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瘤胃臌气的诊断与防治
2021-03-29阿琼
阿 琼
(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四川 巴塘 627650)
关键字:牛瘤胃臌气;诊断方法;防治技术
牛瘤胃臌气是牛的一种常见急性疾病,夏秋两季多发。牛瘤胃臌气发病快、死亡率高,若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很难避免牛死亡,。所以要做好诊断工作,在明确发病原因后,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该病造成的损失。
1 发病原因
牛瘤胃臌气是因为牛体内的大量气体,无法正常排出,进而打破体内的平衡,导致胃部胀大,危及牛的生命健康。牛瘤胃臌气有两种类型,即原发性和继发性。在发病率上放养的牛明显比圈养的牛要高一些。原因是放养过程中牛可以任意进食,当牛过多进食不好消化的豆类植物,或所食用的饲料出现发霉、变质等情况,就会导致胃里大量气体的堆积,给胃壁带来巨大的压力,对胃部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影响牛的正常采食。这是原发性的牛瘤胃臌气。此外,继发性牛瘤胃臌气是由一些继发性疾病引起的,比如食管堵塞、腹膜炎、胃炎等。气候突变也可能会影响牛胃的正常机能,引起牛瘤胃臌气。
2 临床诊断
诊断该病,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要根据牛的症状、饲养情况,分析发病原因,判断病情的发展阶段,以及对其他器官所造成的影响,而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牛瘤胃臌气一般发病比较快,若饮食不当引起,短期内会出现各种症状,便于疾病确诊。发病初期,病牛的精神状态明显下降,不愿进食,出现各种肠胃不适的症状,腹部能够明显的观察到胀大,疾病后期,病牛无法正常进食、站立,心情烦躁,呼吸困难,视网膜发绀,腹部触诊时比较紧张,叩诊发出鼓音,腹部异常胀大,排尿次数多尿量少等,根据这些症状可初步判定为牛瘤胃臌气。
3 防治措施
3.1 治疗措施
根据疾病的发病原因,可以确定治疗思路,主要是帮助牛把胃内气体能够顺利排出,并清除胃中的堆积物,增强肠胃蠕动,改善牛的胃部机能。由于该病发病急,所以在治疗的时,一定要抓住最佳时机,采取高效、及时的治疗方法,尽快抑制住病情。首先,可以视症状轻重和疾病发展阶段,采取套管针,通过穿刺进行胃部放气,同时要配合按摩,帮助牛胃排出气体。在气体排出之后,要进行止酵剂、泻药的注射,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止酵可用60mL 的松节油、30g 的鱼石脂、100mL 的酒精,混合后给牛灌服,帮助排出内容物。采用消气灵见效快、安全程度高,可将消气灵兑水,按照比例给牛灌服,可有效缓解疾病带来的不适。如果上述操作以后,在牛胃当中,仍然有很多发酵物,可以口服80%的硫酸镁溶液,剂量为800mL。另外,也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选择合适的药方,定期给牛灌服中药剂,配合西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一般应用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方案,能够在一周左右,明显减轻疾病的临床症状,让牛能够逐渐恢复正常状态,可以正常的采食、饮水,进行生活活动,发病情况得到有效缓解,避免病情继续恶化、发展。
3.2 预 防
首先,根据发病原理,要在日常加强对饲料的管理,在饲料储存上,要保证储存环境的干燥、通风,在雨季要做好应对措施,以免饲料在潮湿的天气之下,发霉变质,牛食用后,加大患病几率。同时,在喂食一些豆类制品时,要多加注意。对已经变质的饲料,要尽快的处理掉。在饲料中,可以加入少量的干草,来调节发酵的食物,减少发病率。同时,在合理安排喂食计划,根据牛的年龄、身体情况、体重等因素,来制定科学的喂食量,保障牛的正常饮水,让其达到所需要的饮水量。饲养环境牛温度维持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关注气候变化,对其进行相应调整,给牛提供一个整洁、舒适的生存环境。
4 结 语
牛瘤胃臌气发病急,时间短,一旦患病将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而且病情发展快,稍有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就会迅速导致牛的死亡。因此,在日常的饲养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该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以便能够尽快诊断病情,并且不断提高饲养水平,改善饲养环境,实施科学喂养,认真落实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