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科学防控综合措施

2021-03-29杨锦昌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2期
关键词:猪瘟非洲兽医

杨锦昌

(江苏省盐城市畜牧兽医站,江苏 盐城 224002)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和高致死性传染病,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其病程较短,死亡率可高达100%。生猪感染后,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有哮喘症状,鼻孔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淋巴结和内脏器官出血,直接影响生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在我国生猪养殖过程中,必须注重非洲猪瘟的防控,以促进生猪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 流行特点

各日龄、品种和性别的猪都易感,除了家猪和野猪之外,未见有其它动物感染的报道。健康的生猪接触病猪或接触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等,亦会感染非洲猪瘟。野猪和家猪是非洲猪瘟的天然宿主,家猪感染后,死亡率可高达100%,会给养殖场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非洲猪瘟可通过呼吸道、口腔以及蜱虫叮咬传播;兽医给病猪注射药物时,如果没有消毒处理针头或没有及时替换新针头,会引发交叉感染,使非洲猪瘟疫情快速蔓延。非洲猪瘟的潜伏期较长,猪群感染后,不会产生有效的抗体,病毒会在体内快速繁殖,形成病毒血症;即使病猪康复也会携带非洲猪瘟病毒。目前防控非洲猪瘟的主要措施是:

(1)净化养殖环境,减少病毒含量,切断传播途径,阻断感染发生。

(2)选育非洲猪瘟抗性猪品种,科学调配日粮营养配方,增强各日龄猪的抗病能力,降低非洲猪瘟感染和发病率。

(3)对非洲猪瘟阳性猪群或猪场的猪采取全部扑杀并作无害化处理的病毒清除模式,全面彻底消除生猪养殖环境中的非洲猪瘟病毒。

非洲猪瘟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可以抵抗干燥环境和酸性物质,但是非洲猪瘟病毒不耐高温,在保持30min 高温60℃,即可将非洲猪瘟病原体杀灭。由于非洲猪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病猪的器官组织和分泌物以及排泄物都会携带病毒,同时还可以通过寄生虫传播病毒,因此很难根除非洲猪瘟。

2 防控难点

2.1 非洲猪瘟病毒传播形式丰富

非洲猪瘟最先是发生在野猪身上,野猪和家猪之间传播病毒,此外在病猪的排泄物和分泌物以及体液中都存在病毒,导致非洲猪瘟病毒传播方式比较丰富,很难彻底避免病毒传播。寄生虫具有很强的传播能力,在生物养殖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寄生虫,寄生虫可以长时间携带病毒,最终在生猪和寄生虫之间循环感染非洲猪瘟,阻碍非洲猪瘟疾病净化工作。非洲猪瘟患病猪接触过大饲养用品和生物制品等都存在非洲猪瘟病毒,因此增加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难度。

2.2 生猪流动渠道复杂

我国不断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和数量,导致生猪流通渠道更加复杂,这也是非洲猪瘟爆发的重要因素。我国各地区都开展生猪养殖产业,各地联系不断增强,各个养殖区域流通非常频繁,养殖人员的交流也比较密切,这些因素增加了非洲猪瘟管控难度,不利于开展非洲猪瘟封闭式管理模式。

2.3 养殖户防控意识薄弱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需要落实早期防护工作,避免在养殖场感染疾病,很多养殖户不够重视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缺乏疾病防控意识和疾病防控能力。一些养殖户不够了解非洲猪瘟,因此缺乏防范意识,生猪发生疾病之后没有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同时也没有及时上报非洲猪瘟疫情,甚至会售卖患病的生猪,进一步传播了非洲猪瘟疾病,增加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难度。一些养殖户缺乏非洲猪瘟防控设备和防控措施,无法深入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2.4 欠缺专业的兽医技术团队

我国在很多基层地区开展生猪养殖业,但是当地缺乏兽医技术团队,尤其是缺乏疾病防控专业人才。乡镇基层兽医点没有合理配置技术人员,兽医团队存在老龄化情况,很多兽医人员经过培训之后直接开战工作,因此降低了疾病防控技术团队的专业水平。此外一些兽医团队不够熟悉疾病诊断检测技术,影响到非洲猪瘟诊断效果,如果养殖场发生非洲猪瘟疾病,不能及时检测,无法充分发挥出兽医技术团队的作用。

3 综合防控措施

3.1 基础防控措施

3.1.1 封闭化养殖

养殖户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和外来车辆,外来车辆主要包括饲料运输车和运猪车等,进入养殖场之前需要严格洗消车辆,此外进入养殖场的兽医和工作人员也要经过消毒处理,同时需要穿戴消毒衣。在养殖场开展猪群全进全出制度,开展封闭式养殖模式,最终达到自繁自养的目标。

