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情感虐待的研究进展*

2021-03-29陶红霞阮海慧综述王艳红审校

重庆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条目量表老年人

陶红霞,阮海慧 综述,王艳红△ 审校

(1.兰州大学护理学院,兰州 730000;2.甘肃医学院护理系,甘肃平凉 744000)

老年虐待是指在任何应信任的关系中发生的对老年人的一次或多次不恰当的、并给老人带来伤害或造成不幸的行为,包括身体虐待、情感虐待、忽视、经济虐待和性虐待等类型[1]。在不同老年虐待类型中,情感虐待占比最高[2]。情感虐待主要是指施虐者通过语言和行为对老年人施加的精神、心理上的痛苦,包括指责、侮辱、威胁、折磨,限制老年人行动、强制性社会隔离,不理睬老年人或不尊重老年人的隐私等等[3]。可以增加老年人抑郁、焦虑的患病率,降低其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4-6]。但目前国内专门对老年人情感虐待的研究较少,本文对国内外老年人情感虐待的现状、评估工具和干预措施等进行综述,为国内相关护理研究提供参考。

1 老年人情感虐待的研究现状

1.1 国内外老年人情感虐待发生现状

国外情感虐待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老年人群中较为普遍,但不同国家的发生率存在一定差异。ACIERNO等[7]对美国5 777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调查后发现在过去一年中4.6%的老年人经历过情感虐待;而在养老机构中这一比例更高[8],约有50.8%的研究对象经历过至少一种形式的情感虐待。MACASSA等[9]的一项以欧洲7个国家4 467名60岁以上老年人为基础的横断面显示,情感虐待发生率有29.7%。国内关于老年人情感虐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FANG等[10]对住院老年患者调查发现情感虐待患病率高达42.8%。钱振中等[11]以3 182名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发现对象,情感虐待占比为9.1%。李伟峰等[12]以第3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中老年专卷数据为基础,专题报道了老年人情感虐待,发现约5.1%的老年人遭受过情感虐待。

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对情感虐待的定义其包含的类型存在一定差异、社会价值观和文化因素不同、公众对情感虐待的认知不同、研究地点的不同等导致老年人情感虐待的发生率存在很大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其高发生率的现状,因而必须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减轻对老年人的不良影响。

1.2 老年人发生情感虐待的危险因素

老年人发生情感虐待的危险因素较为复杂,可分为老年人自身因素、照顾者因素和社会因素3大类。老年人自身因素包括:女性、高龄、共病、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经济水平、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6,9,11,13-14]。照顾者因素常见的有:照顾者年龄、受教育程度、照顾负担及经验、心理因素[9,14-18]等。老年人和照顾者缺乏社会支持、照顾者社会孤立等社会因素也是情感虐待的危险因素[19-20]。

2 老年人情感虐待的评估工具

与其他虐待形式相比,情感虐待更难被发现和识别,除非受害的老年人同时经历过其他类型的虐待,留下可观察的证据,或通过老年人自我报告和对照顾者的深入访谈发现。现阶段各国学者已开发各类评估工具、协议和指南来甄别虐待老年人的整体情况,但如何区别无形的情感虐待,相关评估工具相对较少。我国大陆地区尚无评估老年人情感虐待的专门工具。因此,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已有评估工具,研发适合国内文化背景的老年人情感虐待评估工具势在必行,这将有助于护理人员和社区工作者及时发现老年人是否遭受情感虐待,促进我国健康老龄化的发展。

2.1 照顾者情感虐待老年人行为量表(caregiver psychological elder abuse behavior scale,CPEAB)

CPEAB是徐秀珍[21]在文献回顾和焦点团体访谈的基础上,根据照顾者压力理论开发研制为照顾者制订。量表包括孤立和责怪老年人(7项)、不尊重老年人自主权(8项)、对老年人缺乏关心(5项)等3个维度,共20个条目。该量表内容效度为0.95,3个维度可解释总变异量为64.54%,Cronbach′s α系数为0.83。量表以Likert 4级评分计分,1分为“从来不会”,4分为“总是会有此行为”,总分为20~80分,>20分表明至少有1种情感虐待行为,得分越高表明虐待行为的倾向越高。郑元芬[22]在关于养老机构中老年情感虐待相关因素研究中发现照顾者CPEAB得分为(23.95±4.95)分,属于低水平。“可能会在失禁的情况下强迫其穿纸尿裤”“直呼老人姓名”“非善意欺骗老人”3个条目得分最高。照顾者年龄、类似的照顾经验、工作压力、照顾老年人人数、老年人行为问题等与发生老年人精神虐待有显著关联。WANG等[15]在家庭环境中照顾者情感虐待老年人的研究中发现类似的结果。该量表在研发时借鉴了国外相关工具,并且有良好的理论基础,以测量照顾者虐待老年人心理行为水平为主要目的,简单易于操作,但仅在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验证,有待在不同文化背景地区进行大样本量验证。

2.2 老年人情感虐待测量工具(older adult psychological abuse measure,OAPAM)

