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下元蘑栽培与管理技术

2021-03-30韩金胜李香雪蔡晓楼李延海佟鑫宇

中国林副特产 2021年6期
关键词:李子树菌袋出菇

韩金胜,李香雪,蔡晓楼,李延海,佟鑫宇

(1.黑龙江省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黑龙江 尚志 150600;2.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哈尔滨 150040)

0 引言

元蘑(Hohenbueheliaserotina(Pers.:Fr.)Sing.),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亚侧耳属的一种食药用真菌。黄蘑、冬蘑、冻蘑、晚生北风菌等都是元蘑的别称[1]。元蘑子实体以夏秋两季较为常见,主要生长在多种阔叶树种的枯枝或活立木死亡部分,引起木材腐朽[2]。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多地都有分布,以东北林区最多[3]。作为一种食用菌,元蘑子实体口感细腻,肉质,菇香清香,很受欢迎。最早在《奉天通志》便有元蘑作为火锅配菜的记载,可见元蘑食用历史之久。同时,元蘑还是著名的药用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矿质营养元素不仅种类多,含量也非常高,如钾、钠、钙、铁、锌、镁、磷等[4-5]。古代人们常将元蘑用于治疗风湿病、肌肉酸痛、癫痫、肝硬化等多种疾病[6]。现代研究发现元蘑发挥药效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多糖[7],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还具备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8]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

元蘑常用栽培模式为棚内栽培或露地栽培。李子园栽培元蘑是一种林下栽培与立体栽培相结合的模式,相比于常用的两种栽培模式,具有生态、循环而又高效的特点,在东北地区可因地制宜利用李子园栽培元蘑,出菇期避开采果季节,节约用地,实现果菌良好结合。元蘑排出CO2气体,增强了李子树的光合作用;李子树的光合作用制造大量氧气,保证好气的元蘑健康生长,且适宜荫蔽下具备适宜的温湿度,都能使元蘑健康生长,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元蘑栽培结束后,其废菌料直接回园,对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效果较明显,增加土壤肥力,是一种良好的有机肥料[9],有利于李树生长。李子园套种元蘑不仅合理充分利用了空间,而且减少了建造菇棚的成本,可达到果菇双丰收的效果。

1 元蘑生长特性

元蘑属低温型菌类,但是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较广,在7~26 ℃范围内,元蘑均能够生长。其中,适宜出菇温度为10~20 ℃,15~18 ℃出菇温度最佳。子实体形成时不需温差刺激,适宜在早春、晚秋栽培。而菌丝生长阶段则不需要光照,在黑暗情况下生长正常。元蘑子实体的生长与菌丝生长有一定的差异性,元蘑子实体生长必须有一定的散射光,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子实体很难形成[5-6]。

2 菌种的选择

李子园内栽培元蘑与棚内栽培元蘑的区别在于,李子园内温度相对较低,所以需要筛选能够适应低温生长的菌种。选择形状较好的元蘑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菌种。将分离的元蘑菌种用灭过菌的打孔器转移至新的PDA平板培养基中进行初筛。15 ℃避光条件下恒温培养,观察并记录菌丝的生长速度。将在PDA平板培养基生长速度较快的元蘑菌丝接种到木屑试管中进行复筛,15 ℃避光条件下恒温培养,观察并记录菌丝的生长速度。选取在木屑试管中长势较好的菌丝作为优良菌种进行栽培。

3 栽培种培养基制作

3.1 栽培种培养基原料及配方

元蘑作为一种生长在阔叶树上的木腐菌,所以其培养基的原料应以木屑为主。选择新鲜无霉变的阔叶树木屑,占比为80%。为了让菌丝更好生长,粗细木屑各一半。其余配料为麦麸15%、豆粉2.5%、玉米粉1%、石膏1%、石灰0.5%。

按配方比例准确称好主料和辅料。先将主料堆放在消毒后的搅拌池中,然后再将上述五种配料拌匀后加入主料中拌匀。加一定比例的洁净水,多次搅拌均匀,使含水量为60%,以手攥紧水珠悬而不滴为宜。拌好的菌料聚成一堆,原地闷半个小时,使水分能够被充分吸收。

3.2 装袋

使用16.5 cm×33 cm,16.5 cm×35 cm,或17 cm×33 cm,17 cm×35 cm聚乙烯塑料菌袋作为元蘑的栽培袋。装袋要求整个菌袋松紧度一致,以不变形、袋面平整、无皱纹为标准。如果批量生产时应使用装袋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装袋结束后,在袋口插入带海绵的菌棒(棉塞大小松紧要适度)或盖上无棉盖体,并检查是否有破损菌袋,如果有可以在外面重新套一层新的菌袋或者重新装袋。

3.3 灭菌

高压灭菌0.12~0.15 MPa,温度121~125 ℃,维持2 h;常压灭菌100 ℃维持8~10 h。为保障后续工作顺利进行,应待菌袋内温度冷却到30 ℃以下开始接种。

4 栽培种制作

4.1 接种

选择菌丝生长健康,无杂菌,无变色的菌种进行接种。菌种在放入接菌通道前应用酒精棉严格擦2~3遍,确保无菌。接种之后迅速塞上海绵塞,减少菌种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

