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猪疾病的兽医学分类与防治
2021-03-29曹现粉
曹现粉
(山东省莒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莒南 276600)
常见的猪疾病,流感病毒等出现,应重视对猪疾病进行科学正确的兽医学分类,对病原继发性、原发性流行病学特点做出科学分析,并采取科学防治,为生猪养殖提供可靠保障。
1 猪疾病预防兽医学分类
1.1 对当前养猪生产已不构成威胁的猪病
具体涵盖猪丹毒与猪肺疫以及布氏杆菌病等,通过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控制程度良好。针对生产条件极差或是管理不当的情况下,此类疾病有可能出现。若出现此类疾病,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以及疫苗免疫预防等手段,效果显著。所以,此类疾病无需重点关注。
1.2 对当前养猪生产正构成现实威胁的猪病
基于流行病学特征,具体涵盖继发性以及原发性猪病。第一,继发性猪病,具体涵盖沙门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以及附红细胞体病等,由于环境条件较差或是感染其他疾病所引起。对于沙门氏杆菌,是由于水源污染或是感染猪瘟与链球菌,从而引起发病。第二,原发性猪病,具体涵盖以下情况:(1)常规疫苗免疫效果相对可靠的猪病。如猪瘟、流行性乙型脑炎和喘气病等,此类猪病可采取注射疫苗措施,使猪体内形成相应的抗体,确保免疫抗体达到标准,免疫抗体合格率可以抵抗病原学病毒攻击。所以,应重视构建完善系统的疫苗免疫以及抗体检测体系,确保疫苗免疫抗体能够达到严格标准。(2)没有疫苗可供免疫,而利用药物治疗或是抗生素防治效果相对可靠的猪病。如猪球虫病、猪增生性肌炎和猪弓形体病等。针对此类疾病,虽然没有疫苗可供免疫,不过,对有关化学药物或是抗生素存在极大的敏感性,以此可实现对疾病的有效防控。(3)常规疫苗免疫只能够发挥一定的效果,利用药物治疗或是抗生素防治只有一定疗效的猪病。主要以猪流行性腹泻为主,疫苗免疫效果并非十分理想,能够起到降低发病风险的效果,结合其他辅助性措施,可对疾病做出有效控制。
2 常见猪病防治措施
2.1 猪 瘟
关于猪瘟疾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基于当前情况分析,做好疫苗注射,且免疫操作满足标准,便能够对猪瘟做出科学有效防控。猪瘟防控期间,务必选择正规的疫苗,对后备公猪、母猪,以批次为主采取免疫处理,生产公猪、母猪,应当控制在半年一次;生产肉猪则需基于年龄阶段完成免疫处理。
2.2 猪喘气病
针对猪喘气病,抗生素仅可对体液内所含支原体做到有效清除,难以对肺气泡内所含支原体进行有效清除,因此,以药物保健的手段措施采取预防,难以做出有效解决。所以,猪喘气病发病相对严重的情况下,需向饲料加入抗生素,持续治疗7d,若停药仍旧症状明显,则可继续加入抗生素,循环到症状消失便可。若以药物保健预防为主,成本相对较高,且治疗无法保证及时有效,可能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喘气病进口疫苗的研发应用,大部分猪场陆续以药物疫苗进行防控。一般而言,若猪喘气病发病相对严重的情况下,且肺部总容量4%发生病灶,应当及时做好疫苗免疫,有效控制疾病。
2.3 猪蓝耳病
鉴于免疫效果疫苗获得批量生产,因此,PRRS 可以采取疫苗免疫的手段措施采取科学预防。若猪场免疫效果并未达到预期,需对疫苗的使用情况是否正确合理加以仔细分析,同时,部分猪场因为疫苗免疫所出现的意外情况,多是由于对猪蓝耳病并未做出充分认识了解,所以,务必对猪蓝耳病所具有的病理特征做出充分了解掌握与深入研究,唯有做好科学防控,对预防兽医学分类做出具体明确,方可制定科学可行的治疗方案,确保良好的免疫效果,实现对猪疾病的科学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