CONRAD等[23]开发了老年人虐待评估系统(the older adult mistreatment assessment,OAMA),该系统不仅包括身体虐待、情感虐待、经济剥削、性虐待等的评估,还包含施虐者的相关信息,以便相关工作者采取护理和干预措施。OAPAM是其中的1个子量表,以该团队前期情感虐待概念模型研究为基础,通过专家小组讨论开发的[24]。该概念模型将情感虐待类型按照严重程度进行了排列,包括:孤立、冷漠和不尊重、羞辱和指责、威胁和恐吓及其他类型[25]。OAPAM包括原始版(31个条目)和精简版(18个条目)两个版本。经过当地7家老年人服务机构、226名老年人的实地测试发现原始版Rasch模式分析可靠性为0.86,相对应Cronbach′s α系数为0.92。该团队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功能完善,但省时省力的精简版。精简版Rasch模式分析其可靠性为0.78,相对应Cronbach′s α系数为0.87。在其后续研究酒精等物质滥用和老年人情感虐待关系中重测精简版Cronbach′s α系数为0.91,发现酒精等物质滥用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情感虐待[26]。OAPAM需通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入户调查,目前仅在芝加哥的1个地区进行了验证,还需要在其他不同文化背景国家和地区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2.3 老年人情感虐待量表(the elders′ psychological abuse scale,EPAS)

EPAS是WANG等[27]根据以往文献资料分析、《台湾老年人保护和福利手册》和195名69~89岁老年人焦点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用于养老机构或家庭中进行老年人情感虐待的初步筛选。EPAS共有32个条目,其内容效度为0.92,32个条目中的26个的kappa系数大于0.60,重测信度0.82。每个条目回答“否”计0分,“是”为1分,10分为临界值,分数越高说明老年人遭受情感虐待的风险越高。该量表不仅包括照顾者和老年人的主观观点,还有评价者的现场观察,计分方式较为容易,且在10 min之内即可完成[13],但可能会导致忽略某些情感虐待形式,且很难判断日常生活中老年人是否会做出同样的回答。此外,该量表是在亚洲老年人组成的焦点小组基础上开发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老年人在使用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 老年人情感虐待干预措施

虽然老年人情感虐待现象很广泛和普遍,但以实证为基础的预防和干预研究较少。

3.1 多学科团队干预

有学者提到多学科团队(包括:社区护士、社区工作者、全科医生、心理医生、法律顾问等)是最为有效的干预模式[28],该模式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老人虐待,可提供更加全面、准确和有效的评估,以达到降低虐待相关风险和减少虐待的再次发生。

3.2 减轻照顾者负担

照顾者负担过重是造成老年人情感虐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29]。而早在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就已经开始关注照顾者负担问题,迄今为止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照顾者支持策略,以减轻其负担,促进照顾者身心健康,避免老年人精神虐待的发生。如家庭卫生援助、暂息护理、日托服务、财务支持等[15]。

3.3 照顾者照护知识培训

美国国家虐待中心(national center on elder abuse,NCEA)认为对专业人员和公众的教育或培训可有效预防、发现和干预虐待。HSIEH等[30]对老年人照顾者进行的一项随机对照实验发现,对实验组通过主题讲座、自由分享、小组讨论等形式,实施包括:老龄化及其相关问题、老年人健康问题、虐待老人、照顾者虐待行为相关因素、放松和压力管理及如何获取个人支持等知识、技能、心理调节相关内容,可使照顾者能够了解老年照护相关知识,纠正了以往对老年人存在的偏见,更加理性应对照护时的各类问题,减轻了其焦虑、情绪低落、抑郁等情绪,从而减低对老年人情感虐待的危险性。

3.4 心理干预

帮助照顾者认识并调整他们的负面情绪(焦虑、抑郁等)可能会减轻潜在的情感虐待[14]。另外,还可通过“破冰行动”、认知重建、角色扮演、引导、头脑风暴等一系列认知行为干预,使照顾者了解虐待的含义和内容,提高对老年人照顾的责任意识,学会解决冲突的方法和技术,减少情感虐待的发生[31]。

4 展 望

国内情感虐待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关于老年人情感虐待的研究大多是以横断面研究为主,数据结果反映了情感虐待相关危险因素,但其变量间因果关系很难下结论,可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验证情感虐待相关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调查照顾者情感虐待行为时,由于调查对象存在逃避心理或掩饰心理,而导致数据存在一定误差,因此,可以采取质性研究使研究对象充分参与研究,并将研究对象的环境因素和既往生活经历相结合,及早发现情感虐待,通过早期给予个体化的干预措施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国内有研究显示,仅有24%的受访者表示曾接受过防治虐待老年人的宣传或教育[32],因此需向公众大力普及虐待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唤起公众对该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目前我国老年人相关法律对老年虐待,尤其是情感虐待和身体虐待行为及其责任有详细的规定,但是还未就该问题制订专门强制报告制度。可借鉴国外经验将强制报告立法,要求相关专业人员及公众报告老年虐待,并设立紧急庇护所,为遭受虐待的老年人在医学、法律、心理、伦理等方面提供后续干预和服务。

猜你喜欢

条目量表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