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奶牛场养殖效益的措施

2021-03-29孙洪章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2期
关键词:饲养者饲养场奶牛场

孙洪章

(黑龙江省方正县畜牧总站,黑龙江 方正 150800)

近年来,奶牛养殖被很多贫困地区纳入了使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方式,不少的饲养者通过奶牛饲养确实实现了致富的愿望。但仍有一些奶牛饲养者不能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使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获得的经济效益偏低。所以饲养者应该重视奶牛的饲养生产。

1 影响奶牛饲养效益的因素

衡量奶牛场收益状况的重要指标是牛群结构的合理性,一般饲养场中的成母牛应该占比高于50%,而产奶牛占比低于40%是负平衡。如果日常管理部科学,也会明显影响饲养效益。此外,牛群中存在某些疾病,会严重干扰生产性能,进而影响饲养效益。

2 提高奶牛场盈利水平的方式

2.1 选择优良的品种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发现,一般家畜生产力有30%都是由品种决定的,而40%~50%是受到管理方式影响的,另外的20%~30%主要受环境影响的。临床生产应重视对奶牛优良品种的选择,还应做好奶牛的选育和选留工作,为获得高效益而奠定良好的基础。摒弃养牛生产中的落后观念,不能够将所有的母牛都留下,否则会造成奶牛群的整体遗传素质偏低,也会造成其单产水平低下,进而导致饲养场的经济效益不高。

2.2 保证牛群结构的合理性

在养殖生产中,牛群的淘汰率应在15%~20%,保证成母牛与后备牛的比例维持在6∶4 或7∶3 的水平,这样更加有利于提高奶牛的养殖效益。

2.3 采取科学合理的饲喂技术

日常养牛生产中应该保证24h 供应营养丰富配比合理的饲料,便于奶牛自由的采食,获取丰富的营养。根据奶牛的实际状况,采取适宜的上槽次数,以追求符合奶牛的实际采食规律,适当提高日粮中的干物质量,满足奶牛的实际需求。

2.4 全混合日粮(TMR)技术

全混合日粮(TMR),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奶牛不同的生长发育及泌乳阶段,提供满足奶牛营养需求饲料和饲喂技术,一般需要按照饲料营养方面专家提供的配方,采用特制的饲料搅拌机将粗料、精料、矿物质、维生素和其他添加剂等成分进行科学配比,以确保奶牛在日常的自由采食过程中可以获得精粗比例相对稳定、营养丰富平衡的全价日粮。

TMR 技术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奶牛群,使其在不同的阶段都可以摄入适量的营养平衡的日粮,保证后备牛的瘤胃得到最大限度的发育,还可以获得最快的生长速度以及最大程度的体高生长状态,从而有效的保证成年母牛最高的产量以及最良好的繁殖率,使饲养者获得最理想的经济利润。奶牛生产中采取TMR 饲养方式的优点,主要是便于控制日粮中的精料粗料水平以及比例,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奶牛对干物质的摄入量,有效的避免奶牛出现挑食的不良情况;还能够预防奶牛机体出现消化机能紊乱的不良问题,可以避免奶牛发生一些疾病,对饲养当地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加有利,使管理更加高效,有利于开展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还可减少饲草的浪费,有效的提高规模生产的经济效益以及实际的劳动生产率。

2.5 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

中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可以借助外力提高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目前,国际上通常都是将DHI 用作奶牛生产性能的测定体系。饲养场可每个月进行一次DHI 测试,统一对每头泌乳牛采集牛奶样品,并且完成相应的产奶量的记录、乳成分分析以及体细胞计数等具体数据统计工作。而通过对DHI 测试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知饲养场奶牛群的实际饲养管理水平,以及牛奶的真实质量水平,这些都可以作为日后饲养管理工作在改进方面的材料依据。针对奶牛的产奶量、乳汁的具体成分以及体细胞数量,同时针对相关的数据资料加以搜集,在进行科学性的分析之后,整理出奶牛在生产中对于配种、繁殖、饲养、疾病、生产性能多各方面的信息,围绕以上的信息更加有利于饲养者在实际生产中开展有序并且高效的管理方式,此外也能够在奶牛场的决策方面提高相应的参考依据。

2.6 重视日常的预防措施

治疗疾病会产生比较大的费用支出。但是如果在临床中能够采取优秀的管理方式,可以良好的控制对奶牛疾病治疗的投入,从而给饲养场节省成本,重视日常的疾病预防措施,加强相应的科学性饲养管理,能够降低治疗费用,减少疾病的发生,有效提高饲养场的经济收益。

猜你喜欢

饲养者饲养场奶牛场
规范化奶牛场日常管理措施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规模化奶牛场投入品的管理
骑车撞狗倒地受伤 饲养者有责赔四万
猪采食量下降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阿尔梅勒动物饲养场
瑞士狮子7年后再见幼时饲养者 紧紧拥抱画面暖心
猫和鸡
小尾寒羊饲养存在的问题和疾病防治探究
我在干校饲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