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仁县夹皮沟村林业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1-03-30王冰杨晨宁广亮
王冰,杨晨,宁广亮
(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林业总场,辽宁 铁岭 112700)
1 夹皮沟村自然概况
夹皮沟村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五里甸子镇东南部,地处辽宁、吉林两省交界处,是辽宁省东部最偏远的山村之一,据桓仁县城88公里。东与吉林省集安市大路乡为邻,南隔浑江与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下露河乡相望,西与本镇五里甸村接壤,北与本镇大镜沟村搭界。该村有12个居民组,总户数351户,人口1197人,耕地面积1890亩,森林面积53408亩,其中天然林44586亩,人工林8821.5亩,活立木蓄积270696 m3,森林覆盖率95%,水域面积112亩。
夹皮沟村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800~1200 mm,日照充足,全年无霜期达到150 d。土壤中性,为森林棕壤土。夹皮沟村地处长白山与华北两大植被区系过渡带,境内山高林茂,森林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主要树种为柞树、核桃楸、黄榆、黄菠萝、糠椴、五角枫、茶条槭、黑桦、稠李、暴马丁香、刺五加、软枣猕猴桃、山葡萄、五味子等。主要树种为柞树,最珍贵的树种为天女木兰、刺楸、紫椴、花曲柳、黄菠萝、牛皮杜鹃。林下野生药材和药食兼用的野菜较多,常见有白鲜皮、玉竹、穿龙薯蓣、五味子和大叶芹、刺五加、刺龙芽等。
2 夹皮沟村林业产业发展的背景
夹皮沟村天然次生林约占全村林地总面积的83%,而且分布比较集中连片,随着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等林业政策,林地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荒山荒地已全部还林,该村山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667 m2,近年来随着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落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和上级政府引导,再加上该地区野猪泛滥成灾,农民已经无法种植粮食作物,现在98%农户已将自家在册耕地栽植平欧榛子和红松嫁接,部分有经济条件的农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在次生林下发展林下参。
3 夹皮沟村林业产业发展的现状
通过实地调查,总结夹皮沟村目前主要发展的林业产业有平欧榛子、林下参和红松嫁接。以发展平欧榛子最多,占到林业产业总值的80%,其次是林下参和红松嫁接。
3.1 平欧榛子
20世纪70年代,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在大连开展了欧洲榛引种及选种的研究。由于引进的欧洲榛不能适应东北寒冷的气候条件,于1980年开展了平榛与欧洲榛的种间杂交育种研究,1999年鉴定第一批平欧杂交榛品系,其具有果大、丰产、抗寒性强等特性。新选育的平欧榛子有较多俗称,如平欧杂种榛子、平欧杂交榛子大果榛子、平欧大果榛子等。
发展平欧榛子产业,可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一次栽植,终生受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干部和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干果生产的积极性,是农民致富的好项目。夹皮沟村原是辽宁省本溪市最贫困的山村之一,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经过近几年以来发展平欧榛子的产业,现人均收入达10000元以上。原贫困户71户,现已全部脱贫。为了使贫困户稳定脱贫,该村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以种植平欧榛子为主的产业发展方向,现种植总面积达4500余亩,2018年销售收入近700万元,2019年销售收入近1200万,为农民脱贫致富打下了良好基础,也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
3.2 林下参
人参(PanaxginsengC.A.Mey)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被誉为百草之王,万药之首,滋补神药。林下参是指人参种子播种到适宜的林地中,自然生长15年以上的人参,其外观形态具备野生山参的五形特征,药用价值与野生人参没有差异。因夹皮沟村地处桓仁境内,而桓仁山参以其悠久的历史、特有的优良品质和鲜明地域特色,在国内参药市场享有盛誉,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桓仁县被命名为“中国山参之乡”、“中国山参名县”等荣誉称号。林下参主要销往国内浙江、广州和上海等地,同时也远销韩国、日本、欧洲及东南亚等地区。该村种植林下参面积超过8000余亩,但目前该地野猪泛滥,很多参园被野猪祸害,很难看护,给参农带来严重损失,据调查一农户种植18年的林下参20余亩,价值30万,一夜间被野猪侵害,最后只卖了1万元,野猪严重制约林下参的发展。
