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瘤胃臌气的原因与治疗方法
2021-03-29吉兰英
吉兰英
(新疆阿勒泰市阿拉哈克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 阿勒泰 836509)
牛瘤胃臌气又被称为牛气胀或者牛肚胀,是养牛过程中的常见多发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高发于初春以及夏季。该病病情较急,同时发病迅速,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死亡。因而,养殖户需要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一旦发生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1 发病原因
1.1 原发性瘤胃臌气
牛摄入了过多的青贮料、豆科牧草、初春嫩草或者块根饲料等各种发酵牧草,导致其瘤胃内排气以及产气处于一个不均衡的状体,因气体在瘤胃内短时间大量积聚而引发原发性瘤胃臌气。
1.2 继发性瘤胃臌气
创伤性网胃炎、前胃弛缓、迷走神经消化不良等多种疾病均有可能继发牛瘤胃鼓气。牛在患有上述疾病时,其瘤胃蠕动机能逐渐降低,不再反刍以及嗳气,其瘤胃内因积聚了大量气体而出现鼓气现象;与此同时,发酵过程常常会产生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会对胃壁造成刺激,引发痉挛性收缩,导致患病牛腹痛难耐。病情严重时,患病牛无法正常呼吸,出现循环障碍,最终因心脏麻痹或者窒息而引发死亡。
2 临床症状
2.1 原发性瘤胃臌气
原发性瘤胃臌气主要发生于牛采食过程中或者采食后不久,患病牛往往突然发病,其腹围明显增大,同时表现为腹痛难耐,尤其是后侧腹部疼痛尤为显著;患病牛不断将腰背拱起,采用后肢不停踢打腹部,停止反刍以及嗳气,对其瘤胃进行听诊,可以发现其蠕动音明显减弱甚至完全丧失;对瘤胃进行触诊,可发现其紧张并充满弹性;对患病牛进行叩诊可以听到鼓音。患病牛呼吸频率明显加快,眼球向外凸起,结膜充血,头颈向外伸直,流涎不止。在发病后期,患病牛无法正常站立以及行走,长期卧地,汗流不止,出现更为严重的鼓气症状。如果不及时给与患病牛有效的治疗,常常因呼吸困难而引发窒息死亡。
2.2 继发性瘤胃臌气
通常情况下,继发性瘤胃鼓臌气发展较为缓慢,患病牛存在瘤胃弛缓症状,同时其瘤胃液体内容物上积聚有大量的气体,在发病初期患病牛瘤胃收缩次数明显增加,随着病情的发展瘤胃呈现为弛缓状态;需要采用胃管或者套管针对瘤胃放气以消除鼓气。
3 治疗方法
针对急性瘤胃臌气,可以采用套管针对瘤胃进行穿刺放气,但是需要注意要合理控制排气速度,以防因排气速度过快而引发急性脑贫血。
对轻度瘤胃臌气,可以在患病牛的口中横向置入一根去皮的木棒,采用细绳将木棒的两端固定在角根上。将牛牵引至缓坡上,使其处于前高后低的状况以促进其嗳气;可以为牛一次性灌服20mL 的消气灵(甲硫酸新斯的明) 以及100mL 的饮用水,以达到破气消胀的目的;也可以为患病牛一次性灌服500~1000mL 的石蜡油以及适量饮用水;此外,还可以为患病牛肌肉注射氯化铵甲酰甲胆碱或者甲硫酸新斯的明以促进瘤胃蠕动,帮助患病牛恢复反刍以及嗳气。
4 预防措施
4.1 加强饲养管理
需要加强牛的饲养管理,不断优化其饲喂条件。对易发酵料草加强用料管理。如果要为牛喂食豆饼、块根饲料以及花生饼等,必须对其进行充分的晾晒,严禁直接饲喂。与此同时,需要对容易发酵饲料的饲喂量合理控制,严格落实喂料管理工作,保证定时定量,另外还需保证用料的清洁卫生。
4.2 严格放牧管理
要加强放牧管理,严禁选择具备较多幼嫩多汁植物的地区或者存在霜冻以及露水等的草地上放牧。适当增加放牧时间。在将牛由舍饲转变为放牧饲养过程中,早期可以采用干爽的饲料作为引子,与此同时还需对喂料时间严格控制,在后期可以将喂料时间逐渐增加。
4.3 加强用料卫生
加强料草管理工作,严禁为牛喂食劣质霉变草料。在配置草料过程中,必须保证科学合理,结合牛实际长势情况,在满足其食欲要求的同时保证其消化能力。与此同时,在转变饲料过程中,必须保证逐步开展,严禁突然更换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