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末秋初也要谨防鸽痘的发生

2021-03-29刘培玉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2期
关键词:鸽舍鸽群痘病毒

肖 娜,刘培玉

(河北省定州市动物防疫监督总站,河北 定州 073000)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追求和饮食需求更加多样化鸽子以不同的用途走入人们的生活。其中观赏鸽、赛鸽成为娱乐对象,肉鸽以其含营养丰富、口味鲜美而享有“动物人参”的美称,市场需求量也逐渐增加。由于养鸽数量的快速增多,而养殖技术还有欠缺,养殖者对免疫的疏忽,使鸽病对养鸽业影响很大。规模化养鸽场鸽病种类和发病频率远高于散养鸽群,据统计目前中国鸽病已近60 种,还在有新的疾病出现,其中鸽痘在病毒病的比例占到12%。

1 病 原

鸽痘是由鸽痘病毒(pigeonpox virus,PPV)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又称传染性皮瘤、皮肤疱、禽白喉等,它有宿主的特异性,只对鸽致病。鸽痘是危害养鸽业健康发展的一种重要传染病。鸽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为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禽痘病毒属成员。鸽痘病毒的体积较大,是结构复杂的双股DNA 病毒,呈砖形或卵圆形,有囊膜。

2 流行病学

鸽痘的传染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粘膜感染,夏季蚊虫多的季节易发生,而且病情严重。不良环境、拥挤、通风不良、饲养管理不良、营养不均衡也会加重感染。不同品种、性别和日龄的鸽都可以感染鸽痘,日龄越小,发病率死亡率越高。鸽痘会造成皮肤表面损伤、坏死和溃烂,如果混合感染大肠杆菌、组织滴虫病等其他疾病,死亡率会更高,对养殖业影响严重。

3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根据鸽痘病发病部位的不同,分为皮肤型、粘膜型和混合型。

3.1 皮肤型

常于皮肤表面眼睛、喙部、爪子等无毛区域长出典型的痘疹,临床容易诊断。

3.2 白喉型鸽痘

可以通过解剖,在口腔、咽喉及气管粘膜表面形成小斑点,突出于表面、光滑湿润,病情严重痘斑扩大融合,形成干酪样假膜,若强硬撕去假膜,出现出血和溃疡,假膜不断扩大,堵塞气管,会造成窒息死亡。黏膜型鸽痘在眼结膜和鼻粘膜发生时,造成眼睑肿胀,结膜可见痘斑,严重时造成眼睛失明。

3.3 混合型鸽痘

为皮肤性和黏膜型混合感染,多先发生皮肤型,后扩大为粘膜型。

4 发病情况

2020 年9 月,一散养鸽主饲养的广场鸽,1 月龄鸽幼鸽开始出现精神沉郁、采食下降或废绝、羽毛粗乱,眼睛肿胀流泪,有黏连情况。在口腔、眼部黏膜、胸部无毛区出现典型痘痂。鸽群未免疫鸽痘疫苗。

5 诊 疗

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诊断为鸽痘。采取了以下措施:

5.1 灭蚊及消毒

搞好鸽舍环境卫生,每天对鸽舍、运动场打扫1 次,以减少蚊虫等传染媒介引起的疫病传播。每天对鸽舍全面消毒,地面、墙壁。食槽、水槽、巢窝等用0.01%高锰酸钾液浸泡15min。

5.2 紧急免疫接种

用鸽痘疫苗对全部鸽子翅下无血管处进行刺种,先刺种成鸽,后刺种幼鸽和刚出生的雏鸽,10 只鸽子换一个刺笔。2 周后,重复接种1 次。对发病的鸽子,用0.1%高锰酸钾冲洗患处,用消毒后的镊子剥离结痂,伤口涂抹碘酊后涂抹红霉素软膏,防治细菌混合感染。全群采用中药鸽痘散(主要成分:泽泻、猪苓、百部、板蓝根等)开水煮30min 后,过滤出药汁,控水控料后饮水,病鸽灌服,药渣投到鸽料拌匀、连用5d,大群没有出现病例。

6 小 结

鸽痘病防控以免疫预防为主,一般在乳鸽3~5 日龄时翅下刺种鸽痘弱毒疫苗。及时清理粪便、消毒、灭蚊,能有效地预防控制发病。在饲养管理上,保证鸽群的营养水平,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成分的摄入平衡,增加鸽群的抵抗力。降低饲养密度,保证良好的饲养环境。一旦发现鸽群感染鸽痘,停止放飞,紧急免疫接种,接种4~5d 后查看免疫部位是否有结痂,如果没有出现结痂,加强免疫一次、鸽痘病毒对外界自然因素抵抗力很强,散落的痘痂可以直接传染给健康鸽群。所以剥落的痘痂要严格处理,防止继续感染其他幼鸽。

猜你喜欢

鸽舍鸽群痘病毒
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成功分离猴痘病毒
鸽群即景
我的心爱之物
一起种鸽新城疫病因分析与防治
鼠痘
一个鸽群飞过的黄昏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寒鸦和鸽子
羊痘病毒分子特征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基于ZigBee的鸽舍温湿度控制采集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