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网尾线虫病的诊治措施
2021-03-29张国栋
张国栋
(山东省平阴县畜牧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东阿畜牧兽医站,山东 平阴 250400)
羊网尾线虫病是由网尾科和原圆科的线虫引起的,病原主要存在于羊的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脏实质中,临床表现为支气管炎和肺炎,而网尾科线虫的个体比其他虫体更大,所以在临床也有更强的致病能力,呈地方性流行,造成羔羊感染后大量死亡。近些年,随着网尾线虫病发病率的增高,饲养者要加以重视,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以确保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1 流行特点
各年龄和品种的羊都可感染网尾线虫病,但临床表现程度有所不同。羊感染后,其消化道会受到幼虫的侵染,并会随血液到达气管和支气管内部,最终在羊体内气管和支气管中继续发育而成为幼虫,这是1 个侵染周期,之后会反复对羊群进行侵染,直接引起饲养场内出现大面积暴发感染。羊网尾线虫病全年均可感染,但以春季发病率最高。原因是夏秋普遍气温较高,饲养环境比较潮湿,所以更有利于虫卵生长发育。
2 患病表现
感染最初,幼虫会在气管和支气管中移行,会对黏膜血管壁和淋巴管造成一定的损伤。网尾线虫的成虫通常寄生在羊的气管和支气管中,易导致羊的气管和支气管呈现出炎症的变化,如果对感染羊产生的危害比较严重,则炎症会逐渐的扩散到机体的支气管周围组织,从而造成肺脏组织出现萎缩变化。大量的虫体和炎性产物都会对羊的气管和支气管造成堵塞,引起羊的肺脏呈现明显的膨胀状态,直接影响病羊的正常呼吸行为,在临床中表现出较明显的呼吸道病症状。
羔羊感染后有非常明显的患病症状,感染严重时会造成大量羔羊死亡。而成年羊感染后仅表现较轻微的临床症状,可见病羊出现短而干的咳嗽,随病情发展,患羊的咳嗽症状会不断恶化,尤其在每次运动之后的夜间休息或采食后表现的咳嗽症状是最为明显的,还有个别的病羊呼出声音中夹杂噪音。仔细观察可见病羊的鼻腔中有大量的黏液状鼻液流出,严重后,其流出的鼻液变浓稠,干燥后会在鼻孔周围形成结痂。病情进一步恶化,会出现腹泻和贫血症状,其眼睑、下颌及胸下和四肢部位均呈现出水肿变化。还有部分患羊会有异食癖,最终病羊会为衰竭而死亡。
3 防治措施
防治羊网尾线虫病不是很困难的事,关键是要诊断准确并将其单独隔离饲养,将被污染的圈舍彻底且全面的清扫消毒处理,同时要将清理的舍内粪便通过堆积发酵进行无害化处理。
平时饲养人员应调查寄生虫的流行病情况和发病概率,比较大型的饲养场要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制定相应的驱虫计划,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羊群驱虫。饲养场应该在每年的春秋季节,对场内15%~20%的羊群进行粪便检查,如果发现场内出现网尾线虫,应该第一时间对全部羊群彻底的驱虫,通常还需要在首次驱虫用药的10d 之后再进行第二次的强化驱虫措施。同时,还要重视羊群平时的管理工作,特别重视放牧的管理措施,尽量保证将羊群带至地势较高且通风状况比较好的位置放牧,同时应该保证环境干燥整洁。同时应该定期更换羊群的放牧位置,如果条件允许的饲养场可以每放牧7d 就轮换1 次放牧地点。但是在网尾线虫病进入流行的高发期之后,就可以在饲料或驱虫药物是饮用水中适量的添加,可以有效的防范疾病出现再次的传播和蔓延,给饲养场造成严重损失。
4 结 语
羊场的饲养人员应该重视开展饲养当地常见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切实掌握威胁羊群健康的常见寄生虫种类,还要了解病羊的实际患病表现。并且要求每年的春秋季都定期的针对全群羊采取有效的驱虫计划,从而确保羊群机体正常的健康状态,尽量将寄生虫对羊群生长发育的损害控制在最低的水平。同时要求饲养者详细的了解羊感染网尾线虫病之后的发病症状,以及有效的防治对策,加强饲养场日常的管理力度,重视彻底的消毒工作,以有效的保证羊群健康的生长状态,最终保证饲养场能够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