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歌林场林区防护林林分退化原因与修复对策
2021-03-30赵雅琳
赵雅琳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滩歌林场,甘肃 武山 741314 )
三北防护林是指在中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其中的退化林林分是指因自然、生理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导致林木生长衰退,防护功能下降的人工起源乔木林、灌木林和林带。滩歌林场林区的林分由于环境变化、造林树种单一和经营不当、遭受自然灾害、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等因素的影响,林分提前进入生理衰退阶段,出现林木枯死、濒死、生长不良等现象,林分结构不合理,生态防护功能下降。造成难以通过自然能力更新恢复的防护林功能退化。
1 滩歌林场林区内防护林林分退化的现状
滩歌林场位于秦岭西段北坡,渭河流域上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从滩歌林场林区防护林林分条件看。林区内林分退化比较严重,退化林分面积达到1.6万亩,退化林分主要以人工防护林为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林相方面,人工林保存树种呈团块状分布、不连片,更多的显示为单层林,林相不良。二是树种方面,当初的造林树种主要以云杉和落叶松为主,云杉属于滩歌林区乡土树种,适应性强,虽生长缓慢,但保存率相对较好。而落叶松在离地条件较好的地段保存较好,在土壤瘠薄、肥力较差地段保存率较低应自然,不具备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退化比较严重。三是植被方面,林下植被和可更新的阔叶树发育不良,根系及凋落物对土壤改良的作用弱化。四是地理条件方面,造林失败地、沦落为次生裸地的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低下,恢复困难。
2 滩歌林场林区内林分退化的原因
滩歌林场林分退化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2.1 历史人为原因
滩滩歌林场位于秦岭西段北坡,渭河流域上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行政区域属天水市武山县,区内分布有滩歌、马力、龙台共3个镇24个行政村89个自然村。人口密度较大,经济相对贫困,森林面积较少,林区气候不明显,森林覆盖率较低。总体上说,滩歌林场林区群众多,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农民生活较为贫困,当地居民思想比较保守,有靠山吃山的思想。当地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冬天取暖、做饭燃料都取自于林木,同时加上耕地较少,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开荒长期存在。长期以来,由于人为原因,林区部分地域立地条件下降,林地营造林保存率较低,要达到既定标准难度大、问题多,造成林分退化。
2.2 经营理念不系统、不全面
当初人们对人工林经营认识不够完善,对造成林环境与立地条件的综合判断不够,造林树种以青海云杉和落叶松为主,树种比较单一,没有做到适地适树。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近几年,人工林区域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像常见的落叶松叶峰球蚜,直接导致落叶松和云杉病害普遍发生。同时,比较单一的造林树种,降低了森林的生态修复作用。就像是食物链一样,有乔木,也应有灌木,有草木等。只有各种树种全面存在,才能有完整的生态修复,相克相生。而现状是树种单一,造成人工林退化较为严重。
2.3 气候原因
滩歌林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内高寒阴湿,冬冷但无严寒、夏热却无酷暑、昼夜温差较大且垂直变化明显。据武山县气象站资料记载,区域内年均气温9.6℃,极端低温-26 ℃。横向上看,滩歌林场林区内,年平均气温较低,冬、春、秋季长 ,夏季短,新造林树种选择不当,难以越冬,造成人工造林成活率低,林分退化严重。林场常有春旱、伏旱、冰雹、霜冻、冻拔、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由于降水不稳定,季节分布不均,夏秋季节之间易发生暴雨,常使经营区内道路冲毁、山体滑坡,对林区苗木培育、森林资源管护和森林经营造成很大影响。
3 滩歌林场林区退化林修复的措施
按照国家退化林修复的相关规程,退化林的修复,应坚持这样几条原则:一是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修复;二是坚持严格生境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三是坚持先急后缓,突出改造的重点;四是坚持生态优先,多效益兼顾;五是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修复科技水平;六是坚持依法依规开展修复,强化资源管理。依照这六大原则,根据退化的等级,有针对性的进行修复工作。滩歌林场在近些年的的退化林修复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3.1 补造修复
滩歌林场人工林退化,主要是体现为人工林保存率低,林相成团块状,这种林分退化的林中空地,主要要采取补造修复的措施,进行修复。补造修复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林地清理,主要要对影响造林的地被物进行清理,在清理过程中,注意保留小班内现有的树种及幼苗、幼树,诱导形成人工与天然混交的林分。二是整地和造林。滩歌林场退化林分修复补造措施主要采取穴状整地的方式,整地规格为0.5m×0.5m×0.4m。再根据栽植苗木的大小,分布格局随机调整栽植穴,整地时应注意打碎土块、草皮,拣除残根、杂草、石块等。造林方式为植苗造林,严格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造林技术要求,适时早栽,适度深栽,苗木注意栽植扶正,根系舒展,肥土还原等。三是树种选择,根据滩歌林场适生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以及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营造模式和造林树种,依据不同立地条件,选择相适应的纯林、块状混交模式,树种选择适应滩歌林场气候、环境的乡土树种云杉。四是幼林抚育,幼林抚育时需要注意做到“三不伤、二净、一培土”,即:不伤根、不伤皮、不伤稍;杂草除净、石块拣净;把锄松的土壤培到根部并覆盖杂草,以减少表面水分蒸发和增加有机质以及抑制杂草生长。尽量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对影响幼树生长的高密杂草、要及时割除,促进苗木成活及生长,对成活率低的小班,进行补植。五是管护,指派专人管护,责任到人,防止人、畜破坏及森林火灾发生。
3.2 抚育修复
根据《三北退化林修复技术规程》规定,结合《森林抚育技术规程》及退化林分现状。一是在与次生裸地镶嵌的有林地,抚育应控制林分密度,创造有利于林下植被发展的环境。二是对水土保持效果好,维护地理能力强,又对幼林生长不产生明显影响的,实行局部抚育与选择性抚育。三是保留采伐剩余物,保护林下枯落物。提倡近自然的森林管理以及恒被林的森林经营,要使林地永远在森林的被覆下,利用时只取走木材部分,并将枝芽与采伐剩余物留在原地,不归堆,充分利用采伐剩余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养分,维护林地地力,改善林地土壤肥力。四是调节林下植被。要充分认识到林下植被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促使人工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多种生态和环境功能,对地力的维护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不连片、并与次生裸地镶嵌分布的有林地,一般群落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低,发展林下植被可以有效缓解或避免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减退。五是积极诱导混交林群落。森林抚育是调节森林结构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混交林生物学上的稳定性,充分利用混交林能够维持土壤肥力在较高水平的优势,通过密度合理调节,诱导群落向复层林冠的混交林方向演替,提高土壤肥力,保持林分循环平衡,增加群落稳定性。
除了以上良种修复方法之外,今年我们尝试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采取综合修复的方式,整体运用抚育、补植、林下更新、封育等措施,调整林分的树种结构、林分密度和层次结构,增强了林分的稳定性,改善了林分的生境,提高了林分生态防护的功能。
总的来说,退化林修复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修复过程中,不管哪种方法的使用,都应该按照尊重自然规律的原则,根据林分退化的现状和周边环境,因地制宜,合理选择适合当地修复的方法,才能取得退化林修复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