3.3 红松嫁接
红松,亦称果松、海松、朝鲜松,不仅是东北珍贵用材树种,而且是优良的木本油料树种,副产品经济价值极大,一株红松一生所产种子的价值是本身木材价值的几十倍,长期食用松子可祛病强身,养颜益寿,结果期间不需打化学药剂,为纯天然绿色有机食品,随着人们生活膳食质量的提高,其果仁产品一直深受国际、国内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供不应求。人工红松林需要长到20年以后才能结果,为了使红松提早结果,通过人工嫁接技术可以使其提早10年结果,以提前获得经济效益。红松嫁接是以3~4年生红松幼苗作砧木,选择林龄在30年生以上的优良结果母树采接穗进行人工嫁接的一种无性繁殖方法,红松嫁接后进入盛果期以后产果量是不嫁接的2~4倍。在桓仁县林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夹皮沟村从2007年开始搞红松嫁接,嫁接面积近1000亩,由于后期缺乏科学管理,目前还处于结果初期,未见效益。
4 夹皮沟村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4.1 平欧榛子栽培管理技术滞后
平欧榛子属于亚乔木,9年生树高可达5.5 m,冠幅4.5 m,而在建园时株行距采用2 m×2 m或2 m×3 m,8年以后树冠上部枝条互相交叉,下部不透光,导致榛树发生“光杆”现象,树上部有果,中下部无果,产量下降,果的品质不佳;在施肥方面,部分农民揠苗助长,渴望速生,早产,在幼树期,过量施肥,施肥离树根又太近,直接把化肥扔到树干中心位置,导致榛树因肥害而死亡,2019年该村有两户榛农因为施肥过量且离树过近,导致1000株4年生的榛树死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给榛农带来深刻教训;在榛园除草方面始终使用化学药剂,地表因没有茂密的植被,水土流失和土壤养分流失严重,导致土壤肥力逐年下降,树势衰弱,结果量下降,果品不佳。面对以上问题,建议栽植密度要小一些,最好采用4 m×5 m的株行距,幼树期,林间可以套栽花生、大豆、中草药等矮棵植物;在施肥方面要科学合理施肥,坚持“少量多次,宁远务近”原则;在除草方面要坚持“以草养园,草树共生”的原则。同时建议政府组织村民到科研院所平欧榛子标准示范园参观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邀请榛子专家为农民授课,提高农民的管理技术和水平。
4.2 林下参野猪破坏严重,经营者缺乏长期经营信心
在2016年之前林下参价格十分可观,部分农民开始投资种植林下参,前期买种子、种植、除草、圈围栏、看护等投资成本很大,从2019年林下参价格下跌,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人工费上涨,野猪泛滥成灾,据2020年6月统计,目前该村已有2000余亩林下参地遭受野猪破坏,70%参农失去信心,放弃管理。面对以上问题,建议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比如发放无息贷款等,让参农有能力发展下去,遭受野猪破坏的参农,当地政府应当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同时放宽对野猪捕猎的政策,只有如此这项产业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
4.3 红松嫁接缺乏后期管理技术
部分农民认为红松嫁接后就不用管理,这是严重的误区,红松嫁接是采用顶枝芽接法,当年顶枝嫁接后生长较慢,很容易被下面第一层的轮生枝所取代,所以夏季需要去掉当年第一层轮生枝生长旺盛的顶稍,使养分集中在嫁接的主枝上,提高嫁接成活率,而且嫁接成活后要加强冬季的修枝,始终保持嫁接枝旺盛生长,这样才能实现红松提前结果,早见效益。总之,红松嫁接树需要像果树一样科学管理,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民技术培训,让他们少走弯路,尽早致富。
5 结语
一项林业产业能否发展好,农民能否靠林业产业发家致富,能否持久发展,需要政府在政策、信息、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大力扶持和引导。由于基层大部分农民的文化程度不是很高,对外界信息了解又甚少,在认识一项产业面前缺乏一定的市场研判,所以容易错失发展的良机,容易盲目跟风,一窝蜂式的发展,导致产品过胜,供过于求的局面,价格跌落,农民失去信心,产业失去生机。为了改变这种弊端,唯有政府做好科学的种植规划和市场引导,做到长期的帮扶和引导,以科技和信息引领产业发展,真正发挥林业产业项目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真正实现农民奔小康的目标。对于一些涉林企事业单位,在投资前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未来产品价格预测,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科学发展,若不切实际或是为了得到上级政府项目补贴等而盲目上项目,可能面临失败的风险,导致国家和企业经济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