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人文执业能力与护理执业环境现状及相关性研究
2021-03-30张文娟
张文娟,周 萍,邢 娟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830054
国家卫计委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中提出要继续深入推进“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1],且随着医学模式转变,社会公众对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2],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这就意味着技术之上的护理理念俨然不能完全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开展人文护理,可以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3]。护士执业环境是指通过管理者授权使护士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和控制环境的机会[4]。有研究显示,人文执业能力水平深受环境因素的影响[5],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及执业环境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护士对病人的护理质量,最终影响病人的预后。因此,本研究对乌鲁木齐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人文执业能力与护理执业环境进行现状调查,旨在分析护士人文执业能力与护理执业环境的相关性,以探讨通过改善护理执业环境,从而提高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的可行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6月—2019年9月抽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然后按分层抽样法在每所医院抽取若干科室的所有护士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临床一线具备护士执业资格的护士,入职时间>3个月,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在调查医院中实习、进修学习的护士;病、产假、外出进修等原因不在岗的护士。共发放问卷2 449份,收回有效问卷2 376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7.02%。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根据文献综述和专家小组讨论,最终确定包括医疗机构名称、科室、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年限、最高学历、职称、接受护理人文执业能力方面的培训情况等。
1.2.2 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量表
采用由颜海萍[6]研制的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量表对护士人文执业能力进行测评,量表共包括5个维度:人文关怀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伦理、法律实践能力,共26个条目。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13,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715~0.877;总量表内容效度为0.908,各维度内容效度为0.84~1.00。该量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计为1~5分,最高分为130分,分数越高代表护士人文执业能力越高。将最终得分转换成百分制得分,转换公式为Z=∑(Ai×20×Wi),其中Z为量表的总分,Ai为各条目原始分,Wi为各条目对应的组合权重。各维度权重:人文关怀实践为0.512、人际沟通为0.175、伦理和法律实践为0.175、自我管理为0.080、心理调适为0.058,各矩阵一致性检验较好(CI或CR均小于0.1),各级指标权重符合逻辑。
1.2.3 护理执业环境测评量表
采用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护理中心主导开发的《护理执业环境测评量表》[7]对护理执业环境进行测评,该测评量表以美国学者Lake的护士执业环境量表(the Practice Environment Scale of the Nursing Work Index,PES-NWI)和李乐之等编译的中文版护理环境量表作为基础,包括护士参与医院事务、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人力和物力配备、医护合作、薪酬待遇、社会地位和护理管理者的能力、领导力及支持6个维度,共计40个条目,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为0.97,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为0.81~0.90。每个条目设置分值为0~100分制,分数越高代表护理执业环境越好。
1.3 研究方法
研究者向护理部相关负责人说明情况,取得理解和支持。通过“问卷星”的形式,将录入后的量表链接发给医院护理部,给予统一指导语,使其在充分理解该调查目的及各条目的基础上匿名填写,由护理部将链接统一发给调查科室护士长,由护士长下发至科室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护士,要求护士在两周内填写问卷后提交上传,结果直接回传研究者。研究者通过“问卷星”平台将数据进行下载,剔除无效问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定性资料用率、百分比描述;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护理执业环境与人文执业能力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得分情况
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总得分为(82.20±12.81)分,各维度得分详见表1。
2.2 影响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的单因素分析
由表2显示,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年限的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科室、学历及有无培训经历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护士的护理执业环境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护理执业环境测评中总体评价得分为(72.81±27.65)分,6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医护合作、人力和物力配备、护理管理者的能力、领导力及支持、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护士参与医院事务,详见表3。
表3 护士的护理执业环境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n=2 376) 单位:分
2.4 护士人文执业能力与护理执业环境的相关性
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及各维度与护理执业环境及各维度均呈正相关,详见表4。
表4 护士人文执业能力与护理执业环境的相关性 (r值)