4.2 菌袋培养

使用培养室的前一周左右,要用药物对环境进行消毒。先用石灰水上清液或来苏儿溶液喷雾降尘,同时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至60%以上,将空气中的灰尘降落。保持室内温度20 ℃以上,封闭好门窗。2 d后用硫磺熏蒸(15 g/m3),密封48 h后,开窗排气。接菌后的菌袋竖直或横放摆在层架上,20~25 ℃培养,避光或有散射光,适当通风换气保持室内干燥,每次换气时间30 min左右。5~7 d检查培养及杂菌污染情况,及时挑出杂菌。

4.3 划口

经过50 d左右室内培养,菌丝长满菌袋,再经过10~20 d菌丝体生理成熟,表面有转色现象,转入出菇阶段。选择在晴天划口,用灭过菌的解剖刀在菌袋下端留4 cm,上端留2 cm,划割"V"字型或"1"字型口。每个菌袋开口个数4~12 个,成倒品字形摆放。菌袋划口的深度以0.3~0.5 cm为宜,这样便于菌丝恢复生长,最深不可超过0.8 cm。

5 林下栽培方法

采用立体栽培模式对元蘑进行出菇管理,一部分菌袋通过挂袋栽培进行出菇,另一部分通过地摆方式进行出菇。

5.1 场地选择

选择树干粗壮、枝叶繁茂、树冠投影面大、空气流通好、林内卫生良好的李子园。林地附近有水源、水质好,便于安装浇灌设备。

5.2 浇灌设备安装

在李子树的主干2.5 m以上部位安装喷水管,每棵树上安装3~5个雾化喷头,使喷水达到雾化效果。这样的喷灌方式既能保证挂在树上的元蘑正常生长,也能使摆在地上的元蘑获取一定的水分。

5.3 挂袋

李子树上挂袋栽培元蘑的最大优势就是充分利用了李子园内的空间,便于集约化管理。将李子树下的枯枝烂叶和杂草全部清除,李子树2.5 m以下的小枝剪掉,使林内通风顺畅。保留上面粗壮的大枝,方便元蘑挂袋。

5.4 地摆

李子园内地摆栽培元蘑。将李子园过道的杂草全部清除,地面处理平整,为减少土壤中杂菌污染源,可用石灰或除草杀虫剂进行杀菌处理。然后在地面上铺上一层塑料薄膜,防止下雨天泥土溅到子实体上。

6 栽培管理

6.1 挂袋栽培方法

在李子树2.5 m 左右的位置选取粗壮的枝干,借鉴木耳吊袋栽培技术进行元蘑挂袋栽培[10]。将元蘑菌袋袋口朝下挂在李子树上,从下往上挂袋,最下面的菌袋离地30 cm以上,防止雨天泥土溅到菌袋上。每挂一袋往上安置一个回形挂钩,保证菌袋的稳定性,每串挂多少个菌袋根据树高而定。每个枝干上挂1~2串,每棵树上挂6~8串,相邻两串之间的距离保证在25 cm以上。绳的最下端可以绑上砖头固定,防止风吹摇晃损坏子实体。

6.2 地摆栽培方法

将划口后的菌袋放在菌床上,一般随划口随摆袋。第一行和第二行菌袋可以交叉呈“品”字型摆放,这样可以合理利用空间利于后期的出菇和管理。菌袋摆完后用较厚实的草帘覆盖,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湿效果。

7 出菇管理

7.1 菌丝扭结期管理

割口15 d左右,元蘑菌袋表面出现菌丝扭结,即将形成原基。此阶段应每天早晚喷水5~10 min,保证挂袋元蘑周围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0%左右,使短草帘湿透但不滴水。早晚将菌床短草帘侧面少许打开,保证里面的空气流通,使菌袋接触更多的新鲜空气,这样有利于促进原基形成。

7.2 原基形成期管理

割口后30 d左右,原基形成,这个时期菇蕾需要较大的生长湿度。菇蕾期不能直接往菇蕾上喷水,大量的积水容易导致菇蕾萎缩、发烂或死亡。应增加喷水的频率,保证挂袋元蘑菌袋周围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5%为佳,使草帘表面潮湿而不滴水,元蘑表面湿润而不积水。

7.3 发育期管理

发育时期的元蘑色素加深,逐渐由白色转变为黄色。此时期元蘑需较多水份和光照,所以每天需要多次喷水浇灌。挂袋元蘑正常培养管理,地摆元蘑需要打开草帘让元蘑见光。光线不足则不能开伞。随菇体变大,可少量喷雾状水,增加通风量。

7.4 开伞期管理

开伞期明显的特点是菌盖会快速长大,这也是菇体生长最快的时期,此时是要求增加水的喷灌量和喷水的频率。由于子实体生长过程中耗氧量逐渐增大,为防止出现畸形菇,应增加地摆元蘑每天通风次数,挂袋元蘑则正常培养管理。随着子实体的变大,菌盖色泽会变淡。

8 采收

8.1 采收时期

当菌袋出现菇蕾后,约15 d便可发育成成熟的元蘑子实体。观察到菌盖上有白色孢子时,可以进行采收工作。

8.2 采收方法

采收前1天停止喷水,便于第2天采摘。采摘时连同残根一起摘下,防止影响下一代原基的形成。采摘下的元蘑用剪刀修整去除残根,采后及时包装鲜销。

猜你喜欢

李子树菌袋出菇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李子树采后的越夏管理方法
李子树优质壮苗培育技术要点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院子边的李子树
姥姥家的李子树
香菇白棒出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东北林业大学成功研发“袋顶出耳技术”
袋料香菇阴雨季节出菇管理技术要点
固定菌袋插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