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矿物掺合料对机制砂混凝土电通量的影响
2021-03-29方顺
方 顺
(1.甘肃五环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甘肃兰州 730050;2.甘肃省桥梁工程研究中心,甘肃兰州 730050)
1 试验原材料及方案
1.1 原材料
(1)水泥。
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物理性能指标测定结果均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水泥P.O42.5物理性能测定结果
(2)细集料。
选用细集料为机制砂,细度模数为2.5,亚甲蓝MB值为0.6,颗粒级配满足《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Ⅱ区技术要求。
(3)粗集料。
选用粗集料为5~31.5 mm连续级配的碎石,压碎值为13.7%,含泥量为0.80%,颗粒级配满足《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连续级配的技术要求。
(4)粉煤灰。
选用Ⅱ级粉煤灰,其细度为12.1%,烧失量为5.52%,需水量比为98%,各项指标均在《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JGT 1596—2017)Ⅱ级粉煤灰控制范围内。
(5)矿粉。
选用S95级矿粉,比表面积为532 m2/kg,烧失量1.52%,7 d活性指数86%,28 d活性指数102%,各项指标均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T 175—2007)技术要求。
2 试验方案
试验以水胶比为0.38,胶凝材料总量为410 kg/m3为基础配合比,通过改变矿物掺合料的掺配方式及比例、调整减水剂掺量,拌制一系列和易性满足要求的不同配比的C35混凝土,并对其28、56 d电通量进行测定,以评价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具体试验配比方案如表2所示。
表2 试验配比方案
试验所用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试件的制备及测试参照规范《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中的相关要求,电通量测定试验如图1所示。
图1 混凝土电通量的测定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1 单掺矿物掺合料机制砂混凝土电通量
不同粉煤灰掺配比例在28 d及56 d龄期时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与粉煤灰掺配比例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粉煤灰掺配比例与电通量的关系
由图2可知,在28 d龄期时,电通量的大小随粉煤灰掺配比例的增大而增大。在56 d龄期时,各粉煤灰掺配比例下的混凝土电通量均小于28 d值,且电通量的大小随粉煤灰掺配比例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粉煤灰掺配比例为20%时,单掺粉煤灰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最佳。
不同矿粉掺配比例在28 d及56 d龄期时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与矿粉掺配比例的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不同矿粉掺配比例与电通量的关系
由图3可知,在28、56 d两个龄期,电通量的大小都随矿粉掺配比例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结果;并且在矿粉掺配比例为25%时,单掺矿粉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最佳;56 d龄期时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优于28 d龄期。
2.2 双掺粉煤灰、矿粉机制砂混凝土电通量
粉煤灰、矿粉双掺试验方案中粉煤灰掺配比例与电通量的关系如图4所示。
图4 矿物掺合料双掺体系中粉煤灰掺配比例与电通量的关系
由图4可知,在28、56 d两个龄期,电通量的大小都随矿粉掺配比例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结果;56 d龄期时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优于28 d龄期;当试验方案为FK10,即粉煤灰掺配比例为10%、矿粉掺配比例为25%时,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最佳,且电通量小于单掺粉煤灰或矿粉的最小电通量值。
这主要是由于水泥、粉煤灰和矿粉的平均粒径、化学成分及水化活性不同,将粉煤灰和矿粉复合掺配后,其与细集料机制砂的级配连续性要优越于纯水泥的情况,水泥被取代后,将提高胶材与机制砂的级配连续性,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同时粉煤灰的三大效应与矿粉的活性效应、氯离子吸附作用相互补充,对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 结语
(1)单掺粉煤灰的机制砂混凝土,其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在龄期28 d表现为随粉煤灰掺配比例的增大而减弱;但混凝土养护龄期的增长,有利于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的提高;当混凝土龄期为56 d时,在粉煤灰掺配比例为20%时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最佳。
(2)单掺粉煤灰的机制砂混凝土,其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在龄期28 d表现为混凝土养护龄期的增长,有利于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的提高,且混凝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在矿粉掺配比例为25%时最佳。
(3)双掺粉煤灰、矿粉的机制砂混凝土,随着混凝土养护龄期的增长,有利于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的提高,相比单掺试验方案,当粉煤灰掺配比例为10%、矿粉掺配比例为25%时,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