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歙县油茶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2021-03-30王卫文

中国林副特产 2021年3期
关键词:歙县油茶成虫

王卫文

(歙县金川乡林业工作站,安徽 歙县 245200)

歙县是油茶传统产区、安徽省油茶发展重点县。境内连绵叠嶂的群山,优美的生态环境,一年四季雨水充沛,气温适宜,土质富含油茶树生长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为油茶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该县油茶产业发展重点突出“一片一线”15个乡镇、3个国营林场,即“环县城片”的溪头、许村、上丰、徽城、郑村、富堨、雄村、桂林、北岸等9个乡镇和特种经济林场、许村林场、桂林林场等3个国营林场;“王街公路线”的王村、森村、绍濂、长陔、璜田、狮石等6个乡镇。全县已建成油茶基地面积逾7000 hm2。

自歙县被列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试点县以来,歙县政府将油茶作为全县农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来抓,出台《油茶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油茶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等,强化政策扶持,整合项目资金,引导新型经营主体。目前,全县有油茶林面积近9000 hm2,年产茶油逾200 t,仅油茶果蒲收入就有3000多万元,油茶产业产值超5000万元。新型经营主体72家,带动3.5万多农户增收,其中贫困人口近3000人,占全县累计脱贫人口的近8%,油茶已成歙县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是茶科山茶属树种,为我国南方特有的重要木本油料树种。影响油茶产量、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病、虫危害。近年来,黄山市歙县等地油茶产业发展较快,形成了一定规模。多年从事基层林业工作,见证了近年的油茶产业发展全过程,通过对歙县油茶主产区的部分国有林场、造林大户、乡镇林业站走访调查,总结出影响本地油茶生产的主要病害和虫害,提出有效防治措施。

1 常见油茶病害

歙县常见油茶病害有,油茶炭疽病、油茶软腐病、油茶根腐病和油茶煤污病等4种。

1.1 油茶炭疽病

1.1.1 症状及发生规律:果、叶、枝和干均有发病。造成果实开裂,果、叶大量脱落,枝条枯死,树干溃疡等,严重时整株干枯死亡。油茶炭疽病一般发生在海拔500 m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区;在皖南山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炭疽病的发病率有所下降。

1.1.2 防治方法。选育抗病性较强品种,结合营林措施减少病源,增强树势等综合治理方法;在苗期的春夏季节定期喷施1%的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发病早期则用50%的多菌灵喷洒效果较好。

1.2 油茶软腐病

1.2.1 症状。主要发生于果、叶、芽和枝梢上,造成大量落叶、落果,芽、梢枯死。通常3~6月和10~12月为发病高峰期,能造成苗木落叶后成片死亡。

1.2.2 防治方法。采用营林措施改善油茶林分通风透光条件,预防为主;用1%波尔多液预防效果可达95%以上;多菌灵和托布津防治达60%~80%。

1.3 油茶根腐病

1.3.1 症状。主要危害一年生苗木,先侵染苗木根颈部,病灶部初期呈褐色,后长出白色绵毛(菌索),苗木根部腐烂,叶片凋落,最后死亡。4~5月和9~10月为发病高峰期,7~8月是重病植株死亡期。土质粘重、排水不良的圃地尤重,主要由植株伤口或细嫩表皮侵入。

1.3.2 防治方法。宜进行综合防治。圃地进行必要的土壤消毒;发病后尽可能清除重病株,以熟石灰拌土覆盖;用10%多菌灵浇灌根颈处灭菌,效果达70%以上。

1.4 油茶煤污病

1.4.1 症状。感病油茶枝叶表面产生一层黑色煤层,使之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和生理活动。轻者生长不良,落花落果,油茶产量、品质下降;重者枝枯叶落,生长及产量受严重影响,甚至颗粒无收。油茶煤病往往在湿度大、山凹阴湿的环境中或海拔较高的山区容易暴发成灾,如在歙县的许村、上丰等地发生较多。油茶煤病是因油茶绵蚧危害诱发引起的,因此它的发生蔓延是受油茶绵蚧及其天敌种群数量的制约。

歙县境内还有易致煤污病油茶卷毛蜡蚧。又名油茶绵蚧、日本卷毛蚧,油茶林分常见。其危害特征为,以成虫幼虫在叶片上刺吸汁液,分泌形成白色卷曲蜡毛,严重时整株如白絮,易致煤污病发生,受害植株大量落叶落果,甚至成片枯死。

1.4.2 防治方法。蚧虫是病菌传播的主要媒介,关键在治虫。加强林分抚育管理,清灌除草,修剪密枝和病虫枝,改善林内通风透光条件,形成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促进林木健壮生长,提高抗病性。保护好瓢虫、草蛉、寄生峰、寄生菌等天敌,控制蚧虫及煤污病大发生。可用50%马拉松1000倍液,或1~2°波美石硫合剂喷杀蚧虫,施用时注意保护天敌,杀虫效果可达80%左右。在5月中旬~6月上旬若虫盛期,喷洒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效果好。

