌浆设备制作多组样品,并且要严格控制灌浆比例,尽量在养护28d 后对其砂浆强度进行科学测试,确保完全符合装配式建筑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投入使用,能避免局部接缝出现问题,从根本上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3]。
3.3 加强预制件质量控制工作
(1)在预制件生产完毕后,必须及时对其生产加工质量进行抽样检测,以便确保其型号、规格、尺寸等都能满足项目安装和验收标准要求。
(2)在预制件运输过程中,必须根据具体运输距离以及当地天气情况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质量控制,以免遇到暴雨或大风天气等,影响预制件的顺利运输。
(3)在预制件到达现场后,还要根据其实际特征采取科学的储存方法对其进行整体质量控制,并做好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这样才能提高预制件的应用性能,满足项目的施工设计要求。
(4)要根据预制件吊装质量控制要求对相关施工技术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以便使其掌握预制件的吊装流程和规范制度等,以便做到精确定位、连接方法可靠,尽量在吊装过程中保持垂直缓慢运行,在保证现场施工安全的基础上,提高预制件的安装质量。
3.4 重视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信息时代背景下,要想最大化提升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质量,就要在实际施工时,积极采取各类信息技术来开展相应的质量控制工作。
(1)要合理利用BIM 技术构建完整的建筑信息模型,以便帮助相关管理人员通过可视化功能及时将建筑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挖掘出来,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更好地确保项目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
(2)相关施工单位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构建专门的数据库,以便实现对整个建筑施工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有效识别出其中存在的质量影响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质量控制计划,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信息管理水平,保障其整体建造质量和施工效益。
4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是基于生态理念下一种由各类预制件组装而成的新式建筑形式。由于其经济性、安全性、稳定性等优势十分明显,在当前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范围也是十分宽泛。因此,要想使其整体建筑质量达到最大化,相关施工单位就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对其整个施工过程加大管理力度,不仅要构建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做好施工期间的质量控制工作和预制件质量控制工作。而且还要重视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持久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