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肺疫的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

2021-03-29袁敏明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2期
关键词:肺疫病牛胸膜

袁敏明

(玉树州高原牦牛良种繁育推广中心,青海 玉树 815099)

牛肺疫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疾病,对牛有很大的危害。牛肺疫又称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对牛的肺、胸部淋巴结以及胸膜等器官会造成伤害。该病的特征性表现是肺实质纤维素性肺炎以及肺小叶间淋巴管浆液性发炎。本文主要介绍牛肺疫的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供参考。

1 流行特点

该病是由牛型丝状霉形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菌主要存在于患病牛的肺组织、支气管分泌物以及胸腔渗出液之中,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极差,阳光直射几小时或用2%的氢氧化钠、4%的漂白粉即可快速杀死。

该病具有一定的地方流行性。主要侵害牦牛、黄牛等,牛的易感性也与牛的抵抗力、年龄及饲养条件有很大的关系。该病常年流行,但冬季以及春季发病较多。

2 临床症状

牛肺疫的潜伏期15~30d,最短为7d,最长可达到数月之上。初期患牛只出现轻微反应,比如食欲下降、体温升高以及精神不振等。随病情发展症状会逐渐明显,临床可分为急性型和亚急性型。

2.1 急性型症状较为典型。该型病牛体温达41℃左右,呼吸困难,鼻翼呈开张状,呈腹式呼吸。站立时前肢开张,吸气较长、呼气极短,同时伴有“吭吭”声,出现弱咳、脉搏细弱及反刍迟缓。胸部叩诊可听见水平浊音,听诊病牛的肺泡音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发病后期病牛会因心脏衰竭而出现胸腹部水肿,有时也会出现口流白沫、体温下降直至死亡。

2.2 慢性型病程极长,与急性型症状相比,症状较缓和。慢性型病牛体型消瘦,有痛性短咳。叩诊及听诊时病牛肺部,其症状没有急性病症明显。病牛的消化机能紊乱,食欲也反复无常。如果饲养环境良好,再精心治疗,大部分病牛都可恢复。

2 病理诊断

主要典型的病理变化出现在呼吸系统,特别是在牛的肺脏以及胸腔内。发病初期的病牛会出现小叶性肺炎。患病中期,病牛出现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病牛的肺会变硬且重,并呈现紫红色、灰红色等不同时期的肝变。患牛的肺部与胸膜连粘,胸膜变得厚重,同时有黄色透明的胸腔积液。此外,病牛还会出现支气管淋巴结肿大以及出血,心包膜处出现纤维素性炎。犊牛除上述病变外,还出现关节炎。

病初该病不易被诊断,如果在流行该病的地区引进牛,而牛在几周内出现体温升高、持续不退的现象以及伴有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可初步诊断。

3 防治措施

3.1 合理预防

防控牛肺疫,养殖人员必须禁止从疫区引进牛,同时也需要对引进本地的牛进行全面检疫。,一旦发现有牛患病,他们就必须采取有效的隔离和治疗措施,必要时也可宰杀病牛或者淘汰与患病牛接触过的牛。同时,养殖人员要用20%的石灰乳对牛舍进行全面消毒。牛肺疫患病早期,病牛可以治愈,虽然病牛表面症状逐渐消失,但在病牛肺部的病灶却很难消散,对此养殖人员也需要将病牛进行隔离以防传染。

3.2 药物治疗

首先可以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养殖人员可将2g 硫酸链霉素用生理盐水稀释后肌肉注射,1 次/d,连用5~7d。还可使用2g 的土霉素静脉注射,1 次/d,连用5~7d。

4 结束语

牛肺疫不但会对牛的健康产生影响,同时还会为养殖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各地区一定要重视牛肺疫的防控,养殖人员要掌握该病的相关知识,以便早发现早处理,确保养牛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肺疫病牛胸膜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猪肺疫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措施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猪肺疫的诊断与防治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中医从肺疫论治传染性肺炎的思路
秋季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探讨
牛瓣胃阻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
牛呼吸道感染诊治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