2 常见油茶害虫

歙县造成油茶经济损失的主要害虫有以地老虎为代表的苗圃害虫;以油茶尺蛾和茶毒蛾为代表的食叶害虫;以油茶绵蚧、蓝翅天牛为代表的枝干害虫。

2.1 地老虎

鳞翅目夜蛾科,本县以小地老虎为常见。

2.1.1 危害特征及发生规律。幼虫咬断幼苗根颈基部,形成新鲜断苗。地老虎1年4代,以蛹和幼虫在土中及枯枝落叶层越冬,主要以第一代幼虫在5月上中旬危害,具趋光、趋甜性。2月下旬成虫出现,在3月中下旬和4月上中旬有两个发蛾高峰;产卵期基本与发蛾期一致,4月上中旬幼虫大量孵化,5月上旬为3龄幼虫出现盛期;5月中旬4龄后幼虫进入暴食阶段,咬断幼苗茎基部,是其危害盛期,对苗木危害最大;从5月下旬开始幼虫入土化蛹。以后各代发生很少,危害不严重。

2.1.2 防治方法。越冬代发蛾盛期用糖醋液或黑光灯诱杀成虫,可有效降低第一代虫量。杂草是成虫产卵场所及低龄幼虫的食料,及时清除圃地内外杂草,防止幼虫转移危害苗木。用75%辛硫磷乳液10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洒幼苗及四周毒杀幼虫;也可用50 kg切碎鲜草拌90%晶体敌百虫100 g于傍晚撒施,诱杀4 龄以上幼虫。

2.2 油茶尺蛾

鳞翅目尺蛾科,全县均有发生。

2.2.1 危害特征及发生规律。以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将整株树叶吃光,导致油茶果无法成熟,枯死早落,甚至树势衰弱难以恢复。

油茶尺蛾1年发生1代,以蛹在树干基部周围土壤中越冬,蛹期长达250天以上。成虫羽化多在晚上,飞行力差,趋光性弱。交尾产卵均在夜间,初龄幼虫有群集性,2龄开始分散危害,发生期早,繁殖量大,危害期集中,5月危害尤甚,呈间歇性猖獗成灾。

2.2.2 防治方法。一是蛹期在土中长达8个月以上,可结合夏耕冬垦杀灭虫蛹。也可采取人工摘卵块、剪除幼虫群集虫枝、摇落捕杀幼虫或捕捉成虫等物理方法除虫。二是用1亿/ml孢子的苏云金杆菌液喷洒防治3~4龄幼虫,效果达90%以上。3龄前幼虫可用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进行喷洒,杀虫效果达90%。

2.3 茶毒蛾

茶毒蛾又名茶毛虫,在歙县油茶栽培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油茶、茶树等。

2.3.1 危害特征及发生规律。以幼虫食叶,先取食嫩梢,后至叶、嫩枝及果皮。大发生时造成树势衰弱,茶籽减产,甚至引起树木死亡。

茶毒蛾1年发生2代。6月上旬开始成虫羽化,6月下旬~7月上旬成虫产卵,发生第1代。10月上旬开始成虫羽化,交尾产卵,发生第2代,中旬即以卵越冬。成虫白天静伏叶背,傍晚后至清晨活跃,具趋光性;幼虫惧强光高温,1~2龄有群集性,3龄后成群迁移至树冠上部危害,夏季中午下迁栖息,黄昏再爬回树上危害。

2.3.2 防治方法。可于盛蛹期结合中耕垦复培土,直接杀蛹或致成虫不能羽化出土。11月~翌年3月间人工摘除卵块,或及时剪去幼虫群集枝叶就地杀死。成虫羽化盛期设黑光灯诱杀效果较佳。

保护好赤眼蜂、茶毛虫黑卵蜂、小胞瘦姬蜂和毒蛾瘦姬蜂等茶毒蛾的天敌。幼虫期喷洒2亿/ml孢子苏云金杆菌500倍液或含1亿/ml孢子的白僵菌液均具良好效果;幼虫3龄前喷施90%敌百虫晶体、50%杀螟松杀虫效果较好。

2.4 黑跗眼天牛

鞘翅目天牛科,又名油茶蓝翅天牛,多危害油茶和茶树,是主要的油茶蛀干害虫。

2.4.1 危害特征及发生规律。成虫取食嫩枝皮层和叶片;幼虫多蛀害10~20 mm粗的枝干,常绕枝干蛀食1周后蛀入木质部,被害处组织受到刺激而彭胀成节状,节以上枝叶褪绿,易折断,造成树势枯萎,严重影响植株生长。一般2年发生1代,均以幼虫在枝干蛀道内越冬。越冬幼虫于3月底、4月上旬开始化蛹,4月中旬~5月下旬为化蛹盛期,4月下旬~6月上旬为成虫羽化期,成虫经补充营养后交尾产卵。5月中旬~6月中旬幼虫孵化,成虫羽化后3天方出虫道,白天活动,中午及午后活动最盛。

2.4.2 防治方法。秋冬季结合修剪,剪除虫枝集中烧毁。于成虫产卵前用生石灰5 kg,硫磺粉0.5 kg,牛胶0.3 kg,加水20 kg调制成涂白剂涂刷产卵痕;或在成虫盛发期喷射50%二溴磷乳油1500倍液。

总之,防治油茶病虫危害宜采用综合治理措施。选用优良抗病虫害油茶树种种植,提升抗病能力;加强营林管理,增强树势,破坏害虫生存和危害环境,通过培育和繁殖油茶病虫害的天敌,如瓢虫,蜘蛛,赤焰蜂,青蛙,鸟类等捕食病虫害虫,加强油茶无公害防治效果,能用生物防治的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药物防治办法,尽可能达到既抑制病虫又保护生态的目的。

猜你喜欢

歙县油茶成虫
安徽歙县:看这场宣传性别平等的超级辩论赛
徽港
栗山天牛成虫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
柿树害虫枯叶夜蛾防治效果试验研究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天牛,就在树上趴着
《书画世界》改刊题贺作品选登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