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
2021-03-29孙雪奎
孙雪奎
(卓尼县畜牧工作站,甘肃 卓尼 747600)
畜牧业属于甘肃省卓尼县经济支柱类产业,可为城市居民提供奶、肉等畜产品,也是当地居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犊牛主要为出生至6 月龄的小牛,其器官发育尚未健全。对疾病的抵抗力低,需要根据其不同的生长阶段,采用相应的管理技术,以提高当地养牛效益。
1 犊牛出生期管理
犊牛出生后,需要立即将其口鼻内的粘液清除,保证犊牛呼吸顺畅,如果清除黏液后犊牛仍然无法呼吸,可手握犊牛后肢,将其吊挂起来,拍打其胸部,将口鼻中黏液控出,之后按压其胸部,还可利用手指或者稻草等刺激其鼻孔,辅助其呼吸。通常犊牛脐带可自然断开,如果没有断开,可用消毒的剪刀,将脐带剪断,预留6~8cm 脐带,用5%的碘酊消毒。在犊牛出生1h 以后,应尽快饲喂初乳,首次喂食量应严格控制,防止犊牛出现消化紊乱。之后间隔12h 重新饲喂,奶温控制在35~38℃。初乳当中免疫因子丰富,营养物质较多,由于初生牛犊难以通过胎盘主动获取免疫蛋白,致使其体内母源抗体含量较低,急需从初乳中获取,以提高其免疫力。此外,初乳内部还富含溶酶体、抗凝激素,且酸度、黏度相对较高,有助于对犊牛肠胃的保护。
2 犊牛哺乳期管理
经过7d 初乳喂养后,即可展开正常喂养,进入哺乳期50d 管理。在此期间,需要按照定量、定时等哺乳原则。饲喂3 次/d,每次奶量相等,在固定时间饲喂,需要注意,牛奶应经过热处理之后冷却到38℃,不可使用冷水或热水直接调制牛奶温度。饲喂过程可在水槽里添加温度适宜、清洁的饮水,温度高于15℃,让犊牛自由饮用。待犊牛长到1 月龄时,犊牛哺乳量可按其体重计算,喂量为其体重10%左右,大约6kg。当犊牛长至1 月龄之后,可根据其发育情况,调整牛奶、饲料的饲喂比例,逐渐增加干草、精料的饲喂量,以加速犊牛瘤胃发育,防止断奶对其产生较大应激反应。需要对牛舍及时打扫,清洁牛体,保证其生长环境良好,透风透光,还需对牛舍定期消毒。消毒可用生石灰,直接洒在地面上,2 次/d,防止微生物病原感染犊牛。此外,还须对犊牛的采食量、精神状态、大小便、活动量等进行观察,若出现异常情况,需要通知兽医,及时治理。
3 犊牛断奶期管理
犊牛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合理掌握断奶时间,由于犊牛断奶期体质较弱,需要按其体重、月龄以及采食量等综合确认断奶时间。犊牛提早断奶可有效降低养殖成本,同时,还能提高母牛繁殖率,对犊牛内脏消化器官发育较好。断奶标准为犊牛连续3d 采食饲料超过500g,日增重超过600g,即可开始断奶。
在犊牛断奶期间,需要保证其饮水充足,采食量充足,断奶后不可立即转群,防止犊牛产生应激反应。断奶初期,需要控制牛奶饲喂量,逐渐让犊牛吃草料,结合其营养需求,确认饲料投喂量,确保断奶期饮水量充足,并观察犊牛状态,防止断奶期因环境因素或营养不良导致犊牛患各类疾病。
4 犊牛断奶后管理
随着犊牛逐渐生长,在精饲料的饲喂量方面需要不断增加,在犊牛长至3~4 月龄时,每天精饲料的投喂量可增加到1.5~2.0kg。与此同时,还需投喂优质干草,或者投喂苜宿,供犊牛采食。需要注意,在犊牛4 月龄之前,不可投喂青贮发酵饲料。犊牛断奶后需要做好相应管理工作,为防止犊牛个体存在过大差异,导致采食不均,可分群饲养,按照犊牛月龄、体重等,将体重相似月龄相近的犊牛划分为一群,统一饲养,需要注意,每群犊牛数量需要在10~15 头,着力控制饲养密度。此外,犊牛断奶后的管理,还需要关注饲料卫生、清洁、新鲜度等,及时清理牛舍,做好消毒工作,保持内部干燥、清洁,营造良好生长环境,保证犊牛健康。
5 结束语
养牛业为甘肃省卓尼县畜牧产业的重点内容之一,为确保养殖效益,需要做好犊牛的饲养及管理工作,保证犊牛处于不同生长时期的管理、饲养方式科学,优化养殖流程,提高当地牛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