3.1.2 完善生物安全防线

养殖户需要采取隔离防护措施,避免接触野猪和蜱虫等传播媒介。在养殖场开展环境杀虫工作,养殖人员需要定期驱虫,同时需要落实灭鼠等措施。因为发病猪的排泄物和污染物会传播非洲猪瘟,如果养猪场发生了非洲猪瘟,需要立即封锁发病区,及时扑杀所有的生猪,落实无害化处理工作,同时需要无害化处理猪的排泄物和污染物,消毒空置养猪场。

3.1.3 禁止利用泔水和餐厨垃圾

使用泔水喂猪,家猪食用被感染的肉类食物和污染物等,将会感染病毒。我国非洲猪瘟发病原因很多都是与此相关,利用泔水喂猪可以达到97%以上的发病率。因此养殖户需要严格管理泔水,严格管控源头,加强垃圾管理,避免在生猪养殖环节流入泔水,完善参与垃圾监管责任制度。

3.1.4 完善产地检疫

我国需要加大力度检疫入境产品,严厉打击非法携带动物和动作制品的行为,及时切断病毒跨界传播,加强机场和港口等地的安全防范工作,协调多个部门的工作,系统性落实防疫工作,实现联防联控,及时发现非洲猪瘟病毒,提高处置速度。

3.1.5 加强调运监管

我国需要做好引种工作,提高引种和调运工作的规范性,跨省检疫审批种猪,对于种猪实施观察隔离。猪只被感染之后,如果继续吊运将会快速扩散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只的唾液和粪尿以及血液等都会受到病毒感染,增加传染几率,因此我国严禁运输疫区的生猪产品,加强监管运猪车辆,同时对于车辆实施洗消。

3.1.6 加大宣传力度

防控非洲猪瘟,不能只是依靠相关部门的工作,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加大力度宣传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通过群防群控,保障非洲猪瘟防控效果。相关部门需要采取各种宣传方式,可以分发宣传画册和疫情资料,综合利用报社和电视台以及网络等媒介宣传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促使更多的人重视非洲猪瘟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从而积极参与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相关部门还要定期组织培训讲座等活动,全面普及非洲猪瘟防治知识,同时可以辅助养殖户正确的辨别非洲猪瘟疫情,及时发现疫情,并且有效控制疫情蔓延,避免因为非洲猪瘟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3.1.7 控制流通屠宰

综合防控非洲猪瘟,需要重点监管生猪及其产品,建立长途调运监管体系,结合国家规定提高监管力度,根据法律惩处违法调运工作。禁止高风险地区向外运输,因此控制非洲猪瘟传染源,及时关闭活猪交易市场,同时需要加大力度监督生猪销售过程,对于各个流通环节实施监督检查工作,降低非洲猪瘟风险性。联合多个部门的工作,建立公路检查站,避免发生非洲猪瘟风险。针对生猪屠宰环节,专项治理屠宰场所,提高整体防疫条件,及时整改不达标的情况,如果经过整改之后仍旧不符合标准,需要根据法律处理。加大力度排查屠宰过程的风险,落实具体的安全责任,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的行为,避免传播非洲猪瘟。完善生猪屠宰标准,促使各个屠宰场落实非洲猪瘟综合防控工作。

3.2 不同规模猪场的应对法

3.2.1 集团养猪公司

集团养猪公司需要建立安全分级防控体系,利用不同的颜色划分风险区域,实施颜色管理。针对不同的工作环节开展防控措施,集团养猪公司可以建设车辆洗消烘干站,同时需要投入先进的硬件设施,有效应对严峻的非洲猪瘟疫情。发挥技术支持,需要注重延伸产业链。

3.2.2 大规模猪场

对比集团养猪公司,大规模养猪场需要构建防疫体系和生物屏障等,消除风险隐患,建立制度猪群免疫支队,对于猪场工作人员实施出差返厂隔离,同时需要落实疫情报告工作,科学的防控大规模猪场,促进猪场可持续发展。

3.2.3 农村散养户

针对农村散养户需要加强学习非洲猪瘟基础知识,在饲养过程中保持猪舍的干燥性和卫生性,为猪只预留运动场地,及时改善农村散养户饲养环境差和技术落后等问题。

3.3 其它防控

针对进口生猪,需要提高监督力度,及时销毁处理疫区出发的猪肉制品,在运输生猪和生猪肉的过程中,需要具备检疫许可证,落实血清检测,确定没有异常问题之后,可以和目的地猪群共同饲养,如果生猪发生出血症状,需要加大检测力度,完善疫情通报系统。定期开展检查和检测,发现猪只出现感染症状,需要进一步明确感染源。

4 结束语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因此我国需要加大力度防控非洲猪瘟,利用科学防控综合措施,避免因为非洲猪瘟导致养殖户承受经济损失,促进我国养殖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猪瘟非洲兽医
我是兽医志愿者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非洲鼓,打起来
浅谈猪瘟防治
动物园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