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
2021-03-29田洪润
田洪润
(沂水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许家湖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 沂水 2764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对牛产品的需求量增多,对其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推动了养牛业的发展。在养牛过程中,牛病是对牛产品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此,本文分析了牛病的流行特点,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供参考。
1 牛病的流行特点
1.1 疑难杂症较多
牛病流行的原因非常多,不同的病原引发不同的病症,而且病原组的在不断变异,新的病原还在出现,使牛病变得比较复杂,给牛病的治疗和预防带来困难。比如母牛可能会出现子宫内膜炎,该病主要由真菌或细菌引起,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引发更多的病症不利于牛病的治疗和牛的健康生长。
1.2 人畜共患病多发
在养牛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人畜共患的疾病发生,比如牛结核病,不仅会感染牛也会感染经常接触患病牛的人,危害人畜健康。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同时应该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
2 防治措施
2.1 牛口蹄疫
该病主要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病牛的口腔粘膜、蹄部以及乳房部位会出现水泡,是一种急性热传染病。该病的传染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发病没有季节性,其预防应该以接种疫苗为主,可提高牛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接种时应根据当期区域性病毒的类型,选择弱毒苗或灭活苗。如果发现该病,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进行区域封锁,防止病症的传播,还要隔绝人和牛的接触,防止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治疗应采用营养补剂、强心剂以及抗生素综合治疗,还需要加入葡萄糖以及盐水,对患病牛进行输液。
2.2 牛流行热
牛流行热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传染性很强。病牛会出现流眼泪、发热、口腔出现泡沫、呼吸急促,还会出现跛行等症状。该病患病率比较高,一般不会死亡。夏秋季比较炎热易发病,本病还可以通过一些昆虫传播。可通过接种疫苗提高牛的免疫力,还要对牛舍消毒、降温、杀虫,切断昆虫类的传染途径。治疗患病牛可以采用强心药和退热药,如果牛没有食欲,可加入盐水和葡萄糖,还可以采用抗生素,防止一些并发症。
2.3 牛结核病
牛结核病是由一种牛型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传染病,该病可感染牛和人,是人畜共患病,病牛表现出咳嗽、呼吸困难、身形消瘦等症状,会导致组织器官出现结核结节,出现钙化坏死病以及产生结节性肉芽肿和干酪样等。牛结核病一般潜伏期在10~15d,发病过程中体温正常。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还可以通过母婴、交配感染等方式传播。治疗原则以综合性治疗为主,患结核病的人不能从事饲养工作。在养殖管理过程中应该保证牛舍的卫生,春季和秋季进行检疫,定期对牛舍、饲养用具进行消毒处理。
2.4 犊牛腹泻
犊牛腹泻是一种常见的肠胃疾病,在犊牛出生后的2~3d 发病,对犊牛的生长与发育非常不利。该病会导致犊牛体液以及电解质的损失,容易造成脱水,因此还要适当的补充水分。其主要原因是消化不良以及免疫力下降。可以通过母乳喂养提高犊牛免疫力减少疫病发生。在患病后还可用磺胺嘧啶治疗。
2.5 牛副流行性感冒
牛副流行性感冒是一种流行性急性呼吸道疾病,传播比较快,传染面广,但不会造成死亡。牛流感一般表现为全身无力、发热、咳嗽等症状,还会出现呼吸道感染、发炎。一般在气候多变的季节容易发病,因此应该重视牛舍的清洁卫生,保持牛舍的干燥、温暖,发现病牛应及时隔离,防止造成大面积的感染。在饲养过程中应该对圈舍、食槽进行消毒,可以采用青霉素以及链霉素注射治疗,一般不到一周即可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