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涉林纠纷信访案件增多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2021-03-29党治坤

甘肃林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渭源县公益林普法

党治坤

2012 年渭源县全面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实现了“产权归属清晰”“山有其主”,确立了农户经营主体地位,激发了林农参与林业经济经营和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增加了林农收入。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涉林信访案件逐年增多,笔者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对近年来涉林信访事项的表现形式、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认真梳理和研究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涉林信访事项

仔细梳理渭源县涉林信访案件,其主要经济纠纷大致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最近几年国家政策调整,基建项目缩减,工程建设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致使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过剩,大量农民工返乡务农。同时国家加大了对西部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投资,提高了公益林补助资金。生态林业补助由2010 年每亩3 元增长到2020 年的每亩16 元;公益林补助由2010 年每亩5 元增长到2020 年每亩16 元,草原补助由2010 年每亩2.1 元增长到2020 年的每亩4.6 元。发放补助时由于土地界限不够清晰,引发纠纷导致涉林农户上访。二是国家大型基建项目过境征地补偿。2012 年国家大型基建项目兰渝铁路经过渭源县,征占用林地农户之间、农户和征地国土部门之间、农户和村社之间,因利益纠纷导致农户信访。三是村民房前屋后、自留山、自留地、林缘地带、田间地埂上的树木所有权纠纷。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深入分析这些案件,一个共同点就是村民遇到此类案件,几乎都没有走法律程序,而是直接找政府和相关部门,或写举报信给政府和相关部门,笔者分析主要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村民发生林权纠纷矛盾,走信访之路维权要比依法维权之路解决问题来得快,这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沿袭至今的农民维权的基本形态。中国农民通过信访渠道解决了自己大大小小正当的利益诉求,一直存在着“信访不信法”“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维权思想,这是村民走信访道路的现实原因。

二是西部农村群众普遍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文化素质较低、法律知识欠缺,跟不上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繁忙的生产生活中不愿花费较多时间去参与诉讼活动。

三是随着普法工作的持续开展,群众的法制意识、自身维权意识普遍提高。

三、对策建议

一是工作人员要运用“法治思维”去思考和处理涉林信访案件。平时工作中要积极学习法律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遇到信访案件,要对信访人“以案说法”,运用“法治”思维分析案件,积极引导公民依法、依规处理纠纷。

二是要依法处置,逐步改变利用《信访条例》来处理信访案件的处理方式,引导群众走司法程序解决问题。

三是政府要依法行政,为农村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务。乡镇司法所和派出所在各行政村共建矛盾调解办公室,长期派驻工作人员,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这是依法行政工作接地气的非常重要的“最后一公里”。

四是各部门要借助“八五”普法的大好形势,大力宣传《民法典》和新修订的《森林法》,做好普法宣传工作,利用好互联网优势。

猜你喜欢

渭源县公益林普法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渭源县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实践与思考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
渭源县文化综合馆馆前广场景观设计
渭源县名胜古迹和历史遗存现状的调查研究
普法
浅谈渭源县林业特色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
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