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棉花加工智能控制系统技术要求》行业标准解读

2021-03-30李怀坤胡春雷

中国棉花加工 2021年4期
关键词:棉花智能化规范

■ 李怀坤 胡春雷

〔1.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32〕

〔2.全国棉花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北京 100000〕

一、标准编号及标准名称

GH/T 1338-2021《棉花加工智能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二、标准制定背景

目前我国的棉花轧花厂(尤其是新疆棉区)虽然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自动化加工模式,设备配置上也已达到较高水平,但加工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车间管理混乱、粗放式加工、故障率高、能耗高,设备易损坏,火情时有发生以及无法做到“因花配车”的精细化加工等,造成皮棉质量一致性差,生产成本高,影响了轧花厂效益,究其问题的关键是缺少加工过程智能化控制。我国的棉花加工智能控制系统起步较晚,存在缺少先进经验、法律法规不全、标准滞后等问题,尤其是系统的研发生产与制造没有相应标准的支撑。

本标准的制定是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棉花加工成套设备智能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的任务之一,对规范和提升我国棉花加工的智能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基于棉花加工智能控制系统建设的总体原则,规范了系统中的在线检测、控制、信息等主要技术要求。通过实现系统质量在线检测、检测监控、智能分析、自动调节执行、远程维护支持、节能、安全防护、信息化管理、信息集中控制等九大功能为基础,对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安装要求进行了规范。

主要技术性要求如下:

1.规定了杂质面积(%)、反射率Rd(%)、黄度(+b)、回潮率(%)等在线检测指标的允差范围。为了在线质量数据能在系统中共享并为其他子系统控制提供依据,系统要求相关参数实时输出到智能分析系统。

2.为保证样本量,对质量在线检测取样频率要求不小于6次/min。

3.为保证设备调节的及时性,要求智能分析系统、自动调节执行系统响应时间应不大于1 min。

4.为保障检测监控系统的检测精度和整体系统的正常运行,要求对转速、温升、电流、电压、电能等检测参数检测精度误差应不大于2%。

5.为适应国家能源环保政策,节能系统节能效率应不小于10%。

6.为了能够对生产过程进行追溯,进行工业大数据分析以不断优化加工工艺及系统,系统软件应具备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存储、汇总、数据分析、关联、追溯功能,且数据保存不少于三个轧季。

除以上主要技术要求外,本标准还对系统的主要元器件、软件开发和使用、配电线路的敷设和设备的布置等使用要求进行了规范。

四、标准实施意义

本标准于2021年10月1日实施,这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技术标准科技创新规划对标准化工作要求的体现。本标准的制定实施,对已经发布的GB/T 22335-2018《棉花加工技术规范》和GB/T 35834-2018《机采棉加工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在智能化技术方面起到补充的作用,规范了棉花加工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解决了我国棉花加工过程中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低的“瓶颈”问题,对棉花加工提质、增效、降本,真正实现“因花配车”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棉花智能化规范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棉花是花吗?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棉花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