2.5 影响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的多因素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护理执业环境对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的独立影响,以人文执业能力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分层回归分析,将护士的一般资料放入第一层,将护理执业环境得分放入第二层。性别、年龄、职称及工作年限对人文执业能力有预测作用;在控制一般资料后,护理执业环境是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共解释25.7%的变异量。详见表5。
表5 影响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三级甲等医院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处于一般水平
本调查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得分为(82.20±12.81)分,参考何雪梅[8]制定的广东省三级医院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工具的常模研究结果,地区三级甲等医院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处于一般水平,虽略高于广东省调查结果[(81.64±11.98)分],但护士人文执业能力仍不理想,尚有大幅提高的空间。在人文执业能力5个维度中,与常模比较,伦理及法律实践能力处于良好水平,人文关怀实践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处于一般水平,自我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处于较差水平。这与张金华等[5]研究结果相一致,人际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较低,人际沟通能力涵盖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合作等要素,医护合作、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等工作都离不开人际沟通能力,是护理工作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虽然护理人员认识到沟通能力的重要性,但基于现阶段以技术性操作为主等原因,常忽略对人际沟通能力的提升。护士自我管理能力涉及职业态度、职业发展、继续教育、工作效率等要素[5],这可能受工作自主性及职业发展受限等因素影响,部分护士人文关怀理念较弱[9]。
3.2 女性、年龄越大、工作年限越长和职称越高的护士,人文执业能力越高
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与男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何雪梅[8]研究结果一致。这是由于男性与女性不同性格特点决定的,因为女性比男性情感更细腻,且男性关怀表达相比女性较弱[10]。不同年龄、职称、工作年限的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护士随着年龄、工作年限、职称的不断提升,其人文执业能力也随之提高。因为高年资护理人员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其心智越成熟,共情能力不断提高[11],从而可以更好地评估病人生理、心理需求并实施人性化护理。因此,管理层面应充分发挥层级较高的护理人员优势,提高低年资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的同时,为病人提供同质化的护理。但本调查中不同科室、民族、学历及有无培训经历的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王消消等[12]研究报道一致。这可能因为不同学历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区分度不高,因为我国护生教育体制中对人文教育理念渗透到能力实践的缺失[13];有无培训经历的护士其执业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本次调查对象中参与过人文相关培训的人数较少,其次是培训的内容及效果方面的因素,虽然我国在逐步认识到人文执业的重要性,但受限于培训内容与培训形式,因此,管理者应重视如何提供更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以此真正提高护士人文执业能力。
3.3 改善护理执业环境可以提高护士人文执业能力
护理执业环境作为医院环境重要组成部分,与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有着密切相关性,可以直接影响到护士的工作效率、态度及护理质量[14]。本次调查中,护理执业环境总体评价处于一般水平,6个维度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医护合作得分较高,护士参与医院事务、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得分较低。这表明医院鼓励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相关举措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医护能够进行良好的合作,但护士在医院管理与决策方面参与度较低,薪酬分配与职业价值、行业认可度等方面仍面临许多问题。人文关怀能力并非与生俱来,深受外界环境影响[15],本研究显示,护士人文执业能力与护理执业环境及其6个维度均呈正相关,表明改善护理执业环境,可以有效提高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实施人文关怀是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的核心要求,国务院2008年颁布的《护士条例》中明确规定:护士应当尊重、关心、爱护病人[16],这就从法律的高度、护士的职责等方面强调了护士人文执业的重要性,因此,护理管理者应继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营造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落实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让护士懂得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以此来提高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医护合作、团队领导的管理水平和领导力直接影响团队氛围,即护理执业环境[17],不同科室领导者的能力略有差异,因此,应加强护士管理团队领导力的培养,从而营造科室和谐向上的团队氛围;职业价值与行业认可度涵盖护士的尊重与存在感、价值感和幸福感等,这会激发其职业兴趣和工作热情[17];Fedele[18]指出,高薪资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有正向影响。有研究显示职业认同感、团队氛围可能会激发护士对人文关怀的真实体验,促使临床护士付诸时间和精力去关注病人的真实需求、学习人文关怀知识和技巧,从而提高其人文执业能力[19]。因此,医院管理者应本着“爱人者人恒爱之”的管理理念,真正改善护理执业环境,提高护士人文执业能力。
4 小结
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执业环境对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不断改善护理执业环境,继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医护合作,保证充足人力、物力,提高团队领导管理水平,营造和谐向上的团队氛围,使护士工作负荷科学合理,医务人员满意度不断提升,以此来提高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