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警官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2021-03-29张璟王海军
张璟 王海军
(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镇江 212003)
1 引言
司法警官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具有较为特殊的地位,培养的学生不仅是司法事业的接班人,更务必是党的忠诚捍卫者、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忠实维护者。司法警官院校的课程体系中,思政课被默认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长期以来,思政课与专业课程并行开展,联动较少,甚至处于“孤岛化”境地之中[1]。在新时代背景下,司法警官院校如何结合职业特点和行业特色,挖掘出专业课程深层次的隐性教育功能,已经成为思政教育的新课题。
2 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和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现状
笔者采取调研,对本校计算机相关专业两个年级共3个班合计145名学生开展思想政治课程认知度问卷调查,81%的学生认为思政课程重要但是满足于知识点记忆与考试;42%的低年级学生认为思政课程意义不大希望多学习专业课程掌握技能;67%的高年级学生认为思政课程相较于安防等课程不够实用。可见,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还有待加强,存在重智轻德的倾向,同时反馈出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意愿强烈。
司法警官院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师,部分是社会院校毕业生,通过公务员录用考试、经过岗前培训合格后踏上工作岗位,通常专业技能过硬,相较于政法院校毕业的教师,他们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在深度和广度较为薄弱。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理论晦涩且注重技术的讲解和实训,教学过程中,内容量较大且知识点广,较难把思政元素融入一个个专业知识点中,同时还要保证实训课程的学时,导致教师在拓展和深化思政内容时受到一定限制[2]。
3 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3.1 培养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能力
教师是最了解课堂也是最了解学生的人,培养专业科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对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通过定期的集体培训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能力[3],可以安排校内的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形成合作小组,将专业课的思政元素和学生学习过的专业知识进行联动,使专业课与思政课相向而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不仅仅注重理论知识,对技能的应用也具备较高的需求,因此挖掘思政元素既要聚焦于书本,也要将目光置于市场需求,对计算机类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能力的培养也要深入到企业、深入到市场变化中,通过让教师进入企业进修与培训,将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市场需求俱进。
教师是实施课堂思政教学的主体,通过多种方式,将专业课教师培养成“半个”思政老师,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政素养与思政教学能力,实现专业课知识点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
3.2 开发融合思政理念的课程大纲和案例
当前,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中对思政元素的穿插依赖个人对教材和思政内容的理解,思政元素可能融入了部分课堂内容而并未融入课程体系中,难以达成系统教育的效果,还可能存在思政知识被重复讲授的问题,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需要专业课教师在深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以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为主线、思政为副线,基于思政视角对课程大纲进行编排[4],将课堂教学目标与思政育人目标相结合。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内容往往是围绕知识体系进行编排,主干课程的知识体系通常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教学大纲在确定后可能3~5年才会迎来较大的修订与更新,而这部分课程内容和思政内容的结合可以在教学大纲中固定下来,如“科技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例如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中,讲授硬件基础知识时以芯片产业的困境与崛起为切入点,通过科技发展的艰辛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和大国崛起的民族自豪感。
随着互联网的需求不断更新,知识体系的应用出现了更多的场景和挑战,在课程体系编排中,这部分思政内容的融合可以以较为灵活的方式加入,如案例融合。司法警官院校中,计算机类专业课程重实践,实训课时多,因此案例化教学也常常应用在课程中,而案例化教学和思政教学相结合更让思政教育融于无形,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如在“Python程序设计”模块教学中,设计核算体能考核成绩及评定等级的项目,学生需要完成数据预处理、程序封装、批量化评定成绩及数据的存储和调用等[5]。将程序设计案例与思政内容有机融合,在实训中接受思政教育,坚定学生强身健体、顽强拼搏的信念。案例融合教学不仅可由教师主导主题,还可鼓励学生自我挖掘思政相关题材,如网站制作课程作业中,选择建党100周年、团结抗疫等主题,让学生通过大作业夯实专业技能,还在此过程中主动学习思政教育内容,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3.3 打造计算机专业代表性思政课程
许多高校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抓住特色形成了代表性课程。如综合类院校复旦大学,其基础性学科化学专业中有一门代表性思政建设课程有机化学。专业课教师将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对有机化学的贡献和对人类健康事业的推动融入课堂中[6],用真实具体的、耳熟能详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而且不仅仅局限于有机化学本身,还引申分析了战争中化学武器的使用到国际局势等,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对科学家造福人类的崇敬,对国家安全的关注等。司法警官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也应充分结合自身的行业特色,打造一门示范性课程,如安全防范课程。安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摄像头,它已经融入物联网、大数据、智慧城市中,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处处可见。在人工智能科学的飞速发展下,我国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安防企业,而科技的竞争并不风平浪静,许多安防企业正经历制裁的困难境地。这样的案例,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实现超越,甚至激发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热忱。安防课程如能经过适当挖掘和打磨,将有机会成为特色课程,形成示范效应。3.4 建设与共享思政案例资源库
当前司法警官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使用的思政案例,局限于学校与教师个人,暂无公共的渠道和平台进行交流和扩大案例的数量,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共享”的基因,建设思政案例资源库[7]。通过开放共享,让广大计算机类专业教师甚至是思政教师协同建设,丰富思政案例资源库。自建网站或是平台成本较高,不利于维护,可以参考企业使用的加密或公开的软件项目托管平台如github等[8]。将可使用的思政案例按照固定的要求分门别类进行上传,还可附上介绍与评价等方便筛选,集中全体司法、公安类院校专业课教师力量,不断丰富资源,建设惠及整体教学的思政案例资源库。
4 结语
司法警官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因其行业的特殊性、专业的特色性,课程思政建设难以照搬普通高校的传统专业,专业课教师及学生也受限于多种原因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尚不够深入,因此需要大力探索符合行业、专业、学生特点的课程思政体系。当前司法警官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难点有待突破。如在课程思政课堂效果的评价上,同行评议或者教学竞赛难以反馈日常课程的效果,学生的主观评价难以量化[11]。计算机专业教师及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如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挖掘主观评价中的关键词等,共同努力实现切合计算机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