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断与防控
2021-03-29赵立伟
赵立伟
(绥中县农业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绥中 125200)
黄曲霉毒素容易在温暖的环境中产生,黄曲霉毒素中毒大多发生在温暖潮湿的季节,猪误食发霉的饲料黄曲霉中毒,会导致其肝脏、肾脏严重受损,并伴随全身症状和神经症状的发生,严重时还会造成猪的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1 发病原因
玉米是主要的猪饲料原料之一,黄曲霉毒素也主要来源与发霉的玉米,尤其在夏天的雨季,玉米很容易受潮发霉,并产生大量的黄曲霉毒素。猪通过食用霉变的饲料而中毒,最先受损伤的部位是肝脏,霉变的饲料通过肠道被血液吸收,对肝脏造成最为直接的损害。黄曲霉毒素通过肝脏中的干燥细胞氧化酶进行催化,在这个过程中对肝细胞中的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功能,甚至对线粒体代谢和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造成损伤。肝脏损伤会影响胆汁合成,猪对所食用饲料中的物质分解就会受到影响,出现血糖供应不良现象,另外还会造成血液中的胆红素上升,引发猪黄疸。
2 临床症状
黄曲霉毒素中毒猪会出现精神萎靡不振、低头、蜷缩、不进食、行动僵硬,且伴有异食癖好,喜食青绿饲料和稀料,甚至啃食瓦砾或泥土等,病猪不合群,排出的粪便也比较干燥。黄曲霉毒素会对一些猪的神经系统造成影响,病猪出现兴奋不安、狂躁、过激行为等。中毒症状严重时,会导致猪的形体消瘦、皮肤充血或出血,皮肤发黄或发白,四肢无力、行走不稳,并伴有间歇性抽搐,甚至突然死亡。
3 诊 断
一旦发现猪舍内有疑似病例或可疑临床症状,应立即对现场饲料检查,采取黄曲霉毒素试纸对其快速检测,若检测阳性还需参考病理解剖实验或病原体分离培养进一步确认。还要分析当前临床症状,以及最后解剖检验结果和现场饲料的检测情况等多方数据信息,对猪黄曲霉毒素中毒做出准确全面的诊断。
4 治疗方法
猪黄曲霉毒素的主要来源是饲料,因此在猪发生中毒后,可在饲料中添加具有一定吸附功能的药物,用来吸附黄曲霉毒素,药物进入肠道对其粘膜进行保护和修复,对整个消化系统解毒和消炎,促进病猪恢复正常进食。对慢性黄曲霉毒素中毒猪的治疗,应立即停止喂食发霉变质饲料,及时更换饲料,加强对中毒情况的观察和饲养管理。由于黄曲霉毒素主要对猪的肝脏功能造成破坏,因此对其治疗,要以对肝脏的排毒和保护为主,可VC与板蓝根注射液,或静脉注射10%的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对中毒后有胃肠道出血的病猪,应用VK3治疗,同时要注意避免其他并发症。另外还可用中药控制猪黄曲霉毒素中毒情况,方法是鱼腥草150g、蒲公英100g、羊乳100g、筋骨草和桔梗各50g,研成粉末后与掺和于饲料之中喂食,能够起到消炎解毒效果,给病猪放血后还应适当补充糖分。
5 防控措施
由于猪黄曲霉毒素中毒是因食用发霉变质的饲料而引起的,因此在玉米和黄豆等粮食作物收获后应对其进行充分晾晒,严禁存放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对配合饲料和颗粒饲料的存放环境,应保证干燥通风,一旦发现有霉变迹象应停止使用。另外在猪舍内严禁使用已经发霉的草垫,并且要时刻保持猪舍内的整洁干燥卫生。对已经出现霉变污染的猪舍应将猪进行转移,并对其进行全面细致的清洁和消毒。还可以在饲料中加入适当的水合硅酸铝钠钙活性炭、在饮水中加入适当的